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新北行腳 鶯歌人的老舊窯記憶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老舊窯,是鶯歌人的集體記憶,舊詞新說,帶來地方創生、榮耀新北市的嶄新機會。
    如果說,新北美術館會是未來「三鶯文化園區」的藝文火車頭,為了不要變成陽春美術館,周邊的產業創生,是否可以形成「藝術產鏈」,是未來成敗的關鍵。

碧龍宮登高望遠找未來
    鶯歌的未來藍圖是什麼?或許可以從居高臨下的「碧龍宮」,找到線索。碧龍宮又名龜公廟,供奉一顆狀似龜殼的石頭,乃是鶯歌當地的信仰中心之一。
    從宮廟居高臨下俯瞰鶯歌,能夠看見標高約130公尺的鶯歌尖山、老街,也能看見陶博館與即將完工的新北市美術館,給人無限想像空間。
    翻開地方發展史,鶯歌區最著名的特產,即是陶瓷工藝。相傳清治嘉慶年間吳岸、吳糖、吳曾等人來此,發現鄰近的尖山地區,盛產黏土,於是在當地設窯製陶。
    清治與日治時代,當地居民所從事的行業,以農業為主、陶瓷業為輔。二戰後,陶瓷業漸能與農業分庭抗禮;近1、20年間陶瓷業已取代農業成為當地標誌,以盛產各類陶器聞名。
    約兩百餘年前,當時鶯歌為全台灣最大的陶瓷藝品輸出地,鶯的陶瓷藝品,聞名全球,鶯歌鎮成為不折不扣的台灣景德鎮。
    陶瓷相關產業工廠,以及店家,曾經超過千餘家、大小商店近2,300家,其中工廠有80%以上為陶瓷製造業,所生產的產品,有屬於建築用的琉璃瓦、地磚、壁磚、衛浴設備等,也有裝飾或日常用品的藝術花瓶、仿古花瓶,茶壺、家庭器皿、兒童玩具、裝飾品,以及工業用的精密陶瓷等。近年為了發展觀光,屬於當代創作的藝術陶瓷,更吸引許多藝術工作者進駐。

新北美術館是藝文火車頭
    目前鶯歌已有建築才子簡學義設計的「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在台灣獨一無二,尤其希望打造以陶瓷為主題的陶瓷公園,也是國內首座。
    在時間的飛逝中,老陶瓷人逐漸凋零,許多窯場任其荒廢,斷瓦殘垣中,流露著社會轉型的無情。
    不過,隨著新北美術館主體建築的完成,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化身為地方創生的引路人,積極奔走在鶯歌巷弄之間,叩接陶瓷老鎮的新機會。
    一項取名為「藝熠新北」的線上直播,一方面由藝術界資深館長賴香伶,以「想像未來美術館」,安排各地傑出藝術人,推荐國際成功美術館案例,希望在學人經驗智慧中,找到新北美術館自己的定位與方向;同時,劉維公則覓尋已經在鶯歌埋鍋造飯的地方創生案例,廣作推廣,希望吸引更多逐夢人,一起到鶯歌,翻轉舊城鎮。
    劉維公不改留德博士、社會系教授的口吻,面對鶯歌的老舊,不管是老房子、老物件,強調倡議的概念是,珍惜過去的集體記憶,懷舊空間與懷舊文化,是鶯歌的無價之寶,值得發揚光大。
    劉維公積極踩踏,耐心蹲點,彷彿在巷弄中,尋找有如螢火蟲亮光的小星星,希望串接成熠熠星光。「夥房」是出色案例,很符合劉維公眼中的「藝熠新北」。

土角厝曾是陶瓷風華勝地
    鶯歌百年陶瓷工廠重生,藝術家創生成工作坊,成為產業後輩的夢幻出路。鶯歌區公所視導林雪香,就有切身的經歷,沒想到,簡單的一份孝思,卻引來滿滿的有機發展。
    鶯歌的中正二路,早在日治時期,就是陶瓷聚集地,當時大都是做水缸、花盆等生活用陶,許多製陶師都聚集在土角厝內,一房一廠,漸漸變成陶瓷聚落。
    林雪香的祖父母,是在1950年代,頂下製陶工廠,取名「全成陶器工廠」。歷經近半個世紀,該產業提供了她們一家溫飽,以及出外求學的種種開銷。怎奈大環境改變,工廠遷移、建築逐漸荒廢,1996年被迫停業。
    縱使是土角厝,外觀不起眼,但卻是從日治時期就存在的百年陶器聚落,她的童年記憶,都圍繞在工廠周邊,家人就住在土角厝的起居室內,從耳濡目染下,她們都迷上做陶。
    土角厝的廠房崩壞,庭園也跟著荒廢,不忍見祖父母的事業發跡所,淪為荒煙漫草之境。於是她與夫婿商量,動起整建家園的心念。
    林雪香說,整建工作,非常吃力不討好,從土角厝磚瓦拆卸到重砌,足足花費3年時間,逐步還原工廠場景,打造成全成古窯坊,她也收集了50年代的各種老物,擺回古宅陶埕,還原童年對古宅的印象。林雪香不但希望古宅重生,同時也為鶯歌走上藝術創作園區,略盡綿薄之力。

孝心引路修復重生夢再起
    夥房,是幢有了年紀的土角厝,位於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二路上,屋前是大馬路,屋後緊鄰鐵路,無數班火車,每天呼嘯而過,經過時,屋內轟轟作響,很有感覺。屋內主人,習以為常,但初到訪客人,會很興奮,倚欄欣賞不同年代與式樣的火車,彷彿訴說著他們對推動現代文明的歷歷貢獻。
    早在日治時,中正二路已是陶瓷聚落,當時一房一廠,廠內有大型瓦斯窯,製作水缸、陶罐等生活用品,廠與房之間有小小院子,作為戶外工作場地。幾經易手,1996年停業後,荒廢多時。廠房後代心生不忍,著手修復,並邀請陶藝家進駐。

斜槓人生 六君子一起來
    夥房,就是屋主覓尋中的理想對象,一群有夢的陶藝家群。他們成員有6,分別是楊慶林、歐長坤與黎佑蓮夫妻檔、江坤起、鍾承恩與黃茂松。共同的特色是,會生活,樂於分享,所以,一進夥房,各司其職,展露身手,把空間打造得古意十足,又有當代極簡品味,讓人留連忘返。
    楊慶林,本身陶藝科班,但到了工地現場,發現學校所學與現實,落差很大。畢業迄今,他已蓋過4座柴窯,為什麼是柴窯,因為土加火,製程簡單,同時他也喜歡水墨創作,夥房大大小小作品,都出自他的創意。成立工作室後,也把工作室當作分享創作的地方,越來越能靠創作,和別人交朋友。
    歐長坤畢業於台藝大(前身台藝專),擅長陶藝創作,喜歡作茶碗,玩花藝寫書法,長達30年。黎佑蓮也對花器、花藝,專精,先先生歐長坤一樣,喜歡做茶碗,展現他們的創思。
    江坤起對於金屬工藝,頗為獨到,加上陶作,打造出懷古雅緻的文人氣息。值得一提的是,江坤起的金屬工藝,並非不銹鋼,而是利用作舊的原理,在作品中展現時間因素。花器陶作植栽,他同時並進,喜歡到山上找植物,帶下山,種植在特殊造型的容器,耐心地等待2年、3年後的花團錦簇。
    鍾承恩的茶具、茶道,功夫一流,他喜歡用鐵壺燒水,說是淨化效果,燒出一屋子的茶香,身為茶道老師,精挑細選各種茶具,呈現不同的味覺與口感。鍾承恩同時也是啤酒精釀師,他常拿出自己釀出啤酒,請人試喝,多才多藝之外,非常懂得過生活。
    黃茂松愛陶作,加入夥房,而他的廚藝很好,陶作之外,他力推有機空間的經營,也許是陶藝教室、廚藝美食品賞會,抑或親子體驗營,可以順著一群人自己當下的想法,自由自在。

喜歡拙樸,不做作、極簡新美學
    喜歡拙樸,不做作,是夥房的基本信仰,他們認為,創作、物件,應有他們應該保留它原有的樣貌,過多的琢磨,反而容易失去原本的個性與特性。
    這樣的一群人,在鶯歌鐵道旁的新藝術空間,享受舊詞新說,他們非常會過生活,也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更多人,一起過好生活。在理念上,收集舊物件,是對生活的一種迷戀,舉凡,舊桌子,破椅子,缺腳斷臂的,都可以在巧手下,展現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道。位於桃園大溪的木藝博物館,或一些古厝老宅,常有舊東西,或者廢棄物,就通知他們。彷彿一批批天上掉下來禮物,興奮之餘,把東西成批成批載回來,再集思廣義,共同創作,最後成為優美的展台或空間。
    磚窯廠常會有燒過火的火頭磚,用來妝點門面,成為百搭,非常有趣。鐵架、胚體、小廢墟,灰塵,都讓人很有Fu,是歷史成就感,設立可坐的長桌,都是來自廢木料,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成為現代新環境尖兵。
    瓦斯窯,歷經滄桑,已經老邁不堪,屋主原急著淸除掉,他們千拜託萬拜託,才把舊東西留住。屋主問他們,舊窯老早不能用,留下來做什麼?他回答說,留下來說故事,說鶯歌的在地特殊故事,是鶯歌獨一無二的產業文化故事,夥房,就是要耍弄文化,賣文化。

說故事、賣文化、志同道合樂趣多
    其實去(2021)年5月,夥房才正式運作。取名夥房,即夥伴,專長,有專長的夥伴,建立共好的斜槓人生。為了藝術創作,同時廣結善緣,希望找到一群志同道合,又有才氣的朋友,共享生活。
    目前夥房,有三小區,一是瓦斯窯變成茶室,茶席成為熱門區域。二是教學空間,都是舊木料所構築起來的。說到舊木料,除了便宜的好處之外,每一件舊物件的釘鑿都有痕跡,非常值得推敲,保留後加工作成展示架,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意義不凡。只要用心經營,稍加一點花藝與作品,光影投射,美不勝收。第三是鐵道寓藝,鐵道旁形成的有機空間,通透明亮,當轟隆隆的火車聲響起,流露出濃濃的鶯歌風情味。對美追求的感動,無奇不有,讓更多人喜歡。
    雖是老屋,修復得宜,原有瓦斯窯也保留下來,各才子善用各自專長,在土角屋中化腐朽為神奇,讓外表不起眼的老屋,處處有驚奇,從室內設計、擺設、物件,都讓人嘖嘖稱奇。    
    到夥房,不純然是要上陶藝課,有些是慕廚師之名而來,私廚預約,陶藝教學,場地出租,甚至策展佈置,完全自由選擇。在那裡,可以是陶藝教室,從手揑製作,到火燒,有炕、有火爐,又可以用餐,體驗生活,享受老屋的風情與美學,淋漓盡致。
    我們一群人,到了夥房,先來一段庭前的震撼體驗,千度火紅的杯皿,讓我們拿著長夾夾出,放入桶中,再灑下木屑,協助冷卻。進入屋,柴燒鐵壺,讓我們用長把木勺取茶汁,盛入陶碗,陶碗粗獷斑泊,茶汁鮮美甘醇,口頰留香。
    老桌老櫃,在現代花藝與藝術作品烘托下,古樸典雅、趣味橫生。烤地瓜、五色香腸,村姑老嫗特製酸菜,配合豬大骨肉片,加上新竹米粉,老味十足。生菜沙拉,也是在地生蔬,精心調配醬汁,清爽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在夥房,我們聽故事,啖美食、賞陶作、體驗創意人生。幸福,成為不可言說的秘密!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