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12)
書名:思想與方法
作者:殷海光
出版:文星書店
年代:1964
殷海光這個人
這是一本老書,老到圖書館未必能找到,這是我大學時代讀的書,介紹本書的原因是要正名「意識形態」。
作者殷海光(1919-1969)是台大哲學系教授,是國民黨高壓統治期的自由主義學者,文章常發表於《自由中國》、《文星》,啟蒙民主思想,深受學生喜愛敬重,套句現在的話就是神級偶像;因對學子影響力大,1966年台大受到國民黨壓力不再續聘,不但不續聘而且形同軟禁,1967年哈佛大學邀訪,國民黨不准出國,更過分的是諾貝爾經濟獎學者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訪問台灣,因殷海光有翻譯其著作《到奴役之路》,想要見殷,國民黨亦予阻攔。
40餘歲中年失業,只能靠寫稿維生,一代學者淪落至煮字療飢的窘境,壓力可想而知,壓力引起胃癌,1969年殷海光過世,才50歲。
這本書應是殷海光在台大教授哲學課或邏輯課的講義,並不好讀,他將當時大家很陌生的ideology介紹到台灣,並且神翻譯為「意底牢結」。
意底牢結
將ideology翻譯為「意底牢結」是比翻譯為「意識形態」高明多了,ideology就是抵死不敢挑戰的信仰;殷海光在書中解釋「意底牢結」是–
群體有不同的組成,如民族、階層、職業、宗教,各自有不同思想模式,所謂「意底牢結」就是思想模式,也就是觀念與信仰的叢結,而觀念、信仰叢結形成的意底牢結,是受到群體所在地理、氣候、習慣、文化環境的影響。
如果將殷海光的詮釋,拆解「意底牢結」,可以找到如下的特徵:
1. 意底牢結不是全民共識,而是不同群體間鬥爭,個別的需求或主張;
2. 意底牢結是思想模式,未必是成文的規定,更可能是默契或長期涵化的規範;
3. 意底牢結是觀念與信仰的叢結complex,既是信仰叢結就牢不可破,誰挑戰,就要和他拼命;
4. 意底牢結受到地理、氣候、習慣、文化、歷史、利益的糾結形塑,換言之,意底牢結是群體適應生存的指導方針。
意識形態
台灣社會開始懂「意識形態」是在80年代末期,而且是受到電視廣告的影響,我們都同意廣告是為了營利,因此社會變遷會影響廣告創作,但廣告影響社會變遷的案例甚少(七夕情人節、中秋烤肉是廣告形塑社會變遷的極少案例),不過這個電視廣告卻讓台灣人對「意識形態」有了錯誤認知。
這個電視系列廣告就是司迪麥口香糖,司迪麥廣告奇奇怪怪讓人看不懂,說甚麼「貓在鋼琴上昏倒了」,引起很大回響,而創作這系列的廣告公司就叫「意識形態廣告公司」,因此當年就有人稱這些看不懂的廣告叫「意識形態廣告」,連大學教廣告的老師也這麼說,當然這是錯的。
接著進入90年代台灣社會進入藍綠對抗,意識形態更成了負面口號,藍執政、綠罵「意識形態治國」,綠執政、藍也罵「意識形態治國」,這是亂罵,任何政黨都必須有意識形態,黨綱、黨魂、主張都是,連蔡英文質問柯文哲甚麼是「台灣價值」都是,「台灣價值」就是一種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中性名詞,未必是負面的。
2021年9月4日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除江啟臣外,其餘3位候選人朱立倫、張亞中、卓伯源言必稱「孫中山」,「孫中山」也是意識形態,只不過這種意識形態在台灣沒有市場,而且落伍了;孫文奔波革命時,台灣不屬中國領土,其規劃建國大綱、建國方略都不包含台灣,其主張五院制,不適合台灣島國寡民,主張扶持弱小民族獨立,更坐實民進黨台獨意識是孫文創見,而孫文的「抑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更與現代思潮背道而馳;3位候選人在大學讀的國父思想、三民主義,是「周世輔三民主義」,而不是「孫中山三民主義」,言必稱「孫中山」是在演穿越劇,要將國民黨帶回百年前。
讀意識形態的文章或書都有點難懂,我試著將「意識形態」作簡化的詮釋–
意識形態是群體(國家、政黨、族群、利益團體)為維護本身利益或價值,並與其他群體競合互動而發展之指導方針,此指導方針是長期策略,不能輕易調整改變,而且是可以詮釋各面向議題的「聖經」或「聖旨」。
如果還看不懂,我把它整理如下表,或許就更清晰–
表:意識形態的組成
特徵 |
意義 |
觀察指標 |
長期性 |
固定且堅定長期信仰,不會短期間改變。 |
1. 維持長期信仰主軸的一貫性。 2. 主軸不變,即使調整,也是枝節細則的修改。 |
工具性 |
以意識形態為解決現實社會目前問題之基礎。 |
1.認為所堅持之立場,可解決社會目前困境。 2.以現行道德偏好、生活原則形成主張或論述。 3.幫助所屬群體在鬥爭過程中得到現實利益。 |
整體性 |
所建構之批判基礎,其論點可全面關照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倫理各面向。 |
1.以單一論點(如統獨、族群)作為所有問題批判基礎。 2.論述結構扣連所有學科,包含科學、美學、法學的實踐。 3.形成一套全方位的抽象化政治體系論述,並號稱為真理。 |
階級性 |
反應所代表群體或階級之利益。 |
1.強化所屬階級的生存機會、歸屬感與向心力。 2.申述或強化所屬階級生活方式、觀念與社會價值。 3.以階級鬥爭論述社會變遷。 |
相對獨立性 |
論點與競爭者有明顯區隔,或不屈從傳統、迎合多數利益或觀點。 |
1.不附和對手觀點,或故意突顯與對手不同之立場 2.以特定或偏頗價值判斷,做為論述基礎。 3.為特定的社會秩序進行辯護,並反對對立團體的思想系統。 |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