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美麗的錯誤《臺灣美術兩百年》出版了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美麗的錯誤 《臺灣美術兩百年》眾志成城!
     「臺灣美術兩百年」出版了,不但召喚了被遺忘的美術史,更觸動了台灣人潛藏的熱情與良知,美麗的錯誤下,引來神助,最後水到渠成,引為美談。
    這兩本總厚度達6百多位的著作,其實還有故事:
    美術史學者、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遊走海外作田調與研究,發現台灣美術被了解有限,發願從田野調查著手,從零開始,為台灣美術札根。
    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任內,殷切企盼重建台灣美術史,當顏娟英的研究團隊向文化部提出田調計劃時,卻陰錯陽差,在部內審查委員會遭質疑,最後鎩羽而歸。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素仰顏娟英的學術功力,由她率領的團隊,是作台灣美術史田野調查的不二人選,於是,她求助於福祿基金會張純明董事長,立即獲得首肯,斥資千餘萬元,拔刀相助,及時補足田調的經費缺口,不但讓台灣美術史的田調工作成行,更預鋪了大型研究展覽。
    顏娟英團隊的田野調查很有斬獲,展覽經費又有了著落,催生了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文化部也回頭參與了補助,並成為展覽的主辦角色之一,拉回顏面。
    黃土水《少女胸像》是1920年,藝術家親自從日本帶回,捐贈給母校太平國小,一放就是一百年。
    未曝光的經典作品,在成功向校方出借後,展覽前後,呈現出修復的專業,研究佈展的誠懇度,因此,感動了守護黃土水遺作63年的台中張鴻標後代,決定讓封箱長達47年的《甘露水》重建天日,並無償捐贈文化部,順利完成台灣美術史的最後一塊拚圖。
    北師美術館與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合作策劃特展「光-台灣文化的啓蒙與自覺」,在《甘露水》在百年再現後,讓展覽更臻完美,幾乎驚艷全國,串接出的美麗成果,最後以 《臺灣美術兩百年》的出版,成為美麗完結篇。
    出版這樣的藝術小眾專書,其實,很不容易。早在2020年北師美術館舉辦「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之後,該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乃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希望化身為美術館導覽員,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
    猶如一場紙上特展的《臺灣美術兩百年》,於是在2022年春暖花開的季節,順利付梓,讓常年來對臺灣美術史陌生的社會大眾,可以回歸作品與台灣主場,按圖索驥,以讀故事的方式,深刻了解200年來台灣美術界的風雨霜露,也在島嶼呼喚中,回首台灣美術,建立共同文化記憶,讓當代文化視野更完整,迎接有史可循的自信未來。
    4月16日下午,北師美術館一樓大廳,舉辦《臺灣美術兩百年》新書發表會,共同迎接得來不易的美麗成果。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帶領出版團隊,與鄭麗君、周婉窈、林柏亭等相關催生者,作者代表林育淳,以及前輩藝術家陳植棋、李梅樹、陳清汾家屬、收藏家龔玉葉、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等,都出席新書發表會,苦盡甘來的喜悅與滿足感,盈溢全場。
    顏娟英在細數來時路的同時,再度許了大願,希望很快看到英日文版的精緻翻譯與海外出版,分享國際藝術饕客,讓台灣美術史的推廣,走上國際化與極大化。
    除了主導的顏娟英與團隊之外,背後的貴人,包括鄭麗君部長、林曼麗董事長、張純明董事長,參與田調執筆的專家、學者群,以及甘冒藝術冷門小眾市場的春山出版公司年輕團隊。
    就像《甘露水》的出土,有神跡相助,歷經千辛萬苦下,《臺灣美術兩百年》的順利付梓,成為出版界盛事,是台灣人的共同驕傲。
    鄭麗君自稱以先賭為快的「讀者」立場,致詞指出,台灣藝術史,就是藝術家追求藝術自由、台灣人追求思想自由的心靈歷程,更是台灣人文化認同的康莊大道。
    鄭麗君說,《臺灣美術兩百年》鉅作,讓台灣藝術史在我們身處的時代,重新誕生,讓我們成為台灣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成為擁有「共同文化記憶」的世代。
    鄭麗君引用顏娟英在書上的話說,「美術的發展,無法孤立於社會。」藝術從人類社會中誕生,也不斷重新塑造著社會;藝術家不受既定現實箝制,不停在創作中拓寬人類心靈自由的邊界,藝術時常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因此,每個時代都可以從更寬廣的世界觀,重新回望藝術史,而這也是她在文化部長任內提出「重建台灣藝術史」的初衷。
    鄭麗君解釋,「重建」指的是我們需要在每一個時代,以多元複數的當代視野,重新再發現藝術史,回過頭來讓當代文化視野更豐富、更完整。因此,藝術史的建構是一個永不止歇的文化運動。
    鄭麗君強調,在該套書中,台灣藝術史不再是一條時間軸線,更是一座龐大的星系,不斷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熠熠生光,彌縫了當代文化視野,不再斷裂。
    過去台灣美術史被禁錮、遺忘,人們站在自己土地上卻不知道曾有這麼多熱情、勇敢的藝術家,用創作追求自由、關懷土地,奮力追求現代性,啟動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台灣藝術史過去曾經被禁錮而被遺忘,我們衷心感謝台灣民間社會自戰後以來許多為後代子孫建立台灣藝術史的所有英雄。他們努力的身影,也正是台灣藝術史最深刻的象徵:在歷史被遮蔽之下,我們仍舊懷抱夢想,奮不顧身,不斷想從歷史中看見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才知道要往哪裡去尋覓更寬廣的未來。」
    鄭麗君語帶期待地說,從家庭到學校,如果大家都能支持《台灣美術兩百年》,購買並閲讀,讓這套書成為台灣文化追尋之路的新起點。
    鄭麗君同時讚美顏娟英,是拓荒者,不斷挖掘作品跟史料,將台灣美術史,放回台灣史跟台灣社會發展脈絡中研究,近年更共組團隊,修復作品,協助策展,從特展中,感染了整個社會,讓民眾回過頭來認識自身的美術史,她的熱忱、高度,令人感佩。
    「臺灣美術兩百年」的出版,展現由民間書寫台灣美術史的力量,「召喚」民眾重新認識台灣美術史,也「召喚」公立美術館,應該以更大的力度,重視台灣美術史。
    顏娟英一直被公認是台灣美術史的權威,她的學術養成背景,非常精彩,不但在新書發表會中,她細數自己走上台灣美術史的心路歷程。在「臺灣美術兩百年」總論,也有她生動的自述。
    顏娟英從1968年進台大歷史系開始,曾經遊盪在中文、哲學、心理諸學系,後來回歸歷史系。畢業後到偏鄉任教、兼職作翻譯。
    有感於前北京校長蔡元培所倡導的「以美育替代宗教」,以美感敎育改造國民文化素養,深受啟發。1973年進台大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參加美術社,認識葉世強與江兆申,對藝術有了更具體了解,更順利成為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從僱員開始,後來升任江兆申助理,跟江兆申學習傳統鑑定,訓練眼力。
    顏娟英於1977年,進哈佛大學藝術史系博士班,成就她以「田野調查作學術的轉捩點。她先接觸西洋藝術史、亞洲佛教史、印度學、日本佛教藝術等學術領域,最後一年論文,必須做相關田野調查工作。
    1982年在戒嚴年代,顏娟英曾低調到中國大陸,在知名佛教聖地,作石窟佛教研究。然而,從田野中國,她開始反思台灣,也加入「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即台灣史研究所的前身,提供了她連給故鄉的契機。
    1986年進入中硏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後與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柏亭合作,共同進行田野調查,探究日治時期以來,現代美術在台灣從萌芽到綻放的未知未來,也一腳踩進台灣美術史的爬梳。
    顏娟英接觸台灣美術史研究時發現,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日治時期的歷史,因為它被長期忽略了,有許多故事經過輾轉流傳,卻不知道其真實性,因此她重返歷史現場,建立台灣美術基礎史料,著手出版「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封面採用黃土水的「甘露水」,當時就是希望「甘露水」能重新出土,如同期待失落的台灣美術史能重新被找回來。
    顏娟英在致詞時有感而發,她在與日本學者交往時,外界不知道有人研究、書寫台灣美術史。1978年首見謝里法有關台灣運動史的著作,比較偏向畫家觀點,純學術性的出版,付之闕如。
    顏娟英認為,台灣美術史的建構,必須來自廣大民眾對台灣文化的自我認同。於是,回歸作品,與台灣主場的美術史,巧然成形。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的美術發展為起點,隨著展覽、研究增多,美術館建構起來,加上近年密切交流,總算讓出版水到渠成。
    台灣美術需要被看到,繼中文版之後,顏娟英許了大願,希望再見英文版與日文版,讓國際社會有機會看到寶島台灣的人文璀燦與藝術風華。
    厚達6百多頁,用120件作品訴說台灣美術故事的《台灣美術兩百年》,綜橫美術史、台灣史、東亞史甚至世界史,跨越過去純以政治變遷史來理解藝術史,讓讀者從多重敘事角度下,得以更貼近藝術家在時代脈動下,如何在創作中面對自我、土地、族群、鄉土、性別、社會、城市、威權與冷戰、乃至與世界互動背後的深刻思考與情感。
    「臺灣美術兩百年」全書分上、下兩冊,介紹120件作品,以及108名曾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創作的藝術家,上冊「摩登時代」分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等6個篇章;下冊「島嶼呼喚」分為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等6個主題。
    作者群包括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林育淳、張閔俞、王淑津、石守謙、呂采芷、李柏黎、林以珞、林柏亭、林聖智、徐蘊康、高穗坪、郭懿萱、曾資涵、游閏雅、鈴木惠可、謝世英、饒祖賢等人。
    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也表示,該書的「兩百年」,是從1803年畫家林朝英的水墨作品「觀音菩薩夢授真經」的年代算起,以此定義「臺灣美術兩百年」。
    莊瑞琳認為,該套書不是台灣美術的標準答案,而是台灣美術的起點,終於可以用自由開放的方式,認識屬於這塊土地的國民美育,看到台灣創作者如何在困境中依然留下傑出的作品」。
    綜觀《臺灣美術兩百年》的巨作,具備諸多特色 ,包括:
一、結合臺灣不同世代的美術研究者群體之力,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匯整至今的美術研究成果,是奠基在扎實史料基礎上的美術史。 
二、以公共機構典藏的作品為主,讓讀者在閲讀之後,有機會從公立美術館的展覽中,看到原作。不過,也有部分作品的特殊性,或版權問題,選入了重要且不易取得的私人藏品。 
三、重視藝術家生平、師承與往來關係,把作品與創作者放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不只對單一作品與藝術家進行詮釋,更呈現藝術家的群像與時代。
四、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五、  是台灣社會美育良方。因為台灣不只要療癒,更需要國民美育,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來,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六、客觀公正,沒有人情壓力。不同於公家出版的藝術史,常陷在挑選作品的人情壓力中。該書是在研究人員自由意志下,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七、主題性的策展。是一個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臺灣的美術史,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政治與社會、本土與西化、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八、為二元對立,提供調和之道。該著作篇章中,呈現了自我與家國、本土與西化,彷彿二元對立,調和問題,雖然沒有終極答案,但全書最末,還是給予了藝術的獨特回答。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