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李利國專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小詩,是白居易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年)四月九日,在登臨廬山周遊大林峰上的佛教勝地大林寺(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後所寫。
他當時正因直諫不諱而受到權貴排斥,從左拾遺被貶為江州司馬,所以此詩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抒懷。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就隱喻著,他曾怨恨自己被迫陷在「人間」現實世界的宦海逆旅中,並且情緒難以排解(不知轉入此中來),但如今離開已「芳菲盡」的朝廷,反而發現另有「非人間」的「始盛開」之天地。
我認為,白居易這首詩,就意味著他的覺悟、感慨與人生觀的轉折!
我的推論證據為何?其實,就是他在《遊大林寺序》中所寫的這段話:大林窮遠,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一世界者!
作者為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