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楊秉儒》政府成天鼓吹人民上戰場?!

    【愛傳媒楊秉儒專欄】「臺灣民主國」是1895年短暫存在於臺灣的共和制政權。清朝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於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與澎湖群島割讓予大日本帝國,不想被日本統治的部分臺灣仕紳因而鼓動前清臺灣巡撫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國,並由唐景崧擔任首任大總統。
    然而在隨後因日方接收臺灣而起的『乙未戰爭』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變,臺北城遭到佔領,6月4日傍晚,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化妝成老婦逃出臺北城,渡海逃往福建廈門,第一共和迅速瓦解。
    同年6月26日,劉永福被選出任第二任大總統,以臺南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並以大天后宮為總統府。但劉永福亦於同年10月19日西渡福建廈門,兩日後臺南府城開城門投降,臺灣民主國滅亡,歷時150天。
    上述這個短命的『臺灣民主國』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的臺北、臺南兩座府城的臺灣人是怎麼面對自己的命運?先來說臺北城:
    在1895年發生的臺灣人抗日《乙未戰爭》之中,臺北城完全沒有發揮原本應有的防禦功能,便被侵臺日軍兵不血刃地輕易進入。侵臺日軍之所以能如此順利進入臺北城,由鹿港來臺北經商的辜顯榮是其中關鍵人物。
    當時辜顯榮眼見在臺北任職的原清朝官員一一先後離去,為了抵抗日軍侵入,以清朝為宗主國而臨時成立的『臺灣民主國』又頹圮不成氣候,為避免臺北城內陷入持續騷亂局面,於是決定自行請纓前往基隆向日軍投降,並指引日軍前往臺北。
    這段過程在連橫的《臺灣通史》中有以下描述:「林維源、林朝棟、丘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臺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十八日,能久親王至。二十一日,總督樺山資紀亦至,遂開府於此,以理軍民之政。」
    除此之外,臺灣總督府大誌也有以下記載:「臺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終於兵不血刃地進入臺北城。」
    日本明治28年(光緒21年、1895年)6月7日,由辜顯榮為前導的日本侵臺軍到達臺北城北門之外,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北城城牆,放下竹梯打開城門,日軍於是輕易進了臺北城。6月17日,日軍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臺灣。
    那麼,人文薈萃的臺南府城當年又是如何呢?1895年《乙未戰爭》末期,日軍的主力部隊,原為原為日本天皇近衛軍的「近衛師團」由臺北南下,而增援的部隊,分從嘉義布袋、屏東(舊稱阿猴)枋寮登陸,攻向當時『台灣民主國』的最後的大本營臺南府城。
     當日軍「南進軍司令部」準備以兩個師團之兵力圍攻臺南府城之際,10月19日,『台灣民主國』第二任大總統劉永福棄守臺南府城渡海逃往福建廈門,臺南府城上百位仕紳懇請英國籍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向日軍司令乃木希典將軍求和。
    兩位牧師於10月20日在19名護衛的陪同下,攜帶上百位仕紳具名簽署的委託書前往交涉,10月21日清晨,巴克禮一行人抵達日軍駐紮的二層行溪畔(今嘉南藥理大學對面二行社區一帶),會見領軍的日本將領乃木希典。
    乃木得知眾人來意後,承諾日軍將不流血和平進城。於是巴克禮與隨行的臺灣人做為前導,帶領1000名騎兵和步兵排列成縱隊,由臺灣府城小南門(別稱「鎮南門」,建於1725年,定型於1776年,是通往鳳山及高雄的要道,於1917年被拆除,所在地相當於今臺南大學附小,開山路與樹林街二段交會處附近)入城。
    1897年,巴克禮和宋忠堅因引導日軍佔領臺南府城有功,獲日本明治天皇授予五等旭日勳章,當時的臺南府城民眾亦頒贈一件捲軸給他,以表達感謝之意。
    自古至今,遭受刀兵焚戮的黎民蒼生,通常想的都只有如何在戰火下苟活而已。二戰末期大日本帝國宣誓的「一億玉碎」至今仍是歷史上的笑話,臺灣覺醒青年們連服役從軍都視為畏途,就不用成天把電火球蘇光頭那句「就算拿著掃把也要戰至一兵一卒」掛在嘴邊吹喇叭,你們只是想叫別人去替你們死而已。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