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程富陽專欄】這兩天的阿富汗喀布爾機場附近,持續不平靜;繼8月26日一樁由伊斯蘭國乎羅珊省(ISIS-K)發動的自殺炸彈攻擊,造成美軍13名及逾數百阿富汗人的傷亡後,於29日再度於喀布爾出現恐怖遇襲行動,雖然傷亡未及日前嚴重,但卻包含了婦女與兒童,顯然又是一次無差別性的恐攻事件;而美國援例仍只能以精準的無人機,實施報復性的「斬首」轟炸行動,但卻無法制止前IS所殘餘極端主義的恐攻活動,此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作風,讓這幾日的阿富汗喀布爾機場,幾乎成了「恐怖之路」的代名詞。
回顧2001年,當原蓋達組織領袖賓拉登在美國本土發動一場宗教式的「聖戰」,用兩架劫持的飛機,一舉把美國位居紐市中心的「世貿雙塔」轟成了廢墟,幾近3千人喪生在這場有史以來肇發於美國境內最多傷亡的恐攻活動——「911事件」,讓時任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幾乎毫無懸念,立刻發動一場全球性的「反恐戰爭」;而當時本由美國所一手扶持打敗親蘇聯政權的塔利班領袖奧馬爾,卻因堅持不交出藏匿於該國的賓拉登,遂讓美國藉機掀起了這場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
但當策劃「911事件」的主謀賓拉登,於2011年5月2日被美國海豹突擊隊擊殺後,恐怖組織並沒得到消滅,非但變相激起另一股極端恐怖主義IS的興起,更迫使塔利班與蓋達等相關被美國定位為恐怖的組織相互取暖,讓美國最終被陷入這個成為恐怖主義訓練營的戰場而進退失據,塔利班對美國而言,只能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形容。
事實上,國際所定義的「恐怖主義」,係源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甘迺迪與詹森總統的「靈活反應戰略」,此戰略使美國一邊在亞洲介入「越戰」;在中東則支持以色列於1967年取得「六日戰爭」的勝利,讓巴勒斯坦組織建國無望,巴解前主席阿拉法特,乾脆登高一呼,籲以恐怖活動對抗背後有美國支持的以色列,並於隔年號召全世界的穆斯林,掀起響應回教的「聖戰」行動,而成了國際最血腥的「恐怖主義年」。
但畢竟恐怖主義或恐怖活動,起初只是集中於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中少部分的組織、團體與個人;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媒體,卻硬把他們與全世界的伊斯蘭組織成員國「一體視之」。事實上,所謂共同擁有「伊斯蘭主義」宗教觀念的伊斯蘭合作組織國家,除了地緣中東22國國家外,還包含了非洲的莫三鼻克、尼日、克麥隆、查德象牙海岸;亞洲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甚至中非共和國、波士尼亞、泰國、俄羅斯等57個國家。
然隨著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對「恐怖主義」的無限擴大解釋,不僅弄假成真的把原對恐怖主義抱持排斥的伊斯蘭國家,給錯把「馮京當馬涼」般的,將其與恐怖組織給硬湊成一塊,也讓世人產生凡是伊斯蘭國家就是恐怖份子的錯覺,更讓絕大多數天性愛好和平的伊斯蘭信徒,不得不在一條歧視與對抗的狹路上,去作無奈的選擇。
根據2020年2月29日,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簽署撤軍協議,並於今年4月確定8月31日是美軍在阿富汗撤離的最後期限;美軍是安全撤離阿富汗戰場了,但如同之前美軍介入利比亞、伊拉克及敘利亞的情形一般,恐怖活動並不會隨著美軍的撤離而消失;事實上,當2001年美國打起反恐戰爭的旗號,也就等同掀開了恐怖主義的「潘朵拉盒子」,恐怖主義思想與活動,除併隨西方的傳播而蔓延,且更廣泛興起一場世界恐怖衝突的對抗與殺伐。
於是乎,美國20年來的「反恐戰爭」,不但未能清除他所認定的恐怖組織或成員,卻反讓恐怖活動野火燒不盡似的在全世界各角落「春風吹又生」;從911主謀賓拉登到IS首腦巴格達迪,再到伊朗革命衛隊領袖蘇萊曼尼,俱復如此;大概美國也看出其中端倪,知道殂殺一個賓拉登,另外一個賓拉登又將生焉!因此,美國於2年前,索性把原在2010年被他以恐怖份子罪名,關了8年牢獄的塔利班重要成員巴拉達爾釋放出來,不但讓他成為代表塔利班與美國談判的對象,也讓他登上了塔利班領導位階的第二號人物,更可能會接任於8月19日宣佈重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未來總統職位,以便能主導未來的《美阿和平協定》。
如果大家有觀賞過在2011到去年(2020年),由美國製播的一部「反恐危機」影集,您必訝然驚見,目前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戰和手段,與片中美國CIA主導扶持伊朗革命衛隊第二號人物賈瑞迪,以助他接掌政權後,能配合美國的和談合作策略,幾乎是如出一轍,真讓我們仿佛以爲美國的反恐戰爭,莫非是隨著好萊塢式的劇情而開展;但誠如片中美國中央情報局主管索爾及探員昆恩所言:「我們(CIA)向來慣於訓練、策反恐怖份子,再用他來對付更難的對象;但這些所有以正義之名所做的傷害之實,最後都證明解決不了問題。」
此次美國在阿富汗的撤軍行動,是否釋放美國將改弦更張,轉用「和平談判」手法,來代替昔日一昧以軍事手段解決恐怖活動的訊息?其實,只要觀察近期美國逐步加強在亞洲東、南海區域的軍事佈防,您就知道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美國只是在作制衡中共的兵力轉移而已;看來,這場世紀「恐怖主義」與「反恐戰爭」的大戲,怕是還未能安然落幕?至於在最後的答案揭曉之前,不妨讓我們且觀看美國的「反恐危機」如何續演吧!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