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我的・李後主》總論之一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我們現在,多半嘆息李後主「亡了國」,卻成就了「千古詞中帝王」的地位。
    可是,人生是弔詭的,李後主若是精明帝王,大概就沒有詞界如此令人動容的地位了,因為,唐太宗、唐玄宗也能寫詩,宋朝帝王亦能填詞,唯有失去了一切的李後主,才得以把詞,這門唐末興起的「詩餘」,以血以淚,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失去國家的亡國之君,歷史上,不止李後主啊!卻唯有李後主,為自己的悲痛,留下了多首詞,而且感人肺腑,動人心弦,如果他沒有才情,寫出的,不過是一般般的感傷,一般般的吶喊,那也不過是一位失去帝位的階下囚,很一般般的痛苦而已,不會有文學史上的地位!
    正因為,絕無僅有的,只有一位李後主,既生不逢時,又恰逢其時,在這種矛盾的歷史際遇與個人際遇的夾擊中,才有了「李後主的詞人意義」!
    唐末藩鎮割據,黃巢叛亂,五代政權,輪流登場,短則四年,長不過十餘年,根本談不上任何建設,今天你插旗都城,明天他豎立新看板,完全是武人當道,刀槍出政權的舞台,人民生靈塗炭,文人無用筆之地,北方幾乎談不上文化積蓄,文化建設!
    相對的,南方則不同,北方的五代之外,中國其它地方還有十國,十國中除北漢外,其餘九國全在南方。
    南方諸國當然免不了也有征伐殺戮,不過相較於北方,明顯程度輕微不少,而且南方諸國,各自延續的時間都超過北方五代,相對安定的國境,相對久長的平靜,無疑是能促進經濟繁榮的,而經濟一旦穩定繁榮,文化必然能滋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五代十國階段,是延續唐末,從中古史過渡向近世史的階段,套用日本「京都學派」史學大家內藤湖南(Naito Konan),非常有見識的分期觀,從中古史轉向近世史,最明顯的差異是,貴族階級與帝王分享權力的時期告終,貴族淡出舞台,帝王獨享權力,但士人階層登上主流,為帝王服務,連帶地,相關的文化領域,也都跟著劇變。
    其中,在文學領域,「詩餘」(顧名思義,是詩的末流),竟然在五代十國期間,在南方的蜀地,在南唐,獲得了延續轉型的契機,然後,在李後主被俘虜至北宋汴京之後,一代帝王詞人,竟因為階下囚的痛楚,激發出有血有淚的作品,為數不多卻篇篇幾乎傑作!
    這唐朝晚期,普遍是伶人歌姬的「詩餘」,竟然在李後主手上,轉換成北宋士大夫主流的創作類型!若非,李後主有著才不世出的天賦,這轉換之功,不會在他的手上完成!
    但,千萬別忽略了,李後主可不是蘇軾、歐陽修之類的,出身一般階層的士人啊!李後主可是道道地地的帝王世家,他的養成教育,全都是貴族養成系統,從他父親中主李璟,到李後主均致力於收集各類圖書,他嫻熟書法,擅長繪畫,曾寫出書法專論;他精於音律,亦熟悉舞蹈。
    從任何一種角度看,他都符合「中古時期」貴族世家的成長背景,換言之,他的藝術領域,是與一般民眾,沒有關聯的!
    想想看,唐玄宗與楊貴妃,那般的琴瑟和鳴,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跟一般人有什麼關係?然而,北宋揮兵南下,滅了南唐,李後主素衣投降,成了俘虜。
    北宋太祖趙匡胤嚴令主帥曹彬,不得殺戮南方百姓,這場圍城之戰,最終並沒有造成南唐國都的大毀滅,反而是南唐蓄積的文化資產,包括圖書,繪畫,書法,等等,都被運送到汴京,成就了北宋後來創造出來的文化寶藏,例如《淳化閣帖》。
    內藤湖南曾論斷:北宋初期,繼承的不僅是中原地區的文化,還有南唐與蜀地的文化。這就意味了,南唐對精緻文化的保存,累積,確實影響了北宋。
    儘管,征服者北宋帝王,對俘虜李後主,仍然極盡嘲諷羞辱之能事,例如,帶著李後主參觀宋朝帝王的藏書閣,故意走到從南唐搜刮來的圖書前,問李後主這些書你有印象吧!
    或者,要李後主在征服者面前,小露一手文字功力,當李後主戰戰兢兢寫完後,征服者在讚賞之餘,還不忘調侃:這不過是士大夫的格局而已!(意思是,果真成不了帝業啊!)
    然而,不正因為李後主成不了帝業,也淪為俘虜,而又因為他有著深厚的知識涵養,文字功力,才會在百般痛苦下,一字一字的,如刀刻心頭一般的,刻出了一闕闕的詞,讓後人感同身受的,同情了他,亦安慰了自身的心靈。
    從「詩餘」的末流,到「詞」的蔚為正宗,李後主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他的詞,若停留在小朝廷時期的階段,不過是「艷詞」,不過是「兒女私情」。
    但他經歷了北方汴京的煎熬,他的詞,一轉身,以淺白流暢的意象,節奏輕轉明快,道盡了許多人無可奈何的繾綣,訴說了許多人對變化無常的感傷。
    詞,是中古時代,邁向近世時期的文化癥候之一,形式更自由,內容更多樣,感情更奔放。在這轉換期裡,李後主以一介帝王,淪為階下囚,卻留下千古按讚的好詞。
    這是他個人的際遇,然而,我們不能忽略的是,五代十國的紛擾時代,南方相對安定,南唐相對重視文化,都形塑了李後主「貴族式養成教育」的背景,這背景,一方面讓北方征服者有所顧忌畏懼,因為,來自北方的都是驃悍武夫;另方面,同時讓北方征服者不知不覺,繼承了南方的文化薰陶,從詞的轉化過程來看,蜀地的《花間詞》,南唐二主的詞創作,都對北宋的士大夫接受詞的文學召喚,發揮了傳承並突破的影響。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