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但陳菊可是吃得津津有味!
從意識形態到政黨色彩,從從政經歷到被監院列管,明明爭議如此之多,創歷屆院長之所未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何蔡英文仍然非陳菊而不舉?
我們就粗略回想看看蔡英文習慣用那些人,再來猜測為何監察院長非陳菊不可。
一、報恩:曾經一起列名學術文章作者,如吳釗燮。即使斷交再多、出包無算,都有一桶飯吃。
二、派系平衡:例子太多,新潮流、海派、扁系、蘇系,各有敲骨吸髓之地。
三、自家人:小英基金會及附隨組織
四、美容師:社福及社運團體、各類號稱NGO 卻靠蔡政府佈施生存。
五、頂缸者:長官出包,下屬頂缸,頂缸之後,下屬變長官。
六、進步青年,所謂進步,也就是不學無術和靠爸靠媽靠耍無恥無下限的組合。
檯面上檯面下,不管風水怎麼轉,我們看到的都是上面六大類自己玩大風吹!
陳菊是那一類,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蔡英文為了陳菊一個人,賠上了原本就風中殘燭的監察院一條命,監察院從此成了笑話院;更賠上了民進黨的「民主進步」,即使早已獨裁又退步;還賠上了國家未來官箴與公務員文化,未來大家連內褲都要穿綠色的!
陳菊是那一類,我們不知道,因為在我們心中,監察院長不是陳菊,我們更是把監察院長當笑話而已!
作者為雲林退警協會理事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