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林可妮報導】2020年為「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8月16日臺北市政府與慈濟基金會在大安森林公園共同舉辦「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規劃全天一系列環保教育互動主題,廣邀社會大眾、親子家庭用愛護地球、疼惜大地的心參與,透過熱鬧活潑的闖關遊戲、寓教於樂、音樂饗宴等內容,體驗身心靈環保清淨的正能量。
慈濟利用兩個四十呎的大貨櫃打造「行動環保教育車」,上午九時在環保署綜合計畫處劉宗勇處長、慈濟基金會劉效成副執行長等人共同見證下開展,推廣茹素愛地球。
慈濟指出,「行動環保教育車」以綠能供電、低耗能節電、降溫節能、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等理念進行設計,透過有趣、豐富多元且極具教育性的闖關遊戲,建立人人環保、愛物、惜物、節能減碳的生活習慣,也創造了一個親子共樂、共學的環保知性學習園地。
其中,「低碳心生活館」藉由KOKO故事牆喚起保護地球的決心,以1「筷」 省水、蔬食3好、隨身5寶(杯、碗、筷、袋及手帕)等具體行動,帶領大家迎向低碳心生活。期待環保行動從自身做起而帶動家人、學校、社區等,共同為地球的永續來努力。
另一個區塊領域則是「與地球共生息館」,是從30年前的一張照片說起,當年證嚴法師在一場演講中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一句輕聲的呼喚,一個個低頭彎腰的身影,默默做了三十年的雙手,啟動了一個善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將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環保毛毯、衣物,為緩和溫室效應直接做出貢獻,從2003年到2020年3月,慈濟賑災毛毯援助43個國家地區,合計1,172,518件!
下午四點半起,在露天舞台區有一系列的「音樂饗宴」,唐美雲歌仔戲團、慈濟藝聯會的演藝人員、慈濟志工與大愛台小主播們,結合影歌戲曲等表演方式,持續推動落實環保在生活。
臺北市政府邀請大家靜下心來共享聽覺饗宴,用愛與包容對待這片土地,期望每個人將對環境的愛與關懷化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