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我從馬祖帶著眼淚回來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我從馬祖帶著眼淚回來!」許多到馬祖「換生活、作義工、展藝術」的朋友,説出這樣的心聲。而下一句話是,「記得回家」,家,就指「馬祖」!

 馬祖,俗稱四鄉五島,東莒與西莒共同組成「莒光鄉」,因為聚落景觀與認同等議題,引發更多人關心與討論。

 以大浦聚落重生為例,仰賴了正是早期社區發展協會與縣政府和文資單位等的共同努力所促成,後續又有好多樣工作室開始,一系列駐島成員的長期深耕蹲點,前人奠定的基礎,後人接續努力,初心與情懷,都令人感動。

 馬祖東莒,有高聳亭立的燈塔,光照汪洋大海,但島嶼上條件不佳,形同無人島。以大埔聚落為例,人口大量外流,當最後一個居民選擇自殺,對大自然作了無言的抗議,之後的十多年,完全沒有人住,雜草叢生,蚊蠅孳生,每當太陽一下山,猶如魔鬼之城。

 然而,在文資保護法下,沒有廢村。本地人不願意回村,只有向外招募居民。

 熱血文靑廖億美、董逸馨等人最早發起「換生活」方式,大力鼓吹藝術家,前去定居與創作,而後由「大浦plus」團隊接手,遠早於馬祖國際藝術島的構想。

 2009年在大埔民宅牆上,出現了「起帆」的貝殼創作大壁畫,是藝術家就地取材,創作的痕跡。藝術家多了,義工進駐也增多,在曾經沒水沒電中的惡劣環境下,重建家園。比如說,大家在荒島的斷瓦殘垣中,整理房舍,種植簡單蔬果,也養殖雞羊,拼湊著生活所需,希望找回「人氣」。

 2017年「馬祖青年發展協會」成立了,當時是因社會議題而創立,希望透過學習閩東語(馬祖話)、爬梳地方歷史、理解戰地文化等方式持續展現地方關懷、建構馬祖認同 。

 無獨有偶,東引島上的團隊,也成立「鹹味島合作社」,共同創辦人蔡沛原設計,設計出東莒鄉最美的門牌。

 前撲後繼,對馬祖有期待的熱心人士,選擇在不同角落,以不同方式,點滴打造出成果來。

 不過,地方上,回流人口有限,經統計,大埔聚落,住民、外庸、家教,加總只有9人。

 有一回,熱心藝術家以餐會方式,邀請住民,共享美食,歌唱同樂,活動選在近晚時分舉行,可是當太陽逐漸下山,住民就焦慮不安了起來,急著離開。因為,他們怕日落、怕天黑,怕鬼魅。幾經開導,給予各種陪伴護送承諾,才逐漸安撫住他們的膽小情緒。

 果然,換生活模式,擴大了靑年共同交流空間,據統計,已近千人到馬祖來過生活。

 不過,在那樣與天地共舞的環境,不管住民或外來客,樣樣都要自己來,嘔心瀝血,他們力圖溫飽之外,還要對呼嘯大海,編織理想與夢想,於是,馬祖成為許多人「經驗的家鄉」。

 早在「馬祖藝術島」的策劃之前,許多年輕義工,以文化深耕的方式,為馬祖作了許多鬆土施肥,期待天時地利的聚合,讓馬祖以藝術島的定位,蛻變轉型,華麗轉身。

 潮來潮去,人進人出,當一批批交流民眾,在港邊相擁揮別,大家會喃喃自語,「記得回家」!

 「我從馬祖帶著眼淚回來!」就成為大家感同身受的普遍心聲。家,就在「馬祖」!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