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馬滌凡》親眼看見少女陷入悲慘世界

【愛傳媒馬滌凡旅美隨筆】離開了 pier 4,我順利在離唐人街不遠的「肉類批發市場 」,找到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還記得老闆面試的時候,幾乎毫不考慮地就用了我這個週薪只有$165元的廉價雙語勞工,但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

每天的信件由我分類,上游廠商信件則由老闆自己處理,餐廳寄來的支票,我得幫他整理好,寫齊銀行存款單。

許多許多的廣告信件,我得分好類,然後再由他自己決定丟或留下。

最主要的是,每天要替他打電話給不同的餐廳、廚房,拿他們當週需要叫的貨、或者催帳。

雖然花很多時間,但這不失為我跟一些餐廳老闆們認識及接觸的大好機會。

與此同時,我也租了他們大樓2樓的一個貨倉,繼續我自己小小的乾貨生意。

早期的「肉類批發商場」所在地其實就是在現在波士頓最有名的旅遊中心「昆西市場」,以及公民宣誓的大樓Faneuil hall market。

1953年波城市政府為發展新的城市規劃,決定將當時「肉類批發市場」所在的黃金地段騰出來,改為城市旅遊、辦公室、餐廳及零售商店中心。於是原來的「肉類批發中心」,就被搬遷到現在的地位方,統稱為 New Market Square。

芝加哥一直都是全美最大的肉類加工批發和零售中心,更是全美的農牧、畜業的轉運站。

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鐵路集中點,早期將所有美國中部的肉類,用鐵路運送到全美不同的州,再由當地的肉商分工處理。

像我們三角大樓,中間的9萬4千二百尺的地,以前就是鐵路的運送終點站。

後來公路發達之後全部改為卡車運貨,於是鐵路運輸沒落了。 屠宰廠整理分裝好的盒裝肉品,取代以前鐵路送交整隻的牲畜。

公司的老闆,兄弟兩人是義大利移民的第二代,其實在整個三角形批發中心內,幾乎所有公司的老闆都是義大利人!

舊的昆西市場那邊,有一個稱號叫做「北境」的小區 North End,至今仍然是波士頓最有名,遊客必到、義大利人區的觀光聖地。

我是第一個進入這個批發市場的中國人、當時他們非常的排外,但不排華。 

經常有人跟我說,妳一個女孩子,跑到我們義大利人的世界來闖什麼闖?

二件讓我畢生難以釋懷的事情,也發生在哪裡。

當時老闆每次看完了信,就扔進拉圾桶,有時不忙,我就會撿起來,再看一遍信的格式及寫法,他也從來未反對過。

有一次,我看到信封上的署名是 pen central railroad (賓州鐵路公司)一我非常好奇一看了又看,把信交給老闆,跟他報告鐵路公司在拍賣門口的這一大片土地,起價只要18萬4千元,為什麼你不去競標?

他只簡簡單單的回答了我一句:「沒興趣」就走開了!

拿著這封信,回家後我仔細的研究了又研究,第二天大膽地打了一個電話給鐵路公司,告訴他們我不懂得拍賣,可是我願意20萬元買這塊地,沒想到他們居然一口答應了,這下子 反而把我嚇昏了,到處張羅一最後總算借到了這些錢,買下了距高速公路僅一里不到的這一大片土地。

因為當時空地上面停滿了不知那來的各式各樣的車子,我也不敢造次、多囉唆一句,就閉著嘴巴

隨大家停了20年。

直到兩千年初,停車位越來越擠了,於是我們有了把這一片土地建成五樓停車場的計劃,這時候我才了解到團結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這群義大利的老闆們、平常都是競爭對象、恨不得從來也不講話的。

奇怪了,這會子,突然日以繼夜地坐在一起開會。

市政府、警察局、社區公共設施、社區發展組織、所有能夠找的人全部找來了,只為了阻擋我的發展計劃。

不但如此,更公然地說:我們這麼多的義大利人在一起,居然抵不過一個中國小女孩?讓她當面把我們的地毯給抽掉了?沒有一個人去阻止?居然沒有人講一句話?

真是怪到離譜了,鐵路公司的人親口告訴我,這是他們發的第三封、也是最後一封拍賣通知信,而且發的對象不只是我們這裡,範圍涵蓋了附近至少幾百家的商家。長達數月,沒有一個人跟他們聯絡,剛好碰到我這個倒楣鬼打給他們,他們當然一口氣欣然接受。

結果這塊土地的發展計劃一就在這一群不服輸的人群體合作、極力反對之下,終於煙消雲散。

最後 Jimmy 終於壯士斷腕,下了狠心,把這一片我打死不賣的土地,賣給了他們。

幾十年一轉眼就過去了,現在再回哪兒不勝唏噓!

這批人在當時非常團結、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協會來針對我,真的是為反對而反對,後來因為群龍無首,誰也不願意多管協會的閒事,反而把這裡變成了流浪漢搭帳篷的聚集場所。聽說新任的市長大刀闊斧地要處理這一問題,也幫這些流浪漢找到了暫時的居所。最後的結局,也只有靜觀其變了。

老闆有兩個非常漂亮的女兒,都是馬術專家錦標賽的得主,尤其是瘦小的妹妹麗莎,更是數屆的冠軍。

 我剛去上班時還是暑假,大女兒學校放假,小小年紀,還不到20歲,卻頗有乃父之風,能幹的不得了,在公司裡面大呼小叫,指揮東、指揮西的,連創業的爺爺都怕她3分。

瘦瘦小小的妹妹麗莎,則跟她剛好相反,很少說話,一切聽從姐姐指揮。

麗莎那個時候剛剛唸初中,她飽受磨難的一生、到今天還是讓我難以忘懷。

記得那時,他們住在中等的白人社區 Saugus,家裡好漂亮,還有一個我最羨慕的游泳池!

老闆說,是男朋友為麗莎爭風吃醋 大打出手,幾個未成年的小孩子,就都被送到了少年感化院去了。

本來以為感化院出來,他們會從此努力向上。其實剛好相反!

在感化院內,麗莎的這個小男朋友染上了毒癮,身懷六甲的 Lisa 只好離開了他。

老闆夫婦收養了第一個孫子,沒多久Lisa跟分手男朋友以前的毒伴在一起,再度懷孕,年近65 的老闆夫婦,再次收養了第二個孫子!

苦命的麗莎,不但綴學,還遭受家暴,於是她離開了第二個男朋友搬回家住。

後來老闆發現家裡之前的東西經常不翼而飛,才發現原來麗莎也染上毒癮,父母把她送到了戒毒中心 ,誰知道在那,她認識了另外一個毒友,於是乎,又生了老三,這次年邁的父母,打死也不接收這第三個孩子了。由於Lisa 自己都尚未成年,於是由州政府接管!

無論如何,嬰兒是無辜的。我曾經為了此事,自不量力,專程跑到Saugus,跟老闆娘求情收容老三。好幾次,均無法改變她要跟 Lisa斷決關係的決心,最後只好放棄!

沒想到壞消息傳來,可憐的Lisa又被家暴,離開了第三位男朋友,獨自帶著孩子住在政府的收容所。在那裡,認識了一位流浪漢,又生了第四個baby。此時老闆娘已經與她完全斷絕往來,我最後一次看到她,歷歷在目、難以忘懷,她帶著兩個嗷嗷待哺的娃娃,無家可歸的住在政府的拖車屋內( trailer) ,面容蠟黃,憔悴得根本不像尚未成年的女孩!

我突然想起了「一生難於命爭衡」這一句話。姐姐繼承了祖父傳下來的公司,而妹妹 辛苦的一生就不要說了。

想到她的四個孩子,老大、老二還可以跟著爺爺奶奶,被親情包圍。在拖車屋長大的弟妹,也許某一天,即使相見,也不再相識了。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她自身犯的墮落且不可原諒的錯誤,應該為她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但我總認為是這個社會。她只是懵懂無知的小女孩,男朋友不幸入獄的事件一開始了她由單純變成冷酷的一生,不斷的迷失自己,在社會底層掙扎。

人情的冷暖、世態炎涼,不止一次,我跟Jimmy在這個問題上爭執。我想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現代生活壓力之下,造成她更多的焦慮不安,成為了真正的迷惘的下一代! 

 

● 作者曾任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第40屆總會長

照片為作者提供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