• logo

學生網路使用調查 安全上網教育減緩沉迷現象


教育部於9月17日上午10時30分在5樓大禮堂舉行「104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結果發表會」,將公布最新國小4至6年級、國中、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全國抽樣調查成果,並邀請亞洲大學網路成癮防治中心團隊演出行動劇,說明家長對於3C產品的四種管教類型與孩子網路使用行為的關係。

為瞭解臺灣學生目前的上網現況及是否具備正確的上網觀念,教育部特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與亞洲大學共同執行「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與分析計畫」,以期能隨時掌握學生上網動態,滾動式修訂教育部施政重點及策略。今(17)日發表調查結果,並與學校單位、民間及家長團體等共同倡導安全健康上網。

本計畫於103年6月完成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成果,本(104)年再度於3至5月進行問卷抽樣調查,調查對象從國小4年級到高中職3年級學生,共抽測109所學校,有效問卷9,027份。教育部十分感謝各級學校的配合與合作,讓此調查能順利圓滿完成。

104年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學生使用網路的地點主要在家裡(84.6%);使用網路的時間假日多於平時,104年學生每天非課業網路使用時間雖較103年的微幅下降,平日:國小57.8分鐘、國中115.8分鐘、高中職147.2分鐘,假日:國小120.1分鐘、國中231.0分鐘、高中職266.1分鐘;在線上遊戲與智慧型手機沉迷與成癮盛行率方面:高中職生的線上遊戲成癮重風險比率(103年9.7%,104年11.5%)、智慧型手機成癮重風險比率(103年15.4%,104年18.0%)均有上升;值得重視。教育部將結合縣市及學校強化輔導人員專業知能及研發有效介入方案與教材。

另外,104年調查顯示網路沉迷與網路成癮高風險盛行率顯著下降;網路沉迷、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分別是:104年國小3.8%、2.6% (103年6.5%、3.5%)、國中6.1%、4.9% (103年8.8%、6.9%)、高中職6.5%、5.6% (103年9.6%、6.7%)。此結果可能是因教育部持續推動一級預防安全健康上網教育活動,已初步具有成效;未來教育部將持續推動與觀測學生上網行為的趨勢與變化,長期評估成效,並滾動修正有效策略與實施措施。

104年特別調查家長對於3C產品的不同類型管教與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性,家長對3C產品使用的管教方式可分為四種:(1)溺愛式管教(低規範、高回應);(2)忽略式管教(低規範、低回應);(3)權威式管教(高規範、低回應)與(4)民主式紀律(高規範、高回應)。調查顯示,溺愛式與忽略式的管教方式,其孩子網路成癮率較高;能回應孩子使用需求、一起討論上網活動,並訂定明確的使用規範的管教方式,其孩子網路成癮率較低。

教育部今年4月新修正的「各級學校學生安全健康上網實施計畫」,鼓勵各校結合家長參與,跨單位實施三級預防計畫(健康促進、高風險群辨識、成癮輔導及轉介治療),加強各級學校老師對網路成癮的篩選與輔導知能培訓,即時協助與輔導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的學生,並強化嚴重網路成癮學生的醫療轉介。教育部預計3年內讓全國60%以上教師具備網路沉迷辨識能力,培訓2,200名網路成癮防治輔導人員,且推動60所「健康上網,幸福學習」試辦學校。另外,教育部也提供家長可運用資源,例如:家長可多使用「網路守護天使」,過濾不當資訊,並協助孩子掌握網路使用時間,養成健康上網好習慣。

教育部在透過數位學習提升學生資訊力時,也非常重視3C產品不當或過度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持續推動與執行促進學生安全健康使用網路的系列活動。教育部在此呼籲「健康上網一起來: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希望教師與家長們一、持續傾聽孩子需求,二、訂孩子健康上網規範,三、要孩子每30分鐘要起來活動,四、協助孩子擁有高四感(歸屬感、愉悅感、成就感及意義感)生活及五、培養網路使用的好習慣,六、對於孩子合理使用3C產品的健康上網行為給予稱讚;大家共同協力使學生智慧運用新科技,聰明用、健康用,能夠上網而不迷網,擁有幸福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