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自由市場經濟讓美國深陷苦果?

    【特約記者謝維倩編譯】美國數十年來高舉自由市場經濟學的火炬,徹底擁抱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自動平衡貿易的供給與需求,因而政府不需要干預。這樣的背景之下,政策自然有利於私營部門,而忽視了國家和勞動者,新冠疫情暴露了這種經濟模式的巨大弊端。

    美國總統川普遭各界人士批判遏制新冠肺炎不力,一月份武漢封城時,美國國內已有一些疑似病例出現,但是川普總認為新冠病毒只是普通流感,到了二月甚至甩鍋給民主黨,認為這是民主黨的政治騙局(病毒),直到三月中旬,確診病例像爆米花似的密集冒出來,防治疫情的黃金時間已被錯過,川普政府整整浪費了兩個月的時間。

    美國目前的確診病例人數已超過中國和意大利還有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確診人數能否在4月30日前見頂還是未知數。 從川普笨拙且輕忽地應對疫情方式,顯示美國幾十年來所奉行的市場教條和決策都在整體上偏向私營部門,尤其是大型公司的利益,而國家和勞動者的利益被徹底忽略了,事實證明當危機突發時,民眾的健康和經濟互為因果,畢竟基層民眾才是維持社會運轉的基石啊!

    儘管「就地避難」的命令只允許必要行業的員工工作,但許多沒有全職工作、不享有社會福利的人依然在試圖工作(保姆、清潔工、承包商和其他按鐘點計酬的人)。 每個成年人發放1200美元的福利是2萬億美元聯邦刺激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但這個方法不可能維持太久,在紐約市一個月房屋租金的中位數是3000美元,而1200美元只是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

    優步(Uber)司機在紐約角色不可或缺(紐約市國際遊客多,人均汽車量比美國其他地區少),他們的處境較好。聯邦政府最終將負擔這些合同工的失業保險成本,因為優步等公司(網約車公司)成功避免了承擔這些司機的福利(他們是約聘而非受僱於優步)。

    優步市值460億美元居然成功地利用自由市場的機制,將負擔推給了納稅人,這是荒謬的。這指出一個重要事實,雖然私營企業非常擅於分配資源,但一些市場,例如:教育市場、醫療市場,這些是社會領域,這兩個項目攸關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問題,需要政府更多的公共干預和投資才能更廣泛地覆蓋普羅大眾,不至於讓基層民眾看不起病或無法受到完整的教育。

    美國支離破碎、成本高昂的醫療體系即便是在最太平的時候也是錯綜複雜的,更不用說現在是最壞的時候。全美各地的市長和州政府不得不在亂糟糟的自由市場上爭奪關鍵物資,一台呼吸機漫天要價,從二萬元到五萬元美金不等,最後由紐約州長出面協調全美各級醫院統一定價,才不至於被供應廠商發戰爭財(疫情)。

    聯邦刺激計劃為醫院、醫護人員、設備和服務提供了1500億美元資金,其中大部分將由各州和地方當局提供,但這比大企業將獲得的5000億美元少得多,聯邦政府希望大型企業能利用一部分資金將員工留下來繼續工作。

    承擔新冠疫情大部分支出負擔的將是地方和州政府,而不是上市公司。面對疫情大流行,希望套現的投資者近來一直在拋售市政債券。這提高了薩福克郡(Suffolk County)等地的償債成本,許多紐約人搬去那裡,這可能很愚蠢,因為那裡的醫院比紐約市的醫院資源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