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藺奕專欄】東奧圓滿落幕,本屆台灣健兒的表現成果豐碩,都說熱淚盈眶過的地方,才稱得上風景,日後臉書動態提及,那些我們被迫宅在家裡咀嚼的奧運時光,便稱得上是共同的光輝歲月了。
當我們欣喜於這些年輕人的表現,也不禁懷疑起自己的人生,我也深刻檢討過,自己最接近奧運的時刻也是小時候,內湖的孩子,最拿手的當然是跳水。
跳水的動機,當然來自我娘罵我,我得讓她嚐嚐失去親人的滋味,於是我果斷地越過小山丘,發現一個又一個的小池塘。結局當然是被我娘抓回家一頓胖揍,等到看了奧運,就懷疑挨揍的理由並不是太皮、可能只是水花太大了。
2009年,我們在京奧游泳主競技場水立方,看到台灣的奧運會旗,內心當然百感交集,那屆男子兩百米蝶式許志傑游破全國紀錄,也是台灣游泳史上第一位晉級奧運前十六名的選手,現在沒人記得他了,我也是直到那一次,才知道原來奥運游泳比賽也是有救生員的,就覺得很幽默。
很快地,奧運選手們又將回到冷冷清清的訓練場和渾身無止盡的傷痛裡,我們也回到鬆鬆軟軟的日子裡,奧運讓我們陶醉在一種集體的精神勝利,自己給自己下的解藥,好像你只需要躺在沙發前面喊一喊,就國富民強、也不用打疫苗了。
然而運動員這條路可不比網紅或演員,可以靠炒作、騙流量成明星,必須刻刻苦苦、持之以恆。我認識那些有錢人家的、嬌生慣養的孩子,大概只能學個樣子,然後仰起手機大喊別忘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點點關注點點關注哦。
從東奧到冬奧,半年之後的北京,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唯一城市,冬奧沒有三鐵舉重也沒有柔道,於是冬奧女選手的顏值和身材更受期待了,希望那時全球疫星人能變回正常的地球人,否則手臂吸磁應該列入奧運表演項目吧。
作者為文學奬得主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