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陳念初專欄】當郭台銘到歐洲捷克古堡旅遊兼催貨時,如果他把BNT市場還有300萬劑現貨的訊息,傳回國內後,蔡政府基於復必泰的標籤而不搶這批貨,第二次流失了郭台銘情報提供的BNT現貨機會後,民意到底會有多炸鍋?
想想這個政治效應,想想二次惹怒人民,就會知道,三小時的關鍵討論,為什麼會同意搶這批現貨。
郭台銘丟了一個計時政治炸彈,還好,蔡政府成功化解了危機,三百萬劑的BNT,成功從土耳其手中,搶回了近兩百萬劑,也終於可以對人民有所交代。
24小時搶貨關鍵時刻,必須有一套政治的說法,才能自圓其說。陳時中的語意歸納,「標籤可以有彈性並不重要,防疫與內容才重要」,蔡政府定調了,這是民意,但蔡政府察覺民意真的有點晚。
在民意監督下的妥協出現時,但如果高端量足狗,高端有保護力數據,蔡政府是不可能髮夾彎的,這是指揮中心從去年到現在的戰略視角。不要懷疑,這也是蔡政府的執政價值觀,選一邊不是選中間,最後換選中間,就是情勢所逼。
國產保留,是疫苗採購時的思考邏輯與盲點,國產也是一種標籤,所有疫苗的評比與購買上,若真是內容才最重要,國際哪一種疫苗最有效,應該就是大量採購,不考慮國產或非國產,甚至代工疫苗變成本地產,也是一種戰略,這才是風險評估,疫苗不比其他產品,不能等同口罩生產,口罩增加生產線,就可以因罩驕傲,疫苗就是不行,疫苗首要安全有效,絕不能揠苗助長。
五倍券政治情境也可以反著想,如果蘇內閣就是硬幹,採取原方案民眾要一千換五千,選一邊而非選中間,可以想像民意會如何反撲?九月內閣改組,恐真要成真。
接下來,還有反萊豬公投等重大政治議題,在今年年初時,萊豬政策正式實施,蔡政府即使走著政治鋼索險象環生,但還沒有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思考,拖時間等待公投一決勝負。
蔡政府怎麼都沒想到,五月疫情失守了,民意直直落,人民面臨安全感的恐慌,本來蔡政府自認還能頭過身就過,但顯然疫苗之亂擊垮了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八月中旬後防疫有成,但顯然疫苗缺乏才是人民的痛,預約看似能選,實然面卻只能打有存貨的疫苗,多數人想選的沒貨,而高端此刻像一種生存誘餌與認知選擇,給自己一個愛國理由?有什麼打什麼?這一針像極了政治。
至於科學程序與醫藥倫理,高端是特例,正副總統都不約而同打了高端,如果最後高端真的驗證了有極佳的保護力,信者得永生,那就又像極了宗教。政治要反向想,不是看選擇價值,否則很難找出脈絡。
看看親綠媒體與民進黨辯護這次BNT搶貨的過程與價值,復必泰標籤一點都不重要的說法,對照過去眾多親綠言論,總有今是昨非之感。
愛情就像是民意,不珍惜甜蜜瞬間,最後走了就是走了,真情換不回,後功抵前過,不像愛情,更曲解民意,千萬別說政治像極了愛情⋯⋯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照片來源:作者部落格截圖。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