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樂風專欄】前一講我們說了隆恩員外悲慘的遭遇,究竟設局殺害他的官員是誰呢?廟中碑記無載,我們只能從清代方志中去推敲。
疑犯一:
若是知縣等級的,光緒年間彰化知縣最聲名狼藉的就是李嘉棠,臺灣通史這麼描述他:「嘉棠固墨吏,狼貪民財,肆用奸猾。」他因為清丈事件A錢A到釀成施九緞之變,而且在此一事件中,誣告鹿港巨族施家珍唆使施九緞叛變,施家珍只好跑路,最後含冤死在泉州。
所以,會不會是這個貪財又有誣告前科的李嘉棠?
疑犯二:鍾鴻逵
他是有名的「罰錢哥」。捐米太慢,罰錢;有人拒捕,整個庄都罰錢;自己屬下管犯不慎,不只罰錢,還把人家裡的東西全搬光光。不過他只要錢,不要人命,可能性小一點。
疑犯三:楊寶吾
也是A錢、亂抓無辜樣樣來,還曾有刑求致死之紀錄。
疑犯四:朱幹隆
和楊寶吾基本上算同類。
疑犯五:王沅
如果是縣丞等級的,南投縣丞(雖官銜上有南投,但似乎一直都在鹿港辦公)王沅名聲不好,清廷是這麼評價他的:「彰化縣南投縣丞王沅任性妄為、頗滋物議。」史料上沒具體看到他劣跡為何,總之名聲不好,有沒有可能是他害了員外?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更小的官,但芝麻小官入不了志書作者的眼,我們想查也無從查起。
清朝這種還不出錢就誣指別人是反賊的事件,隆恩員外不是唯一一例,最好用的就是誣指別人是白蓮教,嘉慶十年,北京一名革職護軍因為還不出錢,被債主逼急了,乾脆匿名檢舉對方是白蓮教,結果債主被捕入獄。
而事件發生所在地隆恩庄,在1905年的地圖上位於洋子厝溪南邊,不過洋子厝溪曲流很發達,河道不斷更動的結果,隆恩庄後來被水所淹沒。
雖然隆恩一地已隨大水離去,但受到祂德澤的鄉民們,會將這個故事代代的流傳下去。
延伸閱讀: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部落格。
●經授權刊載,原文出處:樂風的民藝筆記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