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美國抗疫不力誰該負責?

  【特約記者謝維倩編譯】三月中旬,在加州、紐約州和華盛頓州相繼宣布「居家令」進入緊急狀態,一星期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就耐不住了,想讓美國在復活節,即4月12日前恢復經濟活動,儘管白宮應對新冠病毒關鍵成員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等專家都認為,美國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可能在4月底都還看不到峰值(達到峰值之後會開始趨緩往下走)。

  川普沒有說明他是根據那些事實或數據支持他定下目標,他說:我只是覺得這是個好日子。不難想象11月即將迎來大選之際,政府如何應對這次公衛危機,以及因此造成的經濟衰退,川普的表現或將成為外界對其領導力的評斷,川普想讓股市以及經濟再次回到增長軌道上,而且要快。

  川普隨興定下復工的日期,有悖於減緩病毒傳播的嚴格居家隔離政策,在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沒有下降到個位數之前,就立即復工,可能導致出現危險的第二波集體傳染,經濟進一步收縮。

  疫情的爆發暴露了美國在治理能力、經濟和社會保障方面數十年的積弊。  WHO (世界衛生組織)上周警告稱,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有「可能」成為大流行病的新中心,川普政府要負很大的責任。

  白宮應對疫情的部署缺乏有效策略,對外傳達訊息也不一致。川普經常在新聞吹風會上反駁政府的衛生專家,他對於聯邦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公私合作關係,根據他的個人好惡而非事實需要,企業基本上只能自發志願加入醫療供應鏈行列,且自行決定如何提供幫助,對於推薦措施中不斷變換的目標,它們應該執行那些部分。

  在川普的應對下,地方各州領導人基本上只能自行決定何時關閉學校和公共場所(餐廳、酒吧、健身房和大型集會),何時下令隔離,導致了五花八門的應對策略,州長們為了稀缺但至關重要的醫療資源展開爭奪。

  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指出,紐約州需要3萬台呼吸器,而聯邦政府只提供了400台。科莫沒有在危機期間批評總統是明智之舉(川普說會支持紐約州),只建議或許應該由聯邦政府挑選誰將將因設備短缺而死亡(可能有幾千人)。

  隨著紐約市確診病例數幾乎每3天翻倍增加,人口密集的紐約市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科莫展現了一種與川普截然不同且讓人安心的領導風格。  在科莫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周密地向紐約人民傳達當下情況、公共衛生建議和經濟指導,基於真實數字與專家的建議。

  在國家層面上需要一位總統,尊重科學專家、針對實體經濟提供協助,而不僅僅是關心華爾街的股市行情,傳達一致的訊息,對於遏制這場大流行病至關重要。疫情是一個重大風險,不僅對美國,對世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