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專欄】
一、前青春期、性與宗教主題
《神啊,你在嗎?》(Are You There God? It's Me, Margaret)為茱蒂.布倫(Judy Blume)1970年出版小說,2010年被紐約時報評為1923年以來最好的一百本英文小說之一。英語系統學者討論此書,大多關注「前青春期」、「性」與「宗教」主題。少女性成長的描寫與宗教的質疑、兩者互動的隱喻—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部分圖書館員將此書列為禁書了。
筆者試圖將小說中,前青春期女孩性的成長、女孩對神的祈禱、宗教議題,看似沒有關聯卻又環環相扣的關係,放在一起對照閱讀。
小說內容講述六年級的女孩瑪格麗特,和家人從紐約市區搬到郊區,進入新學校並擁有幾位女孩密友,一起經歷他們即將面臨的前青春期生理變化,如胸部的成長與第一次買胸衣、初經與衛生棉、愛慕的男孩與兩性初次親密接觸(接吻)等的憂慮、好奇、不知所措等複雜多變的心理經驗。
此外,相對於一般孩子生長在具有穩定宗教的家庭,瑪格麗特因為父親、母親原生家庭分屬於猶太教與基督教而沒有宗教信仰,且面對父親、母親家族宗教分歧及社會環境對於沒有家庭信仰背景不可思議的眼光,形成瑪格麗特生活的難題。
雖然瑪格麗特,偶爾仍與自己心中的「神」對話,猶如自己對自己的囈語與期望。然而,對於美國社會而言,宗教與家庭生活、生命觀連結似乎具有穩定結構而不可撼動。《神啊,你在嗎?》對於美國家庭的猶太小孩,或者擁有異教徒家庭的孩子,似乎仍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二、「後」學的性別與宗教對話
對於1970年出版的《神啊,你在嗎?》,用宗教作為一種小女孩生理成長變化的對照,有其「後」學的意義(後結構、後現代):1970-80年代,西方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種族主義及各種思潮盛行,也是「反」及「後」的意識充滿的年代。
首先,就女性視角而言,小說描寫女孩生理成長與依個人不同具有不穩定性,並表示,女性生理異於男性。有別於第一次女性主義的男女平等要求,「反」一般的性別觀點,也「反」第一波女性主義的精神,認為男女就生理及想法而言,本來就有各自的狀態。
其次,以平凡小女孩的生理變化流動性,對比宗教性的不變與穩定結構,同時又以女性生理變化代表女孩成長為女性「成長儀式」的崇高性,來對照宗教的崇高。
由於主角瑪格麗特擺盪在基督新教與猶太教的兩端,以及生理(胸部變化,月經來潮)的不穩定性,再次將宗教拉向流動的「反叛」與「後學」結構中。
三、小結
少年小說,在台灣作為一種「淺語」的藝術,文本意涵多等同故事內容,不易找到深意,往往需要書評或者深入導讀,找出另一種觀看的方法或者跨領域連結,才能和現在學校中「閱讀理解」深度接合;或者導讀淪為淺讀。
部份翻譯小說如洋蔥般層層包裹的可解讀文本,往往仍占有文學優勢,但也可能造成小讀者閱讀與台灣文化差異讀物的「水土不服」。
《神啊,你在嗎?》,以高年級到國中可理解的語言,表現1970-80年代西方少年探索成長的切片與時代思潮的背景,同時讓少年對個人私密經驗可透過公開出版的書籍得到對話機會,將個人的成長儀式成為大眾的、心靈的崇高化與宗教化。
許多的二元對立,形成既需要的衛教小說、又具有私密的禁忌話題,和諧與衝突並呈的可討論文學文本。
作者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教育部性別人才資料庫講師
● 原文見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愛真老師的閱讀童心園」部落格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