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Pedro Ribeiro Simões on flickr
自有文化成盲點 創新人才轉移 文創明日如何走
日本動漫深入台灣已久,韓國憑著流行娛樂席捲全台,引起近年來台灣不得不重視文化軟實力,積極希望透過戲劇、藝術等文創產業行銷台灣。
但就台灣常被人詬病即是無自有文化,如何法展出獨特與眾不同的文創產業,考驗著所有藝術工作著的頭腦。反觀韓國靠著韓流娛樂先打響名號,再透過其中包攬著國家特有的食物、文化,帶動不一樣的觀光熱潮。在外國人來看台灣,其著名標註的不外乎夜市小吃、珍珠奶茶、李安導演、小籠包、HTC,而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文化及創意的產業,在於創意部分台灣創意人才能力並不輸給其他國家,就故宮產出「朕知道了」紙貼紙,表現出簡單卻強力的創意物,體現出台灣的創意能量。
台灣優勢 融合創新
就文化部分其泛指著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亦或是新型態的藝術產物等,在風俗民情亦不少有著獨性特問題,其多來自於同屬華人文化的大陸,因亦有同樣的藝術產物,但就創新部份仍可成為台灣的另一種配方,畢竟就傳統文化的發展,就大陸部份多為未保存固有傳統部份,而缺少多元發展的狀態,就如同台灣電音三太子揚名國際,其文化的衝突碰撞正可創造不同的文創產物,並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這就是台灣的優勢。
自我定位 立足全球
近年來大陸崛起,許多當年我們認為的戲劇優勢,都可見其返回熱銷到台灣的形況,許多其他文創業者也紛紛直言,大陸崛起後藝文人才多出國培訓,加上市場大,報酬高,人才紛紛轉移陣地。而去年有「文化創意教父」之譽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來台,考察台灣文創發展狀況並說到,「台灣文創產業機會很有限,一定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而且要有長遠的計畫及願景。」
當時他曾以韓國為例,「韓國政府十五年前做對了一件事,就是努力打造對文創產業友善的環境,包括寬頻網路暢通無阻,以及不需講韓文的媒體環境,全力扶植線上遊戲及娛樂產業,PSY就是最成功的例子,文創產業想立足全球,文化差異就不能成為障礙。」而就台灣呢?如同企業公司的發展,其找尋自我定位的重要性,與其不斷的投入資金,卻未能回收等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