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蔡詩萍專欄】寫完一篇懷念港星吳孟達的文章後,雖然臉書友反應很好,但我始終有意猶未盡之感,看到媒體報導,陸續有七0、八0後的影迷,以大量撲克牌堆疊的方式,拼出吳孟達的肖像;以書寫周星馳的名字拼圖出吳孟達的形象;以火燒木頭在地上創作吳孟達的樣貌。
這些致敬動作,看在衛道人士,或,無法欣賞周星馳式無厘頭風格的人眼裡,一定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是死了一位諧星而已,不是嗎?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天王或天后,不是嗎?我既然意猶未盡,當然手癢,就再繼續把我的觀察與感想,說它一個清楚,明白吧!
所謂衛道人士,其實是每個年代都有的,他們總認為文化有高低、雅俗之別。但,何謂高低、雅俗呢?
我們稍稍用一些歷史的眼光,不難察覺,文化是一直向著大眾化、中產階級化,蛻變的。
遠的當代藝術且不提了,二十世紀中期後,西方的「普普藝術」,無疑看到了在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衝擊下,文化的高低、雅俗之別,其界線一再失守,才恍然大悟,文化不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就在大眾消費文化裡嗎?
觀念一轉彎,整個現代藝術的風格,便典範大革命了。電影文化同樣也有高低、雅俗之爭,但電影更符合流行文化的要素,「不流行」就幾乎難以被記憶。
美國好萊塢的電影鬼才昆丁・塔倫提諾,說他年輕時,在錄影帶店打工,最愛看六零年代流行的香港功夫、武俠片,日本的武士電影,他後來自己當導演拍的《追殺比爾》,完全是在向他看過的功夫武士電影致敬,在他眼中,何來雅俗、高低之別?!電影就是娛樂,但日常娛樂亦有未來轉成文化產業的動能,不是嗎?
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風格,是電影工業走娛樂化市場,必然會找到的方向,周星馳要紅,他不可能走梁朝偉、劉德華、周潤發的路,無厘頭搞笑無疑是殺出一條明星路的市場區隔!
但,如果沒有市場潛在的消費群,他也未必會成功!
市場上,是需要一個「小人物」以搞笑,嬉笑怒罵的方式,來顛覆現實社會上優勝劣敗之殘酷競爭的。
周星馳成功扮演了這角色,他是紅花,搞笑叢中還需要綠葉,吳孟達適時的,承接了這樣的綠葉角色。
其實,我們社會看待諧星,向來是很冷酷的。
吳孟達過世後,媒體、網路一片追念,卻有人說風涼話「他不過是一個戲子」,言下之意,是他不值得!這就好像,日本諧星志村健走了,我寫了一篇追悼文,竟也有大報暗諷我「小題大作」!
看來,當一位諧星,尤其是,被高雅、低俗之別給劃定界線的尺度裡,他們真的是很可憐的人。
但,有沒有想過,正因為,我們社會上,有太多的人,在日常生活裡,是「不被看到」、是「當個配角也沒人注意的小角色」,所以,志村健、吳孟達這類的諧星,才能透過他們的角色詮釋,帶給我們一般小老百姓,由衷的歡樂,由衷的觸動,我們也有我們的小尊嚴,我們也有我們的小舞台啊!即便,它不雅,它鄙俗,但,怎樣呢?
你不覺得周星馳的笑容裡,吳孟達的笑容裡,志村健的笑容裡,就有那麼一點點的,雖然卑微,但也慧黠的嘲諷嗎?
天王,天后,我們當然也喜歡,但他們距離我們太遙遠,他們一舉手一投足,都太有偶包。
可是,我們看著吳孟達在搞笑時,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他們只是在賣力而盡本分的,在完成他們的「小角色」!
不是很像我們在現實世界裡的角色嗎?我們誰不是在「賣笑」,以交換我們卑微的生存?只是我們很清楚,我們這樣的小角色也是很有尊嚴的!人生在世,誰不是一個演員呢?!
吳孟達只是成功的,把諧星配角演活了!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