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小壯丁學期結束返家,原本他興高彩烈,已規劃好打工換宿的離島行程,現在因為疫情全部作罷。
早上我還聽到他和同學聊天,語氣非常無奈:「現在真的是哪裡都不能去!」確實,居家防疫,對於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說,實在類似被軟禁。
我很好奇別人的居家軟禁生活究竟如何度過?對我而言,我很善於獨處,小壯丁住校時,我一個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非常自在喜樂。
如今小壯丁返家,我們兩人整天雖不至於大眼瞪小眼,但是也沒有什麼時間說話,我在趕稿,小壯丁則是看看電腦、滑滑手機又看看電視、最後才翻一下書。
我們還是維持著老習慣,在用餐的時候聊天。小壯丁小時候呆呆的,像團麻糬一樣可愛,不但可以牽手還可以隨便捏來捏去,而且你跟他說什麼他都相信,他也都會聽;現在我眼前出現的是一百八十五公分的壯漢,我看著雖然很不習慣,但他畢竟是從我肚子裡出來的,是好是壞,我也必須承受。
重點來了!現在就是要講壞的部分。我和小壯丁之間感情深厚,但是相處太久,也難免疑似啟動老夫老妻模式,彼此之間經常無聲勝有聲,想要開玩笑,如果沒有遇到適合的情境,大家都很難笑出來。
例如今天,我想找一個話題開始聊天,所謂「話題」當然先從現實生活取材,而現實生活目前最受關注的也就是疫情,結果我還沒講到第三句,小壯丁就說:「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講疫情。」
「這是我今天第一次開口跟你說話。」我有點委屈的解釋。
「可是你天天都在講。我已經不想聽了。」小壯丁不耐煩地說。
我有點受傷,但是旋即轉念,不說疫情也沒關係,反正我的話題跟我的靈感一樣多,改聊五四三我也不會介意。
因為我愛小壯丁。是的,我愛他,這個意念太明確,太清晰,而且理由正當到我願意為他承受情緒枷鎖,為他消化所有的不開心。
維護親子關係有點像是談戀愛,但是談戀愛比較恐怖,因為那個人沒有自己的基因。我的小壯丁是我生出來的,是好是壞也都是我教的,我只能承受、校正(無法回歸)。但是談戀愛的對象無論年紀大小,通常已有自己的固定習性,這也就是為何長輩經常警示:「戀愛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
回到談戀愛比較恐怖這個主題,我要如何舉例驗證。人們常說戀愛啟蒙於「來電」,我認為當你和一個人「天雷勾動地火」之後,這能量不能只是用來烤肉而已,還要生生不息才有機會邁向「真愛」。
有烤過肉的人都知道,就在你享受完烤肉的曼妙滋味之後,絕對會出現全身沾染煙燻味的後遺症,況且,我從來沒聽過有人能夠愛吃烤肉愛到願意天長地久、永無止盡地烤下去,甚至吃下去。
烤肉的譬喻相當於我定義戀愛關係中的第二步:「考驗」。
我有許多朋友初始陷入熱戀時渾然忘我,任何事情都把對方放在心中第一位,隨時等待對方的訊息與來電;關注對方臉書或IG上的一舉一動;在對方生日或特殊節日時用盡心思給對方一個祝福與驚喜。然後,某次因為一點小誤會,對方開始已讀不回你的訊息,更甚者,不讀不回。
誤會如果發生在近距離戀愛,也許還有機會挽回。因為你如果對這份感情認真了,可以到對方家門口或者公司樓下等她/他,當面解釋誤會把話說清楚。但是如果發生在遠距戀情,也許就要有高唱輓歌的心理準備。
我的一個正在談遠距戀愛的女友形容得很精準,她說:「明明只要一個擁抱就能夠化解。
現在相隔兩地,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根本無法讓誤會在第一時間說清楚,然後就開始等待、糾結,接著浪費三天去處理這種情緒,就算和好了沒多久又有狀況,又是好幾天什麼事情都不能做,簡直是永劫回歸的折磨。」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的女友,但是我明白沒有人知道「然後」到底會變得怎麼樣。E.M.佛斯特在《小說面面觀》裡提到小說必須處理「然後呢?」,因為這是情節。然而現實人生裡有幸成為說故事的人多半充滿辛酸,「然後呢」對故事理的人簡直就是一場賭注。
尤其我那正在談遠距戀情的女友說:「他在韓國,如果沒有疫情,我早就買機票飛過去找他。但是現在根本不能動。」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的另外兩位女友,她們不約而同結識了同屬金牛座、在矽谷工作、都是鰥夫的高齡男友,女甲修成正果,認識三個月就結婚了,現在過著幸福甜蜜的生活。女乙遇到的這位還在搞曖昧,而且對方經常消失不見。
我很喜歡德國作家理察・大衛・普列希特在《愛情的哲學》書中的一段話:「戀愛這種能力,就我個人看來,簡直是演化史上最偉大和最美的謎。
戀愛除了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心理壓力也不小,所以戀愛狀態不可能永遠持續。一般認為三年是維持戀愛感受的上限,三到十二個月是平均值。
根據國際統計數字,分手或離婚平均發生在固定關係的的四年,如蝴蝶般飄飄然的戀愛又退化成毛蟲的醜陋模樣。戀愛時,只看得見愛人的笑靨,看不見缺牙,現在起再明顯不過的就是缺牙。」
還好我看著小壯丁的缺牙依然覺得他很可愛。或許我們已經通過毛毛蟲的考驗,或許,這也是基因註定無法改變的「珍」愛。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