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陳耀昌專欄】看了電影《讀報人》,感想有三個英文字:Survive, Identify, Trust.
今天是之一:只談「Survive」
survive 這個英文字,是我們醫界中人一天到晚在使用的字。一般翻譯成「存活」。「五年存活率」。但不管用那個中文詞,倖存、存活、活下來,都沒有這個英文詞“survive”的意象那麼強烈。
這部電影,當然不是談醫學或談癌症。而是談在惡劣的時代,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人要活下來,是要多麼僥倖。
本片中的小女孩Johanna在完全不懂事時,德裔父母妹妹被德州某原住民族群所殺,她成為孤兒,但倖而被殺害她全家的原住民所收養,這是她第一次survive。
七年後,收養她的原住民家庭被白人屠殺,於是她第二度變成孤兒。幸而遇到好心的Captain Kidd於是她又幸運地survive下來。
但是,在亂世,要存活,要survive,豈是如此容易。故事的背景是1870年,南北戰爭已結束五年,但德州尚未自戰後的滿目瘡夷恢復。
Captain Kidd為了要參加戰爭,離家五年,把妻子丟在San Antonio的家裡。等戰爭結束,他回到家中,他太太已經因霍亂過世,無法survive以待丈夫回來共享天倫之樂。
而Captain Kidd在戰爭中為了自己的survive,不免要殺死一些人。他以此自責,認為妻子的死是因為「上帝給他的懲罰」。
這使我想明末清初。明末人口約有一億五千萬。歷經飢荒及戰亂,到了康熙三藩之亂後只剩二千萬出頭。
那是一個悲慘的時代,人們不但survive不易。即使幸而活下來的人也都不快樂。連當皇帝都不快樂。
戰敗的崇禎不快樂,永曆更可憐。李自成不快樂,張獻忠不快樂。後來他們都無法survive。戰死的努爾哈赤,戰勝的皇太極,多爾袞,都不快樂。
順治如果快樂,就不會有出家的傳言。投降的鄭芝龍不快樂。「移孝作忠」的鄭成功更不快樂。為了survive,他們都不快樂。
那個時代的我們的祖先,為了求生存,相信也都不快樂。他們選擇了渡海來台灣,為的只有一個字:Survive!
作者為臺灣醫學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教授、台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