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文是在鋪陳了種種合乎認知的事實後,最後卻以寬泛且似是而非的結論收尾,效果討好,只是邏輯問題,如此文的結論:「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然而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
前半句「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上至金融市場的規模、資本市場的操作複雜度、供應鏈的完整度、國際品牌的數量、頂級服務的種類...反證俯拾即是,端視你錨定點定在哪個層級。
後半句「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這點無庸置疑,因為同句式可隨意套用5個例子:
「日本領先的,台灣可能追不上」如匠人精神與禮儀。
「韓國領先的,台灣可能追不上」如團結的國民性,運動及娛樂產業的發展。
「台灣領先的,新加坡可能追不上」如豐富的夜生活,多元的影視娛樂。
「台灣領先的,美國可能追不上」如窮人的數量,階級流動比例。
「剛果領先的,台灣可能追不上」如人民的純樸,社區互助的程度。
顯而易見,每個國家都可以輕易找到自己的長板來對照對方的短板,換言之,在相近(甚至相差甚遠)的經濟發展水平下,各國在不同歷史背景、地域角色及國土限制,本都會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因此,「OO領先的,XX可能追不上」這個結論實在下的有點糟糕。
然而瑕不掩瑜,依然是一篇在兩岸描述上、論述相對平衡的好文,以上純屬邏輯過不去、虎頭蛇尾的挑剔。
「鬼島的剝削制度狠到嚇人(土地制度、所得稅制、關稅、匯率⋯)」<--這點屬於原文作者一貫的抽象主觀意見,我就不評論了。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