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壽山巖觀音寺 暗藏台灣史傳奇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壽山巖觀音寺,創建於清朝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距今已279年,香火鼎盛、風景優美,是桃園市與新北市新莊區民眾經常前往的聖地(見照片,觀音寺農民曆封面翻拍)。

很多去過壽山巖觀音寺的民眾,可能都沒注意廟裡有許多大有來頭的匾額,更沒發現匾額上藏有重大歷史謎團。

歷史小說作家、台灣藝術大學教授賴祥蔚指出,壽山巖觀音寺有一塊很特別的匾額,是堪稱最傳奇的台灣人林文察所獻。

霧峰林家第五代的林文察,從一個等待審判的平民,在短短五年內躍升一品高官,帶領原住民等台勇「反攻大陸」打敗太平軍,深受曾國藩與左宗棠推崇是第一猛將,還平定了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民變「萬生反」,當時他才35歲。

賴祥蔚教授感嘆說,現在許多人連林文察的大名都沒聽過,所以他寫了長篇歷史小說《台灣血皇帝》來呈現這段歷史。他得知壽山巖觀音寺有林文察獻匾,立刻前往查看,竟發現裡面有重大歷史謎團。

賴祥蔚擔任桃園的費率審議委員與研究考核委員時,往返新莊與桃園,總會先經過萬壽路的壽山巖,多次動念探訪將近三百年的桃園最古老寺廟,都因俗務纏身而未實踐,得知內有林文察獻匾就立即前往。

一開始進了壽山巖觀音寺一再尋覓,都沒找到匾。據說是在進大廳前的正上方,但是該處卻是前總統馬英九獻的匾。找完一樓還上二、三樓去看,都沒有,以為被換掉了,請教了廟方人員,才知道匾額是廟的歷史,不會輕易更動。再次查看,終於發現原來是馬前總統獻匾的上緣加裝了照明燈往下照,使得在更上方的林文察獻匾不易被看到(見照片左上方,賴祥蔚提供)。

看到匾,反而讓人腦中冒出一大問號。匾上寫「佛法無邊」,前面記明「同治參年秋月節之吉旦」,也就是1864年農曆8月,落款卻是「福建水師提督軍門林文察」。

賴祥蔚在中國時報專欄文章〈廟宇裡的台灣秘史〉指出,林文察1862年率領台勇收復浙江縉雲,閩浙總督左宗棠以該戰功在1863年擢升他署理福建陸路提督(當時台灣還屬於福建省),不久後的同年8月又奏請林文察同時署理福建水師提督並且回台平亂。林文察一人身兼水陸兩提督,35歲登峰造極,衣錦還鄉帶兵平亂,風光無限。

不過局勢迅速發生轉變,因為同年11月,朝廷不同意林文察兼署福建水師提督。在這個轉變的背後,有很多陰謀論。

1864年1月左宗棠奏請朝廷改派曾玉明署理福建水師提督。林文察回台半年就完成平亂,然後再赴福建,卻旋即「戰歿」,其中疑點重重。

林文察獻匾在赴福建前不久,落款不提本職「陸路提督」,卻寫短暫兼職且已卸下「水師提督」,充滿玄機,進一步來看,1864年5月11日,有一份朝廷公文是「議政王、軍機大臣字寄閩浙總督兼署浙江巡撫左、福建巡撫徐,傳諭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署福建水師提督曾玉明」,足證當時林文察已未兼署水師提督。既如此,林文察用水師提督的頭銜公然落款,不可能是誤用,大有玄機,他留下了一個線索,可惜現在已經成為歷史謎團。

壽山巖觀音寺位於桃園市萬壽路二段6巷111號,就在桃園市區與新北市新莊區交界,是當地歷史最久的廟宇。觀音寺歷史長達279年,不過最早的建築因為地震毁損,在同治10年、1870年重建;日治時期又因為白蟻蛀損嚴重,在大正5年、西元1916年大幅整修完工,奠定了今日的觀音寺面貌。

壽山巖觀音寺非常值得探訪,附近還有許多知名景點,除了壽山巖公園,沿著山路往上,還有養生文化村、長庚高爾夫球場等景點,疫情解封後可以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