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賴祥蔚專欄】2021年是新埔褒忠義民廟創立233周年,祭祀大典由新竹縣各界人士恭迎代表義民爺的黑令旗,過香傳遞給十五個宮廟,再迎回駐錫。
在臺灣提起「義民」,不少人都以為這是客家人的信仰。回顧史實,其實義民信仰跨越族群,是後來的演變,才讓人誤以為義民信仰只限於客家人。
義民是指清朝發生民變時,協助官府平亂並保衛家鄉而犧牲的民間人士。臺灣是全世界最重視義民信仰的地方,一方面是清朝時期臺灣的民變不斷,二來則是清朝官方持續表彰義民。
目前可知的源起,是「朱一貴事件」平定之後,義民呈請官府正式表揚以確立正當性,後來閩浙總督覺羅滿保贈送「懷忠里」匾額,讓協助平亂有功的義民們可以掛在里門,彰顯事蹟。臺大歷史系教授李文良的論文對此過程有詳細分析,可供參考。
乾隆年間,臺灣又發生「林爽文事件」,同樣多虧了民間人士的大力幫忙才能平定,連逮捕林爽文也是靠著民間之力,所以官方擴大康熙年間的義民表揚,而且鼓勵民間建廟長期祭拜,遂成為地方上的堅定信仰,有如官方鼓勵、民間執行的「忠烈祠」。
漳、泉、客、原等各族群,都曾經幫助朝廷平定林爽文事件,所以在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之後獲得義民表揚,官府還分類頒發「褒忠」給粵籍的義民、頒發「旌義」給泉州的義民、頒發「思義」給漳州的義民、還頒發「效義」給平埔族的義民等,可知義民信仰不限客家人。
雖然義民信仰本來不是客家人的專屬,但是後來慢慢變成好像只是客家人的信仰,這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在臺灣的族群中,客家人算相對弱勢,林爽文事件之後的很多民變,發動者都是閩南人,於是減輕了義民信仰的傳承;反觀客家人為了避免閩南人勝出後的打壓,只好選擇跟官方站在同樣的立場,於是又強化了義民信仰。
其次,客家人在與閩南人爭奪墾地時,常常被迫退到比較偏遠的二、三線地區,這些地區後來的都會發展與人口變動比較小,這也有利於維持傳統。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官府頒發的匾額,其中還有玄機,為什麼要分為「褒忠」、「旌義」、「思義」、「效義」?為什麼區分客家、泉州、漳州及原住民?難道是另有什麼講究嗎?還是官府想要趁機助長族群意識?
臺灣各地的義民信仰,有的使用前述四大名稱之一,例如桃竹苗的褒忠亭義民廟,一直是非常有人氣的客家義民信仰中心。至於屏東六堆的忠義亭,同樣是人氣非常高的客家義民廟,使用的卻不是前述四種官方匾額名稱,則是因為源起更早,是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1年平定朱一貴事件後,官府特賜匾額而建。
相較於客家人的義民信仰依然繼續傳承,其他族群的義民信仰,則往往已被淡忘,才會讓不少人誤以為義民爺只是客家人的專屬信仰。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照片取自新埔褒忠義民廟臉書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書稿之一部分,部分內容曾授權媒體報導使用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