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好客、直率之外,大家對原住民族了解有多少?真的如《報告班長》系列電影中的角色一樣,說話都要「的啦」一下?還是如同電影《賽德克巴萊》的驍勇善戰?抑或是原住民歌手唱出的美妙歌聲?
台灣原住民約有49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卻擁不同的文化、語言及風俗習慣,對台灣而言,原住民是獨一無二的美麗瑰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在全台所設置的50個青年壯遊點,有10個點是體驗不同原民部落的文化,非常值得青年在暑假期間前往體驗。每年的7至9月是原住民族節慶祭典最為豐富的時節,如同漢族的「過年」一樣,阿美族透過「豐年祭」驅邪祈福祭典活動來除舊迎新。許多青年參加青輔會在花蓮馬太鞍部落、太巴塱部落設置的青年壯遊點所辦理的豐年祭體驗活動,都對阿美族的過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阿美族的階層制度,花蓮太巴塱青年壯遊點也表示,所有參與以利信(ilisen)的青年,可以在活動當中體驗阿美族階層文化,這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阿美族豐年祭中少女愉快的跳舞(圖 / 鄭憬翰攝)
泰雅族的狩獵文化,曾經是泰雅族人取得肉類來源之一,也是人類與自然共存哲學的展現。雖然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泰雅人已不須為了食物而打獵,但獵人文化卻值得泰雅人及青年的學習,像宜蘭哈盆青年壯遊點、桃園泰雅青年壯遊點、新竹司馬庫斯青年壯遊點等泰雅族的體驗活動中,都把祖先獵人與土地相處的智慧傳授給青年,很值得青年來體驗。另外在南投武界青年壯遊點,青年可學習到布農族如何製作陷阱、辨識山豬走過的痕跡等山林知識,也可如在南投豐丘青年壯遊點,透過農事體驗,看到布農族用心種出品質最高的葡萄農耕的驕傲。
屏東地磨兒部落有個美麗的源起傳說,琉璃珠則是幸福美地的守護精靈。屏東地磨兒青年壯遊點所辦理的活動中,除了安排青年深入部落,體驗族人生活學做琉璃珠外,也會邀請耆老述說充滿神秘的祖靈故事,讓青年用更新的視野看到排灣族文化的美。
泰雅紋面體驗(圖/ 青輔會提供)
暑假期間,青年不妨暫時拋開擾人學業和手邊工作,打包到台東,參與台東卑南青年壯遊點的體驗活動,探訪排灣族初鹿部落與布農族鸞山部落文化,還可以參加台東達魯瑪克青年壯遊點所辦理的小米收穫祭體驗活動,體驗魯凱族未婚男女藉由盪鞦韆來傳達情意的有趣文化。
太巴塱頭目盛裝出席豐年祭接受族人歡呼(鄭憬翰攝)
青輔會陳以真主委表示,自98年起,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於全台建置青年壯遊點,鼓勵青年以多元方式深度認識鄉土,行遍台灣,培養對這塊土地的熱情與關懷,至今邁入第4個年頭,目前已增加至50個青年壯遊點。而其中關於原住民族的青年壯遊點就占了5分之1,歡迎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青年可上青年壯遊點活動網站(http://youthtravel.tw/grandtour)查閱及報名,加入青年壯遊點體驗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