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李復甸/古今相挺大不同 現在到底挺不挺?

    前幾日寫浙江東陽的霉乾菜,講到陳亮再天寒地凍的大冷天,從東陽翻山越嶺八百華里,到上饒去拜訪辛棄疾。

    辛棄疾生於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是大金國統治的區域。出生於富裕家庭,受到良好教育。當時完顏亮已經遷都燕京,以仿效唐宋舉行科考。稼軒十八歲赴京趕考未及第,卻領略了異族統治之痛,暗地也觀察了山川形勢與軍事佈署。四年後完顏亮遷都開封,調動人馬南犯。辛棄疾散家財募兵兩千人,起而反金。辛棄疾的人數究竟不敵,雖時有佳績,還是敗退投向南宋。

    辛棄疾是有謀有識的讀書人,有經略地方的能力,允文允武,是南宋的主戰派一員。可惜南宋大勢在主和,宋主雖賞識辛棄疾的能力,但並未重用。朝廷鬥爭激烈,多次因貪腐之罪名受彈劾而被罷官。

    宰相韓侂胄利用辛棄疾的名望,派遣他擔任鎮江知府,辛棄疾打造了一萬套軍服,招募一萬名士兵,訓練一支精銳軍隊準備抗金,但是被南宋官員彈劾而去職。辛棄疾終歸還是退到今江西上饒,平日與一群主戰的大臣交友密切,時圖再起北伐中原。

    距離杭州不遠,屬於兩浙東路的東陽,因陸游、呂祖謙、陳亮、葉適都曾在東陽講學,創辦石洞書院。因為都是著名學者又是主戰,一時成為重鎮。

    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人,今東陽一帶人氏,比稼軒略小,有才有識。陳亮與大儒呂祖謙友好。祖謙字伯恭,為呂蒙正之後,亦婺州人氏,(今東陽一帶)。呂、陳、葉等人影響後世極大,世稱浙東學派。陳亮也是積極主戰派。對外力主抗金,對內改革政弊,雖少有往來,但深得稼軒欣賞看重。曾作《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鼓勵陳亮。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西元一一八八年,陳亮特意從浙江趕到江西,還約了朱熹商討北伐大計。稼軒當年四十六歲,退到上饒買了一大片土地,興建屋宇開闢農田,有一無名狹長小湖,稼軒非常喜歡,「枕澄湖如寶帶」而命之曰「帶湖」,雖不做官日子照樣過得像樣。

    陳亮要來,辛棄疾雖然有些小病還是非常興奮。兩人徹夜長談,相聚了十餘日共商國計。又去了左近鉛山鵝湖寺,鵝湖是當年呂祖謙邀集朱熹陸九齡、陸九淵等辯論心學理學的地方。原先約在紫溪的朱熹卻爽約沒來。陳亮回去的第二天,稼軒不捨,頗為悔恨又騎馬去追,可是雪深泥滑無法再前而罷。

    「陳同甫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於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獨飲方村,悵然久之,頗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吳氏泉湖四望樓,聞鄰笛悲甚,為賦《賀新郎》以見意。又五日,同甫書來索詞,心所同然者如此,可發千里一笑。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髮。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古人相挺可以冰天雪地八百里,從浙江東陽到江西上饒,促膝共榻十日。也有人肚裡有鬼,講好要來,結果爽約不來的。今日政治人物說相挺,到了約定的地方卻可以見不到面,這算是挺還是不挺?那就不如學學朱熹,不來就算了吧。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