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宇泰》漕幫弟子都要崇敬的「小爺」是誰?

【愛傳媒宇泰專欄】中國自隋代以來,大興內陸水路,即內陸運河,而使民間與官方漕運流動逐漸盛行。在漕運人們彼此之間,常常會相互幫助,而有羈絆產生,形成最早的漕運公會群體,也就是漕幫(青幫)的前身。不過,漕幫真正要成形,主要與明清時期的民間信仰有關,因此也可以把漕幫本身理解為漕運信仰群體。

 

明清時期發展出來的漕運信仰中,除了無為教體系(羅教、吃菜教)相關的祖師爺信仰之外,在廟堂前供奉的「小爺」對漕運幫眾而言相當重要,而且也有求必應。這所謂的「小爺」,直白地說,雖然祂不是歷代祖師,也不是拜過大香的正式入門弟子,只有過小香,但仍是最能代表漕幫弟子氣節的一位護法神。

 

「小爺」,全稱是「護法小爺」,因為長年鎮守在廟堂門口,所以漕幫弟子又會親稱為「門外小爺」或「門口小爺」。有關祂的來歷甚少,僅知其生於清初,本姓王,名培玉,道號文公,是直隸省通州人。「小爺」長年跟隨潘祖(潘德林祖師)修行,某日隨祖師渡黃河時,祖師成道。「小爺」為此傷心,先祖師安奉棺槨後,並遵循祖師遺訓,安頓好幫眾,相傳守靈數日後便隨祖師而去。

 

全國漕幫幫弟子都要感念「小爺」對祖師的忠義精神,而為祂安奉香位。基於其未有上大香,而將之供奉廟堂門前。每次大小香堂或法會,都需要請出「小爺」的神位,以讓後世漕運弟子效仿其精神,以傳義氣千秋。

 

目前臺灣有在供奉「小爺」的為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的漕幫三義堂,也是目前臺灣漕幫的重要家廟,格局雖然沒有杭州家廟大,但五臟俱全。「小爺」也鎮守在廟堂前,庇佑漕幫後世弟子與府城商家生意興隆。

 

作者宇泰本名毛帝勝,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 原文出自作者臉書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