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本田善彥》台人把日本當成隨意差遣工具

【愛傳媒本田善彥專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台灣本土疫情升溫之際,網路瘋傳一則「日本媒體報導台灣奇蹟」的信息。5月16日,不少台灣朋友傳給我這則有點奇怪的圖文,附上台北街道空無一人的幾張照片,文中表示:「日本新聞播報台灣的奇蹟,能夠一天之內所有的人口都消失!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的!」。

因為文中有提到「日媒」,幾位媒體圈和學術界的朋友說:「找了半天,根本都找不到出處。」有人懷疑地問我:「整個品味不像日本主流媒體的風格,真的日媒如此報導嗎?」還要我幫他們查證。我也覺得有些蹊蹺,立刻上網搜尋,同時向國内媒體圈的夥伴求助,卻找不到原版的新聞報導。至此,有些人質疑是否台方花錢收買「日媒」?還是自己寫個文字塞給日方廣告代理商?

後來經過台媒查證,該圖文並非出自於日媒、而是日本網友的貼文,經過台網軍的加工製作轉傳帶風向利用的。我們所看到的是民進黨立委在臉書粉專發文的,後來原來的PO文被抓包,該立委也將貼文中的「日本媒體報導」改爲「日本網友說」。

「日媒報導」和「日本網友說」之間,其代表性和社會意義還有一段距離,但在修改前已達到了傳播效果。有家綠媒介紹該PO文,接著報導「台人好厲害」、「日人應該學習台人的團結力」、「台灣對政府的信賴感跟日本差很多」、「台灣民眾團結努力,加上政府運用科學的思考力,相信台灣的大家能夠克服」等日網民的贊美詞,充分利用於政治宣傳。

去年疫情爆發後,確實在日本國内看到一股誇獎台灣防疫,同時又回頭犀利批評日本政府的言論風潮。台灣當局防疫措施相對有效,後面不只是政治操作成功和幾個僥倖因素,還有台人基於「怕死」和「不相信當權者」的高度的自覺自律有關,但多數日媒只提蔡當局的抗疫有方,甚至以當今日本已無力垂範台灣等文字來贊美台方。

奧地利的心理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誇獎」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以上對下的縱向關係為前提的行為。誇獎他人的心理狀態,往往出於對他人的優越感,特別是誇獎他人的真實用意是在於檢討自己人、吐槽自己國家的時候,事實上被誇獎的對象絕不會構成對自己真正的威脅。更有可能是將台灣視為不會挑戰日本的弱勢一方,為了滿足自戀以及發洩對現狀不滿,從而加以利用,最後達到「捧台損陸」一舉三得效果的心態。

其實爲了鼓舞情緒或者擡高自己,利用外來的讚美並非稀奇的現象。特別是對自己沒信心時,廉價無比的這招確實還蠻管用的。例如,過去二、三十年,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期間,國内的電視台一窩蜂地製作「日本多厲害」、「日本好棒棒」之類的節目。這種節目的内容多半是誇大介紹喜愛日本文化的部分外國人,或者回味日本成功往事等,打消觀衆的失落和焦慮。

有趣的是,在日本經濟蓬勃發展的1960到80年代,反而日本輿論積極接納外來的批判性言論,不僅是日人心目中的歐美「先進國家」,還有亞洲或第三世界的言論也願意傾聽。韓國前文化部長李御寧的著作≪日本人的「縮小」意識≫在日本知識界大受矚目的,正是1980年代初的事。

其實,根據台灣社會這幾年來的氛圍和政媒生態來說,此次發展和結局并不意外。台人爲了吹棒自己的好而利用外國人,特別是利用日人又不是第一次了。此次看到了「奇蹟」圖文時,馬上聯想到「灣生回來」的一連串事情,當年大家主要是關心「田中實加」女士的尷尬背景,但其背後有著利用「懷念台灣的日人」來美化當年台灣、可憐自己、陶醉虛擬境界的動機存在,則為無可否認的事實。它真正的關心並非「日本」本身,而是它自己。

生活在台灣,經常感覺到台人對待「日本」的心態其實並不單純,至少不像日方所說的可以簡單歸納成「親日」或「反日」、「崇拜」或「排斥」兩種對立的表象。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之間,日中雙方打過兩場戰爭。這兩場戰事改變了台灣的歸屬。如今,台人透過對昔日統治者「日本」的「親近」或「仇恨」等表現來呈現自己和對岸的同族「中國」之間的距離感,呈現了顧影自憐的一面,這樣的心理傾向,讓人感覺台人眼中的「日本」,不過只是一個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隨意差遣的工具而已,並沒有被內化在情感裡。例如,台人試圖找出台灣獨特性的過程中,雖然會想到要嘗試「去中國化」,但「去日本化」卻連個議題都沾不上邊。隨著社會屬性、年齡層、以及生理上與日本關係之有無或深淺不同,每個人的感受或有差別。但我感覺,很多台人透過與自己「緣分匪淺」的「日本」這個異族,隨時隨地都在調整本身的自我認知。在此,虛擬的「親日」以及「反日」情緒,好比硬幣正反面的關係,其本質有高度雷同性,它不會有對「日本」的真正敬意,也不會有深刻敵意,只有看到被自戀和自憐情緒支配的「商業親日(或反日)」而已。

 

作者為日本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 原刊於《亞洲周刊》2021年第23期,經授權刊登

照片為日本媒體截圖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