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葉毓蘭專欄】每年的九月十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而10日正好有篇新聞是台中有名四十多歲女子因試圖跳樓,轄區的正義派出所廖俊賓所長將其救下的英勇事蹟,平常這些試圖尋短的事件,大多是由警消同仁協助救助,他們都是救人的英雄。
但今天我想借用這個機會特別談談警消的心理健康的問題。長年以來,我都一直強調,警消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工作時長都非常特殊,完全不同於一般公務員,同仁時常面對著超乎常人般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於案件現場、民眾互動、長官壓力等等,而過長的工時也壓縮了與家人和伴侶的相處時間,波麗士們積攢的負面情緒,可能是沒有地方傾訴與發洩的。
雖然警政署有「關老師」和「身心健康諮詢服務」等專線,但這些都是透過服務機關或是主管的介入、引介來識別員警的需求,然而長年以來警察形象一直被塑造成英雄主義、剛強的形象,主動示弱反而可能會有來自同儕的壓力以及被標籤化的可能,無形中壓抑了同仁的求助,進而導致了每年數件甚至十數件的同仁輕生案。
我在去年十一月,就透過員警酒駕案質詢時提出真正的問題來源:「壓力幾乎成為同仁們最大的職業傷害」,同仁們在工作時的壓力長久以來無處釋放,已經成為極大的隱憂;在美國等先進國家甚至是周遭的香港、新加坡,警消單位都配有心理醫師,定期讓同仁做心理諮商、輔導,多年以來我不斷倡議,希望內政部也可以比照這些國家聘雇專門的心理諮商師,但依舊是「員額不足、經費困難」等老問題。
我國的同仁承擔著比其他國家的警消更多的業務,且長期以來高壓、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造成了他們身心的傷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政府必須早日關注到這個問題,別再讓同仁們有苦說不出,世界上沒有不會倒的英雄,這些英雄不過就是苦苦撐著而已⋯⋯
作者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