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國珍》「最高顏值」深度德國旅行團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天氣連續冷颼颼,讓我想起三十年前冬季首度到德國的一段故事。
    當次班機從曼谷直飛法蘭克福,座艙乘客全滿卻異常安靜,只有後排一位台籍乘客要了兩罐啤酒。這位客人的酒量明顯不佳,第二罐啤酒還沒喝完,他已經滿臉通紅。
    組員中剛好有同期同學怡君,她主動去關心這位阿伯的狀況,意外打開話匣子。原來阿伯是跟團來歐洲旅遊,原本他在去年秋天報名的是奧捷匈中歐三國,因為報名人數不足改為德奧二國精緻之旅,沒想到又因故無法開團,最後延到農曆過年無法再延,旅行社決定以「深度德國七日遊」結案,雖然全團只有九人(八個大人一個小孩),仍然在農曆除夕這天啟程。
    「我發現他們德國來回的行程,都是搭我們的班機。」怡君說。
    「這麼巧!」想到來回都載到同樣一批人,我也覺得這真是難得的緣分。
    「我也有跟領隊聊到這件事,領隊說,他們只有九個團員,但是歐洲都是提供四十人座的大型遊覽車,他們整趟都搭同一輛大巴,空位很多……」怡君接著神祕地說:「所以,我們可以搭他們便車一起去玩。只要我們能夠在明天清晨七點半以前抵達Neu-Isenburg火車站旁邊的飯店集合上車,就可以全程跟他們的團。」
    「真的嗎?」我又驚又喜地追問:「四天三夜,吃和住怎麼辦?」
    「領隊說,每天晚上住的飯店他會幫我們加訂房間,退房時我們自己結帳。到餐廳也是我們自己付自己的餐費就可以。」怡君說得很輕鬆,唯一麻煩的是,這趟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德國,領隊指定集合的地點,對我們而言根本是陌生國度。
    但是我們都明白,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
    抵達法蘭克福時已入夜,有兩個學妹也想加入,到飯店放下行李,四個人先到飯店櫃台詢問火車時刻表。櫃台建議我們去附近的中央火車站確認比較保險,一行人又在寒風中步行到中央火車站確認明晨的目的地與班次。
    最後我們決定隔天早上六點半在大廳集合,逾時不候,因為我們必須搭上七點的火車。我們也都知道,德國的火車非常準時。
    隔天清晨按照行程,準時出發。只是臨時發生兩件小插曲,一個是學妹又揪了兩個人,總共六人同行。以及怡君出門時太緊張,她忘記帶錢包。
    清晨七點二十分,我們出現在領隊指定的Neu-Isenburg飯店大廳,當他走出電梯看到六個空服員赫然出現在他眼前,我看到他微微露出震驚,但是隨即展開笑靨:「妳們真的來了啊!」
    這團加上領隊也不過十個人,我們這邊卻來六個人,超過他一半以上的團員。還好沿途領隊不忘自我解嘲:「這是我帶過顏值最高的旅行團!」
    這也是我這輩子最奇妙的一段旅途!
    領隊身兼導遊,非常專業,沿途介紹歷史人文建築民俗風情詳盡豐富,也適時讓我們在車上安靜休息。整趟行程他為我們這莫名其妙多出來的六個人安排住宿,到餐廳為我們張羅桌次,未曾向我們收取任何小費。
    團員中的阿伯在宜蘭務農,每年他慰勞自己的禮物就是出國旅行,他太太不喜歡遠行,阿伯只好跟團出國。只是這趟阿伯的行李在運送過程中遺失了,導致他只剩下身上一套西裝(阿伯說出國要有禮貌,每年出國都會買全新的西裝做紀念)。
    這次為了德國之旅添購全新毛料大衣,沒想到航空公司遺失行李,他又捨不得再花錢買新衣服。我們把身上能借他的圍巾、手套、T恤都拿給他禦寒,阿伯非常樂觀,不時跟我們開玩笑:「外國人看到我只穿一套西裝走在冰天雪地,應該會叫我Number 1」。
    團員裡有位美麗的媽媽帶著九歲大的兒子,這小孩穩重又伶俐,最後一天在新天鵝堡,我忍不住抱過來拍張照片留念。時光如梭,算算這孩子現在也應該快要四十歲了。
    過去我對德國的印象較深刻的就是二戰時期形象,另一方面卻又心儀著德國音樂家巴哈與哲學家尼采、叔本華。首度來到德國,心態上無端警戒,直到我在街上向一位高大的男士問路時,只見他認真聆聽我的詢問,接著也用英文回答我:「妳繼續往前走到兩個紅綠燈口左轉應該就會看到車站。但是,由於妳對路況不熟,我建議妳到了十字路口可以再問下一位路人,確保妳們沒有走錯方向。」
    其次是車站的服務人員。我們詢問的是前往Neu-Isenburg的車次,對方卻把當日時刻表全部列印給我們參考。我第一次和德國人接觸,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反而被他們面對細節的認真與謹慎震懾。
    他們也許外表冷漠,但是有問必答,且答案精準確實,這和我長期浸潤的「差不多」文化實在差很多。接下來四天深度之旅,在生活裡更深刻感受德國的民間精神,處處讓我留下鮮明印象。
    因此,我鼓勵小壯丁把握大學出國交換學生的機會去德國歷練,小壯丁也欣然接受。這才想起自己和德國的一段情緣,翻出舊照片分享給小壯丁,希望他對德國也能有好印象。沒想到小壯丁這次似乎聚焦影中人,回覆我:「有美誒!雖然有點年代感。」
    確實這年代太久遠,久遠到驀然回首自己的青澀與愚蠢。青澀的是這趟德國深度之旅最該感謝的貴人是領隊和怡君,但是當時卻沒有合影留下紀念。愚蠢的是我拍照還停留在「到此一遊」的水平,每張照片只見呆子一枚卻早已忘記身處何地。
    也許,這是天意。讓小壯丁將來有機會成就德國交換生行程時,我也能再訪舊地,補綴回憶,將當年的遺憾圓滿,重新創造我與孩子的坦途。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