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藝術珠寶在國際上要自創品牌,出人頭地,關鍵因素是什麼?!知名珠寶品牌藝術家胡茵菲(Anna Hu)不假思索地表示,寶石原料的純正、藝術加值的原創性,還有靈活彈性的整合能力。
胡茵菲2月25日下午在東方文華酒店Anna Hu 藝術珠寶鑑賞會所,舉辦的分享會中,作了以上表示。藝文人士、珠寶饕客,出席踴躍,座無虛席。
胡茵菲一身婀娜,配戴胡氏專利的海之頌系列耳環,手指上是即將遠征歐洲馬斯垂克藝博會大展的大黃鑽,親作示範,貴氣端莊,又當代感十足。
她展示了今年六月首次受邀參加歐洲馬斯垂克藝博會(TEFAF, Maastricht),精心設計的新款展品,包括《春蘭系列》、《牡丹系列》以及《當代系列》,讓賓客見證她全力備戰的心情與成果。
胡茵菲以珠寶工作室的現場實景拍攝,介紹了藝術珠寶,從發想、設計、加工等過程,複雜程度,超乎想像。同時,胡茵菲更娓娓道出她力爭上游,攀登藝術珠寶的大神山的艱辛過程,步步為營,最後目標,是她一定要登峯造極,打造出華人藝術珠寶的嶄新王國。
當被問及珠寶自創品牌,在國際征戰的成功關鍵因素(KSF)時,詳實作了說明。提到寶石的純正性,包括質地、色澤、尺寸、產地,精挑細選,絕不含糊,而且一分錢一分貨,馬虎不得。
有關藝術珠寶的創意價值,對胡茵菲來說,是她長年的積累,包含早期古典音樂的沈澱,藝術史的觸類旁通,各種民俗文化與典故傳說,都是她發想的源頭。
由於珠寶設計,牽涉到許多人的努力,必須精準到位,發揮極致。要如何作整合,胡茵菲形容,神似交響樂團的總指揮,把最好的樂手組織起來,各司其職,但彼此照應,形成最完美和諧的結果。
藝術珠寶追求完美,胡茵菲深諳這些道理,她從2007年在紐約自創品牌,迄今15年,她過關斬將,可說,成果累累。
對於寶石材料的眼力,從事寶石大盤的父親胡俊義,除了給了她最好的DNA遺傳、經常帶著她赴海外採購寶石,實地上手的機會多,耳濡目染下,眼力手感都會進步。
另外,她相信專業證照,除了參加GIA珠寶學院課程,取得珠寶設計與鑑定證書,也在紐約流行理工學院(FIT)珠寶設計學院,取得學位,磨練出從事珠寶設計精準獨特眼力。
外加,她在佳士得拍賣公司紐約珠寶部門、在梵克雅寶(Van Cleef and Arpels)以及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等國際大公司,實習或任職,職場訓練,冷暖自知,讓她功力加成。
還有,她懂得珠寶靠傳承,她遇到珠寶界的兩大貴人,一位是她口中的「王母娘娘」,愛麗莎.莫莎依芙(Alisa Moussaieff,1930),92歲的珠寶奶奶,專攻傳統珠寶設計,給了她對經典珠寶的許多啓發。另一位是她稱呼為「玉皇大帝」,是Jar 珠寶設計大師喬爾・阿瑟・羅森塔爾(1943-),他也79歲了,是當代時尚珠寶設計的權威。兩位長者,亦師亦友,欣賞她的聰明慧詰,更多視她為傳人,讓她左右逢緣,兼收了經典與當代養分,所以無往不利。
由於胡茵菲有過正統音樂班的音樂專業養成,加上美國紐約帕森設計學院藝術史的完整訓練,音樂美術已成為她的內在底蘊。比如說,她對於心儀的達文西,一幅平面花卉素描,她截取其中一株,經過巧手轉譯,一朶艶紅玫瑰配綠葉的珠寶成形,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前副總統蕭萬長夫人朱俶賢,也是珠寶的配戴高手,她與胡茵菲見面時,曾提及臺灣特有鳥種藍鵲,除了外型美麗,在原住民的神話裡,還包含救世主形象,在民間傳說中,也有保衛家園、團結對外的精神象徵。
胡茵菲聽進心裡,找來最適合的寶石,巧手設計與搭配,成雙藍鵲,上下挺立,含情脈脈,狀似準備親吻,欲言又止,也令人愛不釋手,成為一組歌頌愛情,寄情於無邊幸福的信物。
胡茵菲幾件在國際佳士得與蘇富比拍賣會上,屢創高價紀錄,其中勝出的作品,都是寶石原材料,極具特殊性,而造型設計,又蘊含典故。例如,以256萬7千餘美元(折合新台幣7190餘萬元)落槌的《古玉豎琴翡翠戒》,豎琴的概念與造型,典雅動人。
《海之頌胸針》以461萬6千餘美元(折合新台幣1.2927億元)成交,是最高價緬甸藍寶,十足的東方情懷。《敦煌琵琶黃鑽項鍊》更以581萬3千美元(折合新台幣1.6279億元)拍出,敦煌的傳說,琵琶的典故,也有如琴瑟合鳴,一拍即合。
胡茵菲強調,珠寶設計的整合能力,需要很高的EQ,因為打造珠寶的技術,大都是靠傳承,游刃有餘遊走在雕工、鑲工,那些工作,都是獨門絕活,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養成。
胡茵菲以為,一個珠寶藝術家要面對的是,各有專精的老師傅,如何讓他們的專業,被靈活應用,互相支援,也力求融合成一體,是重中之重,也是成敗關鍵所在。
胡茵菲口中的「王母娘娘」愛麗莎.莫莎依芙,永不退休,到了92歲還耳聰目明,身手矯健,馳騁在珠寶藝術世界。有為者亦若是,今年45歲的胡茵菲,奉愛麗莎・莫莎依芙為榜樣,自許在另一個45年之後,打造出「華人藝術珠寶的嶄新王國」,她自信滿滿。
胡茵菲期待六月疫情可以好轉,她希望帶著台灣珠寶饕客,一起走訪歐洲馬斯垂克藝博會,和她一起書寫珠寶歷史!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