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生命是微妙的東西,回首,百感交集。
新象公司創辦人許博允(1944-)「創作生涯60週年」樂展,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搶得首日去欣賞,老作品新詮釋,令人感動不已,然而,卻有說不出的苦澀與滄桑感。也許因為,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人前幕後,台上台下,今年78歲的許博允,親切招呼每個他認識的人,又是握手,又是擁抱。銀白色的髮絲、鬢角與鬍鬚,顏面略顯浮腫,手杖下的移步,明顯緩慢,溫潤典雅的衣著,看起來更加地慈眉善目。
3月3日晚上,聽完大廳導聆,一起身發現樊曼儂就在身旁,我打趣地說,「許大師這麼多才多藝,為您創作新曲,下輩子一定要再嫁他!」
她「啊……」了一聲,我們相對一笑。
許博允從1962年發表作品,迄今創作無數,一生得以從事藝術工作,他說是件幸福的事,而最愛的還是作曲,因為作曲帶給他人生樂趣,遠遠超過其他工作與角色。
他解釋,自己的身分,不只是作曲家,更是媒介者,台上的演奏家、台下的觀眾,彼此對話,作品才算真正完成。若問「許博允的音樂」是什麼,他認為,用耳聆聽,用心享受,就能心領神會他的音樂靈魂所在。
與他結識超過半世紀的吳靜吉,以「玩美」到「晚美」來形容他的作曲之路,其中,吳靜吉點出許博允生命中的兩個遺憾,一是他在近年,強烈意識到自己,花在作曲時間太少,有些後悔。雖然吳靜吉為他辯護說,創意作品,在質不在量,該次樂展,正彌補了他少寫的遺憾。
但不可否認,許博允身邊的友人都理解,他浪費了不少時間在其他的行政、交際,甚至不該介入視覺藝術的拍賣事業上,專業作曲家介入陌生的拍賣事業,必然事倍功半,招惹是非,是他音樂人生的一大瑕疵。
另一是,他從未給長笛演奏家樊曼儂作曲,在花邊新聞出現後,不自主地讓人回頭檢視他的婚姻生活。許博允與樊曼儂結褵超過半世紀,他為音樂家作曲無數,為什麼獨缺長笛演奏家的樊曼儂呢?!
許博允解釋,其實一直想為妻子寫首長笛曲子,但因為求好心切,寫寫停停,早年寫一半的稿子,都不知去向。這回他放鬆了心情,放棄表現艱難技巧,完成《長笛隨想曲》,作為禮獻。長笛是主角,兩支大提琴相伴,鋼琴作為背景,曲子完成後,他與樊曼儂都滿意。
只可惜可能因為時間倉促,台北場觀眾無緣聆賞到許博允為愛妻而創作的長笛新作,那是許氏版《愛的禮讚》,遲到的情愫表達,彌足珍貴,為他的音樂人生,再添佳話。
後續在台中歌劇院與高雄衞武營的演出埸次,應該可以欣賞得到該曲意涵無限,刻骨銘心的《長笛隨想曲》。
1940年代在日本出生許博允,是淡水大地主許丙後代。約在一百年前,20歲的許丙,踏入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板橋林家,擔任管家,他聰明靈活,很快成為林家當時的掌門人林熊徵,最倚重的左右手。而林熊徵是華南金控前董事長林明成的父親,這回林明成也贊助樂展的舉行。
許丙發跡後,在淡水一帶,擁有大片土地,所以許博允的身分,除了是作曲家外,他還是淡水高爾夫球場的「設計者」,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好命,與他天賦異稟的多元能力,都令人羨慕。
許丙的後代,除了活躍於台灣表演藝術界的許博允、許維城父子外,力晶半導體集團黃崇仁董事長,和許博允是表兄弟關係。
許博允的父親許伯埏與黃崇仁母親許碧瑜是兄妹,所以力晶一直是新象藝術的忠實贊助者,一來黃崇仁喜歡音樂,又是重要藝術收藏家,再者,血濃於水的表親情誼,讓他們經常合作在一起。
台灣走過政權更迭,大地主也面對許多現實考驗。許博允家族面臨人頭侵佔土地的殘酷,有苦難言,讓許博允在財富的守護上,不斷失分。
雖然具備作曲長才,許博允熱情滿溢,志向遠大,作曲之外,成立新象藝術公司,發展各種音樂的國際組織,浪漫性格,加上追求完美的作風,快速揮霍,加上跨域到他完全陌生的藝術拍賣事業,財富快速的溶蝕,信用形象也受到波及,許多新象活動,幾乎靠企業贊助挹注,而演出品質,也因戰線太大,疏於照顧,出現高高低低,票房也零零落落,這兩年疫情干擾,更是雪加霜。
這兩天樂展,彷彿成了許博允人生的回眸,是懷舊,更是救贖。掌聲中夾雜著依稀淚痕,榮光中也難掩莫落。綜觀許博允一甲子打拚,創下了許多紀錄,包括:
1、創辦台灣第一個兼具文化藝術創作、推廣及經紀的私人機構「新象」相關組織,從1978年新象活動推展中心、1980年新象國際藝術節、1990年新象文教基金會,開創台灣表演藝術環境與生態,在文化藝術行政與經紀專業,建立典範,成為本土與世界文化藝術交流接軌的重要媒介。
2、創辦台灣最早的表演藝術週刊,內容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電影、視覺藝術、建築、文化環境與生態等領域的出版發行,共111期。
3、舉辦「大型國際藝術節」及「主題藝術節」,包括迄今已45年的新象國際藝術節、10屆的環境藝穗節、5屆的亞洲音樂新環境等87屆次。
4、規劃創設台灣首座大型藝文創作、發表、交流、學習及休閒場域。
5、組織重要文化組織,亞洲文化推廣聯盟、亞洲戲劇協會與亞洲戲劇節、環太平洋文化協進會、中華民國文化推廣協會、表演藝術聯盟、文化環保促進會。
據統計,新象成立至今,已舉辦超過一萬場次活動、參與人數超過一千萬人次、國際上已達成與101國來往,是台灣藝文界的重要基石。
許博允自述,他非音樂科班出身,不到20歲就開始創作,除了純粹音樂作品,也為《遊園驚夢》、《代面》、《樓蘭女》等戱劇作曲,不論是命題式作文或純創作,讓他發現音樂的深邃無垠,窮一生都探索不盡。
他舉出關注的3大面相,包括:
1、時間與空間,即天、地、人。
2、比例原則,必須考慮樂器聲響的配置,力求音樂平衡性。
3、材質,中國講金石絲竹匏革土木,西洋則有弦樂器、管樂器,東西方概念不同,材質牽涉音色,影響到音樂表現。
許博允也提及,十來歲時,聽到日本NHK到蒙古采風錄音《成吉思汗頌》,蒼穹聲韻,令人著迷,開啟他對民族音樂的探索。後來,他隨許常惠學習作曲,到蒙古等邊疆采風,也因為策劃藝術活動,在世界各地旅行,神秘原始力量召喚著他,成為重要養分。《寒食》、《境》正是不同民族音樂元素的截取與應用。
至於許博允的音樂信仰,他說,年少時鑽研老莊思想,數十年來不斷透過音樂構築宇宙觀、宗教觀。不過,許博允說,他的作品觸及的宗教,非狹義的宗教信仰,而是精神心靈層次的追求,是「一與零」的關係,最終回歸到「元」,一個宇宙。
冥想,是許博允口中重要的修行。作曲是他的冥想,正如他喜歡泡溫泉,也是一種冥想,身體暖和了,心也靜下來,思緒變得清晰,感受更敏銳,大自然風吹草動的細微變化,生動有趣。許博允說明他在創作《境》、《生、死》等大曲子時,冥想成為重要功課。
這個樂展,挑選了1970年代的《寒食》、《琵琶隨筆》、《境》、《心,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點.線.面.體》等樂曲。在時間跨度上,超過半世紀,許博允自我定位是貼近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新古典主義,不以技巧為唯一追求,看似保守、復古,卻耐人尋味。
但實際聆賞之後,台下聽眾感受到曲風的前衞性,甚至讓人聯想到早年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魏本(Anton Webern,1883-1945)、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1935)的無調性音樂。
上半場第一首是《琵琶隨筆》是為琵琶大家王正平所創作。該曲不只展現琵琶演奏技巧的更運用現代音樂新語法,全曲「無小節」,每個音形、音句、音段、都是靠演奏家自己琢磨。該曲成為許博允作品中,演出頻率最高,跨藝術媒材形式的結合詮釋機會頗多。
暗黑聚光燈下,新生代琵琶音樂家黃立騰擔綱演出,他是台灣第一位赴大陸學院體系教授國樂的學人,炫技功力一流,古典的樂聲,現代的作曲,禪宗的境界,讓人驚愕感嘆,琶音裊繞中,鄉愁四起,舊酒裝新瓶的韻味,足堪玩味。
《寒食》是許博允紀念兩位老友張淸郎、詩人羅硯的作品。羅硯以「寒食節」主人翁介之推的故事填詞,配上男中音張淸郎渾厚聲音,以三個半的八度音階,兼容了西洋美聲、蒙古吟唱、京劇聲腔、日本能劇等東方發聲方法,戲劇張力十足,也凸顯了作曲家早熟中的孤獨、純粹、隱忍、幽微與高貴的內心世界。
實力派表演藝術家吳興國,編創了全新的《寒食》,以張清郎的遺音,吳興國的獨舞,拖長的衣擺,煞是壯觀,一舉手一投足,全身是戲,氣勢萬千,感人肺腑。
許博允透露,他一直希望創作一首鋼琴協奏曲獻給老友「鋼琴女王」阿格麗希(Argerich,1941-),但曲子太龐大,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他衷心期盼在有生之年完成,作曲生涯才算完整。78歲的許博允,與81歲阿格麗希的「望年之約」,相必會是許博允最後的扛鼎之作,大家期待不已,更樂見「鋼琴女王」阿格麗希來台首演,一圓殘夢!
這回鋼琴家葉綠娜與久違的前北市交團長黃維明,擔任小提琴演奏,加上吳采璘與絲釋民舞蹈配合,吳采璘是吳興國女兒,頗有後浪推前浪架勢,絲釋民是原住民子弟,天生麗質,愛情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鋼琴、小提琴二重奏中,愛與慾,柔與烈、心影有呢喃,更有撕裂。
許博允與朱宗慶是台灣表演藝術圈的大檯柱,兩人愛藝成痴,卻殊途同歸。號稱最多博士打擊樂手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與亞太弦樂四重奏,共同撐起下半場的演出盛況,尤其讓人眼睛為之著迷的西塔琴、呼麥(Khoomei)、馬頭琴,許維城扮演人聲歌者,與長調、泛音詠唱,東與西、古與今,盡在共鳴協和之中,多元文化的傳承,令人喝采叫好。
許博允在演出結束,登上舞台上逐一答謝演出者,也為台灣藝術家的優質表現,讚不絕口,他說是我們迎向國際的第一流隊伍,非常值得期待。
3月3日與4日,藝術文化界,甚至政治企業界,許博允的舊雨新知都來了,大家和許博允一起回望他的音樂人生,漫漫一甲子的歲月痕跡,承載著滿滿的回憶,果真是另一種鄉愁。
台北國家音樂廳兩場演出之後,將移師到台中歌劇院及高雄衞武營,為許博允一甲子的創作生涯,繼續敲鑼打鼓,分享同好。
曲終人將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許博允的音樂作曲的夢與願,魂與魄,為這個蕞薾島國遍灑藝術種苗,也叩接國際,少有人出其右。
許博允浪漫熱情,為信念跌宕起伏,瀟灑揮霍,留下藝術文化推手的價值典範,而當年那個傾家蕩產,堅持舉辦國際藝術節的不羈狂徒,一肩扛下了所有的譏笑謾罵和批評,一路走到今天。
站在許博允身後,看著他的背影,大家心中都明白,若不是當年的他,就沒有今天台灣的遍地開花與藝術輝煌。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