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左化鵬專欄】若不是馬英九頒發了一紙褒揚令,何鳯山勇救猶太人的事蹟,將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這紙褒揚令,終於還了「中國辛德勒」一個遲來的公道。
「中國辛德勒」,是國際間對何鳳山的尊稱。一九零一年九月十日,他出生在湖南益陽的貧寒農戶。
二十七歲時,由基督教信義會資助,負笈德國慕尼黑大學,專研政治經濟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兼程返國,進入中華民國外交部服務,一九三八年五月,正值二戰爆發前夕,三十七歲的他,被派駐奧地利擔任總領事。
當時的歐洲,己戰雲密佈,納粹的坦克車,已輾平奧地利的領土。為救助即將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何鳳山以總領事的身份,日以繼夜的核發給猶太人簽証,這一張張的簽証,被稱為「救命簽証」。成了當時猶太人的護身符,也成了他們在怒海狂濤,即將滅頂時的「諾亞方舟」登船証。
這些猶太人,就是憑著這一張張「救命簽証」一批批地逃向中國的上海。他們掙脫了納粹的魔掌,在友善的中國人庇護下,苟延殘喘。據估計,當時在上海落腳的猶太人有三萬多人。
何鳳山來到奧地利上任不滿兩個月,納粹的鷹犬己搜捕了當地第一㧗猶太人,將他們用火車載運至波蘭的集中營。
何鳳山見到維也納火車站前,納粹揮舞著長槍刺刀,猶太人父離子、夫拋妻,生離死別,哭天喊地的慘狀,心中惻然,卻又愛莫能助。
就在此時,德國人下令,只要持有外國簽証,即刻離開奧國的猶太人,可以身免。何鳳山知道機會來了,他可以有所作為。
當時,美、法、加拿大、紐西蘭等三十二個國家,皆因忌憚德國勢強,個個袖手旁觀,未加施以援手。猶太難民,哀哀無告,求救無門,心急如焚。
十七歲的猶太青年艾力克.哥特斯塔伯,連日奔走一個又一個國家的使領舘,都被冷酷無情的拒於門外。
走投無路,他已心灰意冷,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他路過中華民國奧地利總領事舘,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走進了領事舘的大門,不料,迎接他的,卻是一雙充滿同情的眼神,和一句句的溫語安慰。
黑暗中,彷彿見到一盞明燈,在這裡,他為全家人辦妥了二十份前往上海的簽証,成功的逃離納粹的魔掌。
中華民國總領事舘,可以核發簽証的消息不脛而走,迅即傳遍了維也納的街頭巷尾。登門求救的猶太人,絡繹於途,戶限為穿。
納粹得知後,大感震怒,卻又有令在先,對何鳳山的義行莫可奈何,只好逼迫他搬離總領事舘,他的頂頭上司駐德陳大使,也認為他此舉有損「中德邦交」,於是,斷絕了他的公務經費,但何鳳山面對橫逆,不憂不懼,他是虔誠的基督徒,本著耶蘇悲憫救世情懷,自掏腰包,在維也納火車站附近,另租簡陋的小屋,懸掛上青天白日國旗,照常辦公,依舊核發簽証,有時他出門,座車經過市街,有人將申請表格丟進窗內,他一概受理,照發不誤。
為了救人,他夙夜匪懈,筆不離手,像雪片一般,發出一張張救命符,他的義舉,觸怒了德國當局,也得罪了和他意見相左的陳大使。
兩年後,不明所以的被奉調回國.沉潛了一段時日,維也納的舊事,他再也不願重提,時移勢遷,這些救人的往事,就此塵封。
大陸淪陷後,他追隨政府來臺,他的外交長才,重獲重用,先後又出任了埃及、墨西哥、玻利維亞、和哥倫比亞大使。
七十二歲那年,他告別了外交生涯,到美國舊金山頣養天年,二十四年後,他在寓所安詳辭世。仁者壽,享年九十六歲。
何鳳山悄悄的走了,這位外交老兵,揮一揮衣袖,未帶走一片雲彩。翌日,「玻土頓環球報」,登載了一則小小的訃告,他的女兒何曼禮在訃聞中,敍述他父親的生平,僅片語隻字簡短的提到,他的父親曾任職奧地利總領事館。不料,這則訃告,一經刋登,卻如一顆小石子投入大湖中,泛起了圈圈的漣漪。
何曼禮的家中電話響起。這是一位素不相識著名的猶太裔歷史學家來電。
「我是艾力克.哥特斯塔伯,令尊是何博士嗎?幾十年來,我一直想尋找我的救命恩人⋯⋯」,何曼禮略一沉吟,回覆他「是的,先父在回憶錄中,曾提及在奧地利總領事館,曾有一位十七歲的青年,求發簽証,那就是閣下嗎?⋯⋯」,言及此,對方已激動的泣不成聲。
就是這則訃聞,揭開了一頁被遺忘的歷史。何鳳山,生前為善不欲人知,認為是義所當行。然而,凡義人必受表彰,他的義行,必在世間流傳。
何曼禮的那則訃聞,大孝顯親,竟讓他逝去的父親,揚名於世。艾力克循此線索,立刻四處查訪。
一位又一位當年受恩逃過死刼的猶太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向艾力克敘述他們獲救的故事。
美國的億萬富豪伊斯雷格.辛格目光含淚,對艾力克說「我的父母,就是何博士救的⋯⋯」。
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懷思,他的父母也是何鳳山所營救,他一九四二年,在上海出生,現在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家。
美國前財政部長麥可,維也納愛樂團首席小提琴家海因茨,一個又一個,見証了他們當年受恩的經過,他們稱何鳳山簽字的手是~上帝之手。
二零零一年,以色列追贈何鳳山為「國際正義人士」,何曼禮和哥哥何曼德一同代表前往耶路撒冷領獎。同年,以色列又為何鳳山立紀念碑,碑文記載「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
二零零六年,艾力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文化大廈,講述「救命簽証」的故事,聽者無不動容。
何凰山的救人事蹟,自此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然而在他的祖國中華民國,卻若無其事,也無風雨也無晴。
駐台北的以色列代表甘若飛,曾不斷的去函教育部和總統府,希望能將何鳳山旳義舉,列入我國教材,可是始終波平無聲。中國大陸早已搶先一步,將他骨灰移靈湖南益陽,並立碑紀念,大肆宣揚。
終於,二零一五年九月十日,何鳳山一百十四歲冥誕當天,馬英九總統頒發了褒揚令,並為遲到十八年的褒揚令,兩度向家屬致歉。
中央社發出了頒發「褒揚令」的消息,也許適逢總統大選, 此則消息,被選戰紛紛擾擾的新聞蓋過,並未引起重視。很快的又湮沒在藍緣惡鬥的口水中。
幾年前,我看過一片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奧斯卡金像獎大作「辛德勒名單」,講述的是德國商人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日前朋友又傳來一則小品短片,敘述二戰前夕,英國一名股票經紀人尼古拉斯.溫頓,搶救六百六十九名猶太兒童的故事。
溫頓生前曾獲捷克總統頒發白獅勳章和英國女王頒贈爵士的殊榮,去年七月蒙主寵召,享高壽一百零六歲。
每看到類似的影片,我總會心情悸動不已,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去歲五月下旬,我偕內人和小女,前往波蘭克拉科夫附近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又稱滅絕營)參觀,又至荷蘭阿姆斯特丹太子運河旁,參觀「安妮之家」,對納粹二戰期間的暴行,深惡痛絕,因此對何鳳山的義行,格外景仰。是為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