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知名建築師姚仁喜10月23日在一項座談會上公開表示,台灣公共建築都蓋太多,浪費太多資源,而且極端氣候下,面對未知的大自然變化,把美術館地下化,風險偏高。
他同時對統包工程中,寄語建築師要堅持以文化為主的設計需求,而非完全服膺營造廠造價、工期的主要考量。姚仁喜是在北美館舉辦的座談會上,作了以上的公開批評。
隨著台北市「林間美術館」的夢想發酵,北美館快馬加鞭,舉辦興建前的六場溝通會,23日下午是以建築界為主的首場建築座談會。由於與會者都是具有實務經驗的知名人士,視野高度與務實經驗,展現品質,可圈可點。
這場座談會取名為「北美館藝術園區:多重建築語彙的相容與對話」,由北美館長王俊傑、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雙王」共同主持,地點在北美館視聽會議室,吸引國內建築界、藝術界,以及關心台北城市發展的熱心市民,氣氛熱烈。
座談會前半場先由與會代表各自表述,下半場則展開半圓桌論壇。話題聚焦在:
一、美術館地下化的優劣看法
二、統包的風險與效益
三、美術館法人化的先期思維。
北美館長王俊傑首先以主人身份致詞,並畫龍點睛作了濃縮簡報。以下是王俊傑的發言:
本(10)月22日舉辦了新建典藏庫房動工祈儀式,起動了台北市大美術館計劃,影響台灣未來美術館走向。
北美館於1983年由高而潘建築師設計興建,是從現代建築白盒子的方向發想,迄今仍符合當代美學需求,原設計的2萬3千多平方米,屬於中型美術館。
早在1996年前,林曼麗擔任北美館長時,即提出擴建,當時稱為「大美術館計劃」。歷經4任市長(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柯文哲)、6任館長(林曼麗、黃才郎、謝小醖、黃海鳴、林平、王俊傑)才走到今天的起動,彌足珍貴。
北美館藝術典藏品共有5364件,舊有典藏庫房1800平方米,佔館舍空間不到8%,已不符合今日需要,也遠遠不足國際博物館標準的30%,是迫切需要改善的主因。
第一步是進行新典藏庫房的興建,來滿足日新月異的藝術媒體的變化,目前已確定由張樞和久違年營造團隊負責,將庫房擴建為8588.29平方米,肩負未來典藏跟修復藝術品的機能以及恆温恆濕的保存品質,預計2024年完工啟用。
第二步擴建新館,預計明(2022)年初公開招標,目前已將上網公開,希望明年底可以動工,預定2026年完工啟用。因為受到國內公園法影響,建蔽率為10%,未來將採地下化、覆土式的設計,地面層保留為綠地公園,往「樹林美術館」方向設計。
新館擴建,已確定採「統包」進行,經過先期規劃後,舊館定位為:1、以台灣史、近現代美術史研究展示。2、台灣美術史的常設展館。3、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至於新館定位為新類型藝術創生展演重要基地,包括跨領域藝術、新媒體藝術、現場藝術、跨界實驗。
新館基地面積為101287平方米,建築面積6488.32平方米,經費為新台幣52.34億元。
在總樓地板面積的44576平方米當中,停車場為1084平方米(38.33%)、展演映空間6190平方米(13.89%)、餐廳商店書店等公共服務空間3831平方米(11.22%)、機房公共設施等機能空間4870平方米(10.93)、行政空間2876平方米(6.45%)、大廳服務空間2375平方米(5.33%)、多媒體作業區及儲藏區1200平方米(2.69%)以及教育學習空間1150平方米(2.58%)。
停車場佔了最大面積,佔了近4成,準備400個車位,其他餐廳、商店等公共服務空間提高,是因為未來北美館將來有可能走上法人化,屆時需要自籌經費。
目前餐廳放在北美館藝術地下室,無法用明火,美術館5點就閉館,所以餐廳只能賣午餐一餐,在新館設計就可改為對外開放的餐廳,將創造更多可能可能性。
如果北美館法人化勢在必行,就必須動腦筋在商業空間的獲利機會,否則必須靠舉辦低俗商業性展覽,靠賣門票收入來挹注,這樣會影響美術館的專業與獨立性,美術界非常不樂見。
至於展覧空間近14%,雖然看起來不大,但將會為未來展示空間需求而設計。
建築師可以提出各種前衞想法,但必須兼顧實際需求,這是建築師跟館方需要來回討論的。也許建築師會覺得設計被調整,但必須回到實際經營管理者的需求,作最適切考量。
張樞接著上台發言,先行介紹典藏庫房,並就先前模擬方案,與他經手的修正方案作比較。以下是張樞發言:
新美術館是建築師為藝術家服務的一個機會,全球化的意義,對我這位設計師典藏庫房的建築師來說,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個貨櫃怎麼停進來,因此建築師不該去幫藝術圈講宣言,而是搭建一個好的空間舞台,讓藝術家表演,因此他決定把典藏庫房放在地下,盡量減少地面量體,留出公園建蔽率給未來美術館使用。
至於興建新館包括挖土方,跟著挖出的那些土,該怎麼處理,建築法規第十條的限制,以及其他相關規範,都對該設計造成很大變數。
統包案對他來說,是生存所繫,參與機會較多,也累積更多經驗。一般說來,會透過設計去幫營造廠降低造價,也達成設計品質。當建築師自己夠專業,也能換位思考時,營造商其實也有很多好廠商,不會只依照低價去思考。
擔任主持人王俊雄提及,他過去在國外參訪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經營團隊時,很少聽到他們抱怨建築設計的缺失,但台灣彷佛有種特別文化,從北到南都會聽到對建築師所做的設計,充滿質疑、不解和負評。
過去公共競圖給出規劃的時間非常短促,導致建築師在很短的時間內作決定,倉促行事,出現工程完成後,經營者與使用者,因為需求沒有充分溝通,沒有被妥善照顧到,因此怨聲連連,難以接受。
反觀這回北美館擴建案,新館定位為新類型藝術創生的展演,完全不是傳統美術館,建築師該怎麼去達成使命,是否挑戰,也是機會,尤其透過這些討論會,希望有不同的開始。
林友寒建築師首先以「Elusive affinity :post icnic」為題發言。他說,未來美術館將是跨領域、文化多元、自醒、非正統的公共場所,鼓勵互動的經驗。
他舉出德國柏林20世紀國家美術館為例,以入圍作品以及得獎作品,提出方案,來說明建築師怎麼去思考在基地上的、德國的、未來的、新媒體藝術的美術館樣貌,應該是怎麼樣。
當時德國為了該美術館,是把基地、原有法規全部打鬆,重新針對需求進行規劃,且造價一坪折合新台幣約47萬元,反觀台灣的造價卻只有33萬元,若再扣除機電和土方等設備,大概只有德國的1/2。
北美館擴建為誰服務,是很大問題,他認為,該案是為台北市民服務,藝術家當然會在那個平台展現他的理想,服務誰不是美術館的問題,而是制度上的問題,是一個全面性的問題。
他強調,他自己也喜歡小型美術館,在德國有非常多的公聽會,會邀請居民、使用者、建築師等參與。針對建築法規、預算進行討論,檢討在該基地,法規是否有不合時宜,該不該調整,在預算討論時,誰需要?錢從那裡來,到底真的需要嗎?所以,他不會預設北美館新場館是重要的,而是應該經過討論去確定是否需要該座美術館。
他說這回北美館前期規劃,厚厚一大本,希望館方有明確的制度性,建築師能做的事情有侷限,館方跟制度面,才是根本。
環藝工程顧問設計總監潘一如發言表示,作為景觀建築師,她喜歡將「景觀」改為「觀景」,北美館擴建案就是在公園用地上,我們怎麼去看景色,倍顯重要。
若以鳥瞰視角來觀察台北地理環境,透過各種山系、水系,塑造出台北盆地面貌,如果拉回看北美館基地,是關渡平原的隘口。倘若有一天,關渡平原的建築,跟台北市區的建築密度及高度相同時,台北的溫度將會進一步飈高,因為無法散出去,無法呼吸,將形成嚴重熱島效應。
潘一如說,在今日建築逐漸走向高層化的狀態下,卻還把這些發熱的機電設備放在屋頂,是非常不合適的,會讓地面層的熱,無法向上發散,因此會把熱一直悶在地面層,加上,台北又是盆地地形,所以這次北美館基地,作為一個隘口,除了思考美術館的藝術和展覽之外,還應該回應台北氣候環境,才是友善務實之道。
除了溫度考量以外。台北屬於黏土層土質,本就屬於透水性較差的,因此排水性的重要性,絕不能等閒視之。
潘一如對於當年高而潘建築師用「窗」作為北美館重要元素,是高竿的作法,讓人在室內可以籍由「窗」連結到戶外,是非常好的設計。
潘一如說,未來建築師在未來設計新美術館園區時,也應該思考跟周圍環境的關係,絕對不該只是跟周邊對話,而是拉到更遠,與城市對話,與氣候、自然綠意對話。
台北美術館基地約6公頃,大概是26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1/4。大安公園作了很多生態改造的努力,已經成為很出色的生態公園,潘一如認為,未來北美館基地,就在公園內,是可以在城市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要只能被觀看,而是能夠被融入,能與自然更為靠近。
綠,給人無限想像,潘一如衷心希望未來北美館擴建案建築師可以利用地形去做設計,藉由高度去享受整個公園的綠,思考人該如何跟綠意,跟土地對話,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透過設計操作的機會。期待透過不同的高度與視野,給予新的可能,面對大眾、土地、環境與世界。
梁豫漳建築師以美北館擴建案,不只是蓋一座美術館,而是一個難得機會,從建築上進行文化的提問,例如:
1、當代藝術的在地台灣的主體意識與全球化潮流的關係。
2、建築與都市關係,北美館園區跟首善之區,台北大都會的關係。
3、建築空間的想像,空間本質與文化象徵,又意味著什麼。
如眾所週知,北美館地下化,在建築設計上,是個重要課題,一方面要突破困境,同時賦予設計上的開創性。他總結這個台灣美術館革命之旅,是一個台灣建築當代主體性的勇敢嘗試。
曾經參與高美館館舍整建,他認為,美術館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業整合的建築類型,也是建築師在受建築訓練以來,都很想參與美術館的整建或新建,但實際接觸後發現那是非常複雜困難的工作,因為有太多事情必須被考量,尤其必須要了解美術館的專業需求,那不僅只是一個空空的房子。
北美館擴建工程,有許多現實的限制,因此需要建築師在專業上作突破,期待大家集思廣益之後,有一個文化高度的美術館出現。
姚仁喜沒有準備簡報,他以識途老馬的心情,分享心得。
過去不敢接觸統包工程,也有好一陣子未碰觸公共工程,對於眼前北美館擴建案,難掩憂心,他認為目前的期程中,審查、設計、施工等,都需要很長的時間,2026年完工啟用,他並不看好。
尤其,北美館擴建工程中,大部分工程都在地下,需要挖6公頃,兩層樓深,在工程技術上,是很大的挑戰。其次,台灣的公共建築都蓋很大,浪費太多資源。他認為,倘若蓋小一點,經費集中,也會精緻些。
以國外美術館為案例,大概在4千到5千坪左右,講究小而精緻,無不希望品質能更好。台灣不只公共工程有「大」的問題,連國際知名建築師在台北為某財團興建私人美術館,也一再地提醒委託方縮小量體。
至於極端氣候,已是全人類無所遁逃的重要課題,千年水災、暴風雪頻傳,因此現在談200年洪水高度,他不覺得還有太多意義,因此,蓋在地底下,風險其實相當高。
至於統包,他區分為兩種,一是建築師與營造商共同投標,共同負擔責任。另一種建築師在營造廠之下,必須聽命營造廠的指揮。姚仁喜自詡是傳統建築師,業主、建築師跟營造廠是三角關係,互相合作,也互相牽制。
反觀統包工程的架構下,建築師是被營造廠聘用,在這種文化類型建築下,評審要怎麼看由營造廠為主的投標方式,建築師在一種制度中,怎麼能提出以文化為主的設計需求,而不是只聽命營造廠以造價、工期為主要考量的方式。
姚仁喜規劃設計過蘭陽博物館、故宮南院以及正在進行的新北美術館,他的親身感嘆是,館長一直在換人,但建築師沒在換,讓他有一股嚴重的悲壯感,必須守住專業,把建築做完。而館博建築,若使用者都不開心,對建築師來說,那也是失敗的。
文化不是只有一期,是長期延續的議題,時程的事,不該只是蓋完就結束。
高而潘建築師設計興建的北美館舊館,已經38年了,今昔建築工程法規完全不同,該建築是否該被重新檢討調整,不應該一味地把高而潘放在神壇,不去動他,然後在旁邊另找一塊地去蓋,這樣是否本末倒置。
站在建築師的身分上,做什麼就是要專業,我們要嚴守規劃設計上的專業,例如,做醫院建築要懂醫院,做學校建築要懂學校,但目前在北美館擴建案,身為的建築師,還需要努力。
當然業者方也不例外,一樣要很專業。目前台灣業者距離真正專業,還有一點距離。時下最常見的通病是,建築往往一邊設計,一邊在更改,導致計劃一直陷在流動中。這是一個嚴重問題,但我們被迫習慣了。
張樞在下半場座談時,也提及北美館擴建案,以目前標書中的規劃,要求非常大的彈性,要應付非常多的狀況,但究竟會多到什麼程度,目前還無法預測。
他同時舉自己參訪美術館的經驗,一定會先繞建築一圈,看該建築跟環境地關係。
張樞說,他也比較喜歡小的美術館,以大英博物館來說,規模雖然不小,但因中庭作為整個空間的主軸,讓參觀者可以控制,不會逛到迷路,也能歇歇腳,喝杯咖啡什麼的,更能隨中庭的多元進出口,彈性選擇自己喜歡的展覽,跳過不想看的部分。
再來是美術館的商店,位置與設計式樣,必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管看不看展覽,都會想去逛逛商店,甚至不需要進去看展覽,也能買到商品,利人利己。
以國內的館博商店,普遍沒有花太多心思,十分可惜。在台北公園是不能開店的,若因為這回北美館新館在公園上興建,正因此突破法規,設置咖啡餐飲,非常好,非常令人期待。
對於北美館新建工程採統包案,已經是台北市政府的政策,有缺點,但也有它的好處,設計監造也有標不出去的問題,對建築師是個折磨。
張樞說,建築界若有意參與該案,應該先覓尋合適的營造廠,談妥合作與分工關係,營造廠要跟建築師一起承擔責任。他強調,建築師必須具備專業,要預先判讀那些問題必須被解決,拿出本領來,為業主、藝術家與公園服務,責無旁貸。對於統包工程的疑慮,王俊傑也補充表示,統包是既定政策,不會改變,北美館只是北市府的二級單位,沒有能力改變既定政策。
不過,北美館擴建案與國內其他統包案截然不同,北美館已經是專業的經營單位,而且非無中生有的,因此,館方淸楚知道需求是什麼,未來要怎麼去經營,都已有淸楚的認知。
北美館擴建工程,目前已公開上網閲覽,完整的資料,都是館方深思熟慮下的真實需求,而非PCM自己去創造的。
在北美館的立場,不僵化需求,但清楚把機能跟原因明白說出來,希望讓建築師可以針對他們的需求去發想,展開設置跟配置,對於動線、距離,仍然保有很多彈性,讓建築師可以自由發揮。
身經百戰,仍親自出席座談會的劉培森建築師,在姚仁點名下,他也在觀眾席上參與發言。
劉培森說,他確實有些統包工程經驗,也從中得到許多教訓。在鄰國日本統包工程非常普遍。統包工程好不好,應該說是有選擇性的,當面對功能複雜,需要複雜的工程進行時,就不適合用統包。反觀一些計劃單純的建案,採取統包是可以的,初期建築師與營造商對單價先進行討論,因此建築師要具備相當專業概念,而營造廠也需要知道利潤風險的控管。
通常,建築師滿腹理想性,而必須以數字控管的營造廠合作,確實非常困難,政府在公共政策的統包與否的思考上,要釐清複雜程度,慎選類型。
因為統包工程合約不可改變,對於有經驗的建築師與營造廠來說,會簽訂私約,明定建築師只負設計責任,而營造廠負營造施工責任,不然出事時,會非常棘手,突增風險。
劉培森以「萬惡之首在於單價太低」來形容公共工程台灣統包的處境。身為業者,計劃的訂定要明確,才能把未來的爭議,降至最低。
首場座談會不少建築師事務所都派了子弟兵出席,了解狀況,也收集資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兢爭氛圍,呼之欲出。北美館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直扮演火車頭角包。「一館三處」台北大美術館新規模,也是新時代的濫殤,攸關台灣美術界的走向。
這是建築界與藝術人的巧妙遇合,何嘗不也是市民當家,在地主體性抬頭的可貴時刻,讓建築專家暢所欲言,希望迎來是美術界、台北市民期待真正的綠意盎然,藝術昇華的「林間美術館」!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