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葉毓蘭/百年來的台灣史《尋找1920》

    日前抽空去三創看了李崗監製,許明淳導演的《尋找1920》,這是講述一百年前兩個日本殖民地的年輕人:台灣的謝文達、朝鮮的安昌男,在觀賞了當時的美國特技飛行家亞瑟史密斯的表演後,燃起了想飛的夢想,遠赴日本學習飛行,兩個懷抱飛行夢的年輕人,卻各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朝鮮鳥人安昌男(1901-1930)雖然人生短暫,但他因為終生支持韓國獨立運動,成為民族英雄,他在1926年遠赴中國山西加入了閻錫山的部隊,並在剛剛成立的山西航空兵團教授飛機駕駛,為建立韓國人飛行軍官學校籌集資金,雖然1930年安昌男在飛行事故中在山西喪生,享年僅29歲,但2003年韓國政府為安昌男追授了建國勳章,每一年的12月10日(他1922年駕機返回祖國表演)還有紀念安昌男的活動。

    對比之下台灣鳥人謝文達(1901-1983)的人生就較為坎坷。謝文達的飛行技術高超,1920年八月謝文達在帝國飛行協會舉辦的「第一回懸賞飛行競技大會」上,分別在「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兩個項目中取得了第三名的佳績,是唯一得獎的殖民地人民。1920年10月17日,謝文達以自購飛機「伊藤式惠美五型機」於台中練兵場起飛升空,創下台灣人在台灣的首次飛行紀錄,在當時的台灣驟享盛名,獲得總督接見,甚至還由總督府出面幫他募資訂製「台北號」飛機,沒想到1923年,謝為了替蔣渭水幫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提高能見度,駕著飛機在東京空中空拋五萬張傳單,讓台灣總督非常難堪,終至無法在台灣立足,離台赴日轉轉到東北,並在友人的介紹加入國民軍系空軍任職,展開中國軍職生涯,更在1925年放棄日本國籍,也曾在汪精衛政府中任職,而在中日戰爭期間,身分的尷尬,讓他在兩個祖國間游移,甚至失去他應有的歷史地位。

    好看的電影,更需要大家的支持。請以行動支持李崗、許明淳帶我們飛上青天,去認識百年來的台灣史!

 

 

作者為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前警大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