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朝平》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側看國際影音平台一案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公視應不應該爭取文化部主導的國際影音平台?公視會不會因此會不會淪為官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其實,問題焦點不在此,而在於文化部該不該搞這國際影音平台?台灣有無能力搞這國際影音平台?有沒有可行的替代方案?
    不直接回答上述幾個問題,且從傳播學界孰悉的五個W和一個H的角度來說說。
    第一,國際影音平台收視的對象究竟是誰?既曰國際,顯然這平台的收視對象,不是國內的觀眾,而是海外的各國人士。
    第二,既然影音平台的對象是國際人士,因此,平台的內容必須是用國際社會最常使用的幾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傳播。不知公視董事會乃至於公視員工陣容,外語程度與國際觀高下如何?
    第三,既然影音平台的收視對象是老外,因此,製作傳播的內容必須是老外感興趣、與台灣有關的主題、議題和新聞。
    第四,老外感興趣的台灣新聞與議題是那些呢?回答這問題前,何妨先想想,我們自個兒對那些國際新聞有興趣?
    再看看各國際影音媒體的國際新聞選材,不難發現,各國閱聽大眾對國際新聞的興趣在於與自己國家有關的衝突、災難、重大意外事故外,對於時尚潮流、名人軼事、運動競技、溫馨人情的故事,也有高度的興趣。
    第五,閱聽大眾對於與本國無關的他國政爭、選舉、領土糾紛、意識形態,基本沒有興趣。
    但現階段台灣執政者最關心的國際傳播議題,不正是兩岸關係、台灣參與國際社會、Taiwan Can Help等這類的政治議題嗎?國際影音平台若是著墨這些政治性議題,每年10億的經費形同打水漂。
    第六,若是說國際影音平台的重點將放在台灣的人情世故、美食美景等軟性題材,坦白說,這類的內容,不論是探索頻道、BBC的休閒頻道、新近崛起的亞洲美食旅遊頻道,早有涉獵,且製作精緻程度遠超台灣本土團隊。台灣國際影音平台花大錢、東施效顰,有何意義?
    第七,如果說,科技始於人性,那麼,國際傳播同樣始於人性。我們如果對於外國的歷史、文化、科技、建築、藝術感興趣,那麼,外國人一定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科技應用感到興趣。
    只是,國際影音平台若是聚焦故宮博物院的典藏、中華文化與藝術表現以及傳統與現代接軌等內容,會不會和執政當局的政策主軸有衝突呢?
    第八,國際宣傳的關鍵還在於通路(或曰管道、渠道),也就是國際影音平台究竟要透過何種網路傳播出去?
    擬議中的國際影音平台,無論是要透過衛星+有線電視系統,透過國際OTT平台、FB、YouTube、還是其他行動視聽網路傳播,我們都沒有掌控權,只能「受制於人」。
    而在隨選隨視隨聽的新傳媒時代,國際影音平台的內容要想在茫茫網海中,得到國外視聽大眾的青睞,猶如鏡花水月!更何況,台灣的國際影音平台是掌握在一群無知又無國際觀的官僚手中!
    前述問題的答案揭曉!台灣不該、也沒有能力搞國際影音平台!有沒有替代方案?有!邀請既有的國際知名媒體來競標,藉夷人之長,宣台灣之長!還可避免執政當局私相授受,中飽私囊!
    網飛(Netflix)2月25日宣布,將挹注韓幣5500億(約合台幣145億)投資韓國影視,持續把韓國優秀的創作介紹給全世界。
    南韓何國也?吾何國也?有為者亦若是!搞國際宣傳,我們難道就不能讓國際媒體來追逐我們嗎?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國際傳播亦復如此。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