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Jack Dai專欄】近期有感,思考了一下,利用工作空檔書寫:從生物到社會,分七點說說我理解的人性。
一、共情
名生物學家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說道:「共情這種看似不利繁衍的特徵,是人類的天性之一,而這種天性的基因會被遺傳下來,正是因為共情有利於社會運作,是人類文明的基石。除了能幫助我們進行有效的分工合作,並能維持人類對於公平感的需求,當然,還有約定俗成的道德演進。」
二、幸災樂禍的快樂
生物學家羅伯・薩波斯基在《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裡寫道:「看著自己痛恨的競爭對手成功,很痛苦,這個時候,我們的前扣帶皮質活化。反之,如果他失敗,我們幸災樂禍、從他的痛苦中得到快樂,活化了多巴胺酬賞路徑。所以⋯⋯別再說什麼『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有些時候,其實你的痛苦就是我的收穫。」
換句話說,我們會感到痛苦或快樂,其實得看「主題是什麼、對象是誰」。
三、人人都會幸災樂禍
文化史暨情緒史專家Tiffany Watt Smith提出:「只要是人,都會幸災樂禍。雖然這感受和行為有時確實不太好,但既然是人性之一,你總會在無意識間展現人性。所以,原諒自己⋯⋯接納自己,你啊,只是個凡人罷了。」
四、共情和同理心的市場供需
市場供需的邏輯:「當一個物品供過於求、不再稀有時,它的價值會因此下降。」換言之,當共情能力普及時,共情與同理他人的價值感與帶來的效益也隨之降低。這個感受的根本來自於人腦的機制:當一種渴望被滿足後,對於同樣的滿足、人腦會變得遲鈍或提高滿足點,所以人滿足會消退,甚至變得更不容易滿足。因增加使用量而滿足感下降的效益,就是經濟學上的「邊際效益遞減」。
五、更高級的共情
當沒有差異性的共情和同理心因普及而價值下降時,「更高級的」就變得有價值。何謂更高級的共情或同理心?
可以定義為「更深、更廣或更感性中還能維持理性」的同理心,這是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給我們的想像是:因為更多人在關心其他人的處境,但關心與理解的程度差異不大,容易落入同情的義憤填膺,也因此,我們在給予同理的同時、若能保有原本的理性判斷,我們更能在面對觀念相左的時、保持冷靜與判斷。
反之,就是常見的「存好心、辦壞事」或「做好事、害好人」的悲劇。
六、人的主觀感受
千萬不能忽略人類這種情感豐富的動物的心理感受:「知道,不等於喜歡;理解,不等於接受。更別提不知道與不理解了。」
法蘭斯.德瓦爾說得好:「科學並不能回答有關我們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才算美好的生活,或者如何構建一個道德的社會。」
科學,是理性的極致;道德,是社會的文化背景;而美好呢,則是主觀又抽象的感受。
有共情與同理心,你才能理解與想像,是什麼樣的幻滅與什麼樣的崩塌出現在他們眼前,導致他們去幹我們認為的傻事。
七、基石
我們天然喜歡溫暖的人、厭惡冷血的人,看似不理性、也不利繁衍,卻是人類普遍的天性之一。而這種天性的基因會被遺傳下來,正是因為共情有利於社會運作,是人類文明的基石。 這種基石我們一般稱之為「人性」。
以上是我思考人性的邏輯,寫完心裡也舒坦了不少,純抒情。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