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LOW的框架競爭
曾幾何時,選總統又回到口水戰,雙方無謂的爭辯或相互用言語攻擊對方,這是2020台灣總統選舉的格局嗎?
我是一位中間選民,我真的有話要說。
這是一場對中間選民不公平對待的選舉,因為,兩大政黨的意識框架與論述,只是重複的進行媒體議題設定,這是一局有關媒體識讀的總統大選課,看誰撿到槍比較多的比賽,根本不像是一場政黨對決的總統大選,比較像是社會巷子口視角的一場叢林戰爭。
巷子口會發生很多衝突事,有人街頭鬥毆,有人為了擺攤而翻桌,有人愛情生變由愛生恨,有人私下交易不法謀生,有人違規停車警察開單,有人為家奔波委屈求生⋯⋯
巷子口也會有日常生活,蹓狗的人,等愛的情侶,載女上學的父親,婆孫手牽手,一輛救護車停在巷口等待急救的人⋯⋯
為何同樣是巷子口選舉視角,一定要以衝突為主題,王八蛋與爸爸到底是什麼關係,白白胖胖與黑黑瘦瘦,升旗與不升旗,故宮該不該一次展,學生要不要免費留學一年等等,誰啟動與跟進了這個衝突議題討論?
巷子口我們最熟悉的街角文化與愛呢?
以前總統選舉的時候,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核心的選舉訴求,有人提「希望」,有人訴求「幸福」,更有人把「泥巴」當成人生的養分與淬煉下的榮耀。
總統選舉最好看的,就是在競選廣告裡凸顯的競選主軸,這是參選人的一種競選哲學與價值觀,中間選民是在總統大選裡,看見政黨成長的步伐與前進的背後動力,感染力很多都源於競選廣告裡的感人訴求。
失敗的競選主軸訴求案例過去也有,但重點是核心競選主軸從來不會缺乏。
總統大選已經剩下兩個多月,是總統參選人還未正式登記,競選主軸未正式對外,還是2020總統大選就是這個競爭型態繼續打下去,若仍是街頭巷戰模式,提不出競選的主訴求,無法感動中間選民,我相信結局已經寫完了。
郭台銘為何有第三勢力的支持,並不是無緣由的,郭台銘的棄選,讓中間選民移情上產生了斷裂,中間選民會更謹慎面對下一個政治移情的對象。
誰把總統大選打low了?有人可以給答案嗎?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