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常民思念 胡乃元深化台灣意識

    好久沒有聽胡乃元老師拉琴,2月22日晚上果然在國家音樂廳見到久違的小提琴家,尤其選曲巴爾托克(Bela Barton,1881-1945)《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饒受民族風味。

    其中,胡乃元巧心以許常惠(1929-2001)教授《思念》作為安可曲。從匈牙利拉到台灣,彷彿把民族情感,透過民謠旋律,把東西情感串連,感人肺腑,悄然深化台灣意識與台灣價值。

    這首安可曲,是許常惠教授《五首前奏曲給無伴奏小提琴》 的第四曲 ,取名《思念Amoureuse》,是首情歌,當年許常惠教授採自屏東客家民謠《思想曲》,這首曲子另一改編版叫《牛犁歌》。

    當晚,胡乃元使用19世紀中葉法國大師Vuillaume製作的名琴,這把好琴,由奧地利美國小提琴家Fritz Kreisler演奏過,並珍藏到去世,音色醇厚悠揚,名琴輾轉交到台灣音樂人胡乃元手上,繼續發聲展色,當拉奏起大家雅俗共賞的台灣民謠改篇曲,令全場聽眾動容。

    受到中國武漢疫情影響,近期的音樂表演活動也受波及。22日的音樂會上,台上台下可見口罩族,但是不損大家對演出的期待。

    出任指揮的是俄羅斯籍指揮家尼可萊.阿雷席夫(Nikolai Alexeev),是「俄羅斯指揮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在疫情影響飛航壓力下,他仍然千里迢迢飛抵台灣,帶領NSO樂團演出。胡乃元則是該場音樂會的獨奏家,擔綱演奏巴爾托克《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深受好評。

    巴爾托克,匈牙利語,藍鬍子公爵的城堡。這位匈牙利籍的作曲家,是公認匈牙利現代音樂領袖人物,更擠身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影響深遠。

    被定位為「古典民族音樂作曲家」的巴爾托克,自幼浸淫在東歐民間音樂的環境中,母親是他鋼琴的啟蒙老師。1900年初巴爾托克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開始在東歐與北非一帶採錄民歌整理出版,這使得他成為這方面的權威,也直接地影響到他日後的創作。

    自1917年起至1938年德國兼併奧地利為止,巴爾托克創思不絕,已是歐洲知名的作曲家,光靠委託創作就能過生活。然而,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1940年巴爾托克移民美國,定居紐約,但其健康情況不佳,且生活潦倒不得志,最後客死他鄉。

    巴爾托克音樂,不求圓潤討喜,但表現民族情感至深。從傳統的作曲家角度來看,雖然他的音樂並不是採用大小調的方式寫作,但其所創作的音樂種類與手法,又是非常地古典的,包括遺世的2首小提琴協奏曲亦然。

    尤其,巴爾托克的快板樂章時常透露著一種原始的生命律動與農民舞蹈的活力;慢板樂章則傳達出一種蕭瑟蒼涼的孤寂感,頗有「夜半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意境,讓人咀嚼再三。

    《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是1937年巴爾托克為小提琴好友Zoltan Szekely(1903-2001)著手創作的,以銘記兩人的友誼。2年後,也是由Zoltan Szekely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親自擔綱首演,受到注目。粗獷拙樸中,抒情憂鬱情緒,感染全曲,許多對時局、流派的感知,化為變奏音符,千變萬化,不但考驗獨奏家的琴技,與樂團配合的能耐,也給現場聽眾許多不和諧,甚至唐突感,音樂語彙承載著鄕土文化理想,非常值得玩味。

    胡乃元是用功的音樂人,把巴爾托克的特性與音色,掌握得恰到好處,尤其最後以許常惠的《思念》作結,強化東西民族音樂上,前輩孜矻耕耘的成果,同時,也在許常惠教授離世近20年的此時此刻,喚起大家對文化民族性的更深刻覺知。

    聆賞這場音樂會,彷彿也深化了台灣價值,台灣意識,深得我心!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