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用英文、影像向世界說台灣!

    鄭凱駿監製的「分秒必爭:花蓮震災救援解剖」紀實片入圍《亞洲地區的電視節目最佳時事節目》獎,將在12月前進新加坡和CNN、BBC、NHK、香港TV、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等重量級的國際電視台的時事專題節目角逐,他抱持著學習的態度去看待入圍的肯定,以及登上國際舞台有再觀摩再精進的學習機緣。

    2016年2月6日深夜的花蓮六級大地震,震倒「雲門翠堤」和「統帥飯店」造成295人受傷、17人死亡的災難在歲月日常的生活工作磨蝕後可能早已被遺忘。但是台灣處於地震帶將與震共處的事實,和不斷的災害鍛鍊成的搜救經驗和全民互助動員的搶救和災後重建過程,有必要記錄讓台灣警戒,也讓世界知道地球環境的持續變動能量。

    鄭凱駿的拍攝影片得獎,是向世界講台灣人的故事。鄭凱駿有著特特殊的人生故事,他用英文專業出發去講故事給世界聽,他不是向內傳播,他是向世界去傳播,他說台灣的故事給國際媒體機構播放,傳遞台灣人的生活台灣人的意識形態和台灣人的價值。

    鄭凱駿39歲就已經成立有10人規模的影視製作公司,這不尋求體制內安穩發展的職涯,和他爸媽都是國營事業台電員工的安穩工作完全乖離不同。

    鄭凱駿非常感謝他爸媽的完全放手支持,他指出,他大學讀東吳大學英文系,系上偏重英國文學戲劇莎士比亞等教學,但他卻突然對新聞英文感興趣,要求爸媽支助去大量訂閱英文期刊Time、Newsweek等瘋狂閱讀。在1998~2002年的大學期間還用坑坑巴巴的英文投稿CNN,七篇被錄取刊登六篇,CNN編輯會幫忙潤稿,讓他深受鼓舞。

    他在東吳大學期間還進入路透社工作,開始通訊社記者文字和影音發稿的訓練,同時在2002年~2004年考進台大新聞所接受更完整的技術和理論的連結建構,鄭凱駿的畢業論文是拍片畢業的,也奠定他從文字轉換成影視音工作者。

    鄭凱駿接著在BBC、半島電視台等外媒機構擔任大中華地區的採訪工作,然後因為短短的新聞是追逐時效性,沒有深挖,轉進Discovery做動物生態、自然環境、科普知識的節目,他認為專業知識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普世價值是溫度,傳遞有溫度的動人故事。

    鄭凱駿的英文能力讓他進入國際媒體工作,這跨國籍夥伴的合作和大量移動的跨國採訪經驗、視野和見識超越台灣本地媒體工作者,他講了過去深刻的採訪經驗,曾經安排約訪貪瀆而逃亡的前泰國總理,不料當時臨場因為他改變主意,竟然突發2萬美金現金放在桌上被要求打發走人的羞辱緊張掙扎,當下在主編記者拿錢出境後,再發新聞並退回美金的機智過程。

    鄭凱駿來電台受訪,他很誠懇的感恩老天給他這個工作,他珍惜走進別人的生命和生活故事,感謝每個遇到的人事因緣,他重複一遍兩遍地說著他喜歡聽故事,然後透過拍攝詮釋給社會理解,並進而穿透人心產生影響的美好經驗,他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職業,他一再強調雖然不能賺大錢但是很有意義,他非常熱愛他的工作,還計畫引導他的七歲和五歲兩個女兒一起投入新聞故事的產製工作。

    鄭凱駿對於採集人間故事的拍攝工作有激烈的熱情和回味,他說話的眼神裡透著光亮,語音聲量昂揚,然後肢體動作也不自覺的奮起,他像傳道士傳遞美好的堅持動能,這意志是他自己的一輩子不夠,也把他女兒的下一輩子也拉進來,他很認真的表示,他每次去國際爭取投案,都注意到很多是父女搭檔,就連迪士尼也是父女經營的啊!

    鄭凱駿在10多年的國際媒體機構的工作學習訓練後,自行創業接案,他談評論談新聞影視音的採訪拍攝,強調大量閱讀要不斷學習,很重要的一定要有「觀點」。

    紐約時報已經要求鄭凱駿製作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的紀實影片。鄭凱駿問在藍綠統獨之外,台灣要向世界說什麼故事呢?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