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音樂

#SaxHeroChallenge 席捲音樂社群 5月迎來法國薩克斯風大師的「蓋世」旋風!

4月15日,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發起了 #SaxHeroChallenge 挑戰活動,短短三天已經有超過80位薩克斯風演奏家參與挑戰,在法國薩克斯風大師菲利浦.蓋斯(Philippe Geiss)的親自號召下,演奏他親自創作的高難度炫技樂曲〈Sax Hero〉,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引發了眾多迴響。 米特創辦人陳冠文解釋道:「這次活動的起源,是源於對 Philippe Geiss 教授的敬仰。作為法國史特拉茲堡音樂院的薩克斯風教授,其跨界的音樂風格聞名於世,擅長的領域涵蓋古典、爵士到世界音樂。他的作品〈Sax Hero〉充滿激昂且動感奔放的元素,正是我們挑選此曲作為挑戰主題的原因。我們希望藉此活動邀請臺灣的薩克斯風演奏家們展現自我。」 這個挑戰不僅吸引了眾多臺灣薩克斯風演奏家的熱情參與,知名的俄羅斯薩克斯風演奏家 Valentin Kovalev 也加入了這場盛事。這位外表帥氣、屢獲國際大獎的演奏家在Instagram上發布的挑戰影片,迅速吸引了超過70,000次的觀看。 許多年輕的音樂家,在這場挑戰活動中積極展現了創意。例如陳葦倫挑戰使用新穎的Yamaha YDS-150數位薩克斯風呈現魔幻的音色,米特首席陳力鋒更是帶領了培訓菁英團的成員們,挑戰以12人的重奏團演奏這首樂曲。除此之外,此活動也席捲了其他樂器領域,如木琴演奏家高瀚諺、單簧管演奏家楊元碩、上低音號演奏家林子祥皆參與了挑戰,也讓 #SaxHeroChallenge 成為近期音樂圈最具話題性的活動之一。 在網路上的熱度之外,Philippe Geiss 將於5月底親臨臺灣,與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合作四重奏演出:《熾樂・蓋世狂潮》菲利浦・蓋斯薩克斯風獨奏會將在5月30日(四)於台北誠品表演廳舉行。此外,Philippe Geiss與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也將於6月1日參與2024桃園管樂嘉年華,與龍潭愛樂一同登台合作。 在Philippe Geiss大師旋風訪台前,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也會在朱宗慶打擊樂團於5月11至26日的2024第二季音樂會《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中,搶先演出的Philippe Geiss創作的四重奏協奏作品〈United Colors〉,這次更邀請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高瀚諺進行改編。2024年5月可以說是滿滿的「蓋式」饗宴,是親炙這位當代法國大師的珍貴機會! 《熾樂・蓋世狂潮》菲利浦・蓋斯薩克斯風獨奏會 原文出處

安德佐夫斯基打頭陣 TSO布魯克納交響系列開跑

2024年適逢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200週年誕辰,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將在桂冠指揮、享譽國際的布魯克納權威殷巴爾(Eliahu Inbal)帶領下,推出布魯克納交響曲系列,首場節目將於本週五(4/26)在臺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週日(4/28)晚間於國家音樂廳,攜手鋼琴哲人安德佐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詮釋精彩動人的音樂篇章。 TSO桂冠指揮殷巴爾在此樂季,領銜演出布魯克納第二、四、五、六、七號交響曲,首場展現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浪漫》,明亮的旋律和華格納風格的管弦和聲,建構出中世紀騎士策馬出城狩獵的浪漫故事,是洋溢神話之美的交響詩篇。殷巴爾第一次翻讀第四號交響曲原版樂譜,便驚訝於其繁複的節奏及創新的元素,不禁嘆服作曲家新鮮銳利的創作思維,隨後成為首位演出及錄製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原始樂譜版本的指揮家,並影響了他詮釋布魯克納作品的方式。 該節目同臺邀來波蘭當代傑出的鋼琴家安德佐夫斯基,詮釋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向來以清晰洞察力與睿智透徹的詮釋備受肯定的安德佐夫斯基,樂評讚許他的演奏傳達「知性、深刻的情感和敏銳的想像力」,並以特立獨行的形象行走樂壇。他錄製的唱片獲得BBC音樂雜誌、留聲機、德國古典回聲、波蘭唱片工業獎等大獎,多次入圍葛萊美獎,也以個人藝術成就獲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吉爾默藝術家獎等獎項表揚。 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使用各地域民謠音程曲調與生動的節奏音型,再相互融合創作出屬於他的獨特旋律。身為優秀鋼琴家的巴爾托克,致力於研究東歐民謠音樂,將古典、民謠與現代技法融於一體,重新將逐漸消失的民謠音樂展現在現代音樂殿堂。 為了讓聽眾更進一步認識布魯克納在音樂史及後世的深遠影響力,TSO同步推出線上「布魯克納200」特別企劃,內容包含國際布魯克納活動線上巡禮、殷巴爾的音樂筆記、導聆文章、藝文好友真心分享、殷巴爾的布魯克納專輯等多元精彩內容,皆在其中。 原文出處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的逆轉之戰

1997年,法國Tahra唱片公司的創辦者特雷明(René Tremine)推出一本以編年史方式編撰的指揮巨匠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1954)錄音目錄,根據上面的記載,福特萬格勒的錄音檔案在1997年來到481個,但這數字還在擴增當中。 根據數十年來不斷更新的唱片目錄,福特萬格勒指揮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版本,原本只有1951年與維也納愛樂的錄音室錄音。1949年8月24日琉森音樂節(Lucerne Festival)實況紀錄則是從未曝光過的音源,甚至連是否有這個檔案的存在,過去都不曾被記載。 John Ardoin在他的《福特萬格勒的指揮藝術》一書裡曾提到,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激情特質以及經常的情緒轉換,深深吸引福特萬格勒。法國福特萬格勒協會的創始人阿博拉(Sami-Alexander Habra)在他撰寫的《Furtwängler revisited》一文也談及,1960年代,他曾在一位旅居法國巴黎的舊俄國貴族要求下,播放福特萬格勒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唱片,那位俄國人聽完訝異地表示:「這位土生土長的德國佬,竟然比我聽過的俄國指揮,更能抓住斯拉夫的靈魂。」 1949年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錄音來自琉森音樂節的實況,上半場演出的布拉姆斯雙提琴協奏曲,早在1988年就發行唱片,音源來自一位慕尼黑學者的私人收藏,但第一樂章的第336-359小節有50秒遺落,而且音質非常不理想。根據文獻,瑞士羅曼德廣播、南德廣播以及英國BBC都曾廣播過這場雙提琴協奏曲演出,但磁帶在使用後都已抹除。下半場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同樣也來自私人收藏,幸運的是,用來錄製的母盤,是效果更好的醋酸鹽盤。 這張柴可夫斯基第四號唱片由法國、德國福特萬格勒協會以及日本福特萬格勒中心(The Wilhelm Furtwängler Centre of Japan)合力促成發行,由阿博拉監製,母帶則交給錄音工程師Charles Eddi進行數位修復。這張唱片有別於1951年I的商業錄音,也逆轉了我對福特萬格勒詮釋柴可夫斯基第四號的刻板印象。 第四號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六首有編號的交響曲中,最富變化且最熱情的一首。相對於《悲愴》的標題性,第四號雖是採純音樂的形式創作,但這首交響曲表現出來的卻是描繪著人類的苦惱徬徨,彷彿一切均由命運的魔掌所操控。此作儘管有優美的旋律,卻也充滿獨特的陰鬱曲調。其幽暗特質深深吸引福特萬格勒。 福特萬格勒留下的第四號錄音室版由EMI名製作人李格(Walter Legge)監製,時間是1951年初,當時,福特萬格勒與維也納愛樂在金色大廳的一系列錄音正接近尾聲。這張柴可夫斯基第四號隔年發行唱片時,許多人認為在錄音中,聽不到福特萬格勒應有的火候,有一種說法,將這樣的問題歸咎於錄音不夠鮮明,削弱了福特萬格勒的力道。 也許福特萬格勒以錄音室形式錄製的柴可夫斯基第四號,缺乏大師在實況演出中慣有的魅力,琉森版的現身大大彌補這個缺憾。兩個僅相隔不到兩年的同曲異盤,福特萬格勒在詮釋手法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琉森版有著更濃烈的情緒,儘管音樂表面漂浮著雜訊,尤其第二樂章開頭幾個小節,雜訊非常嚴重,但並不影響聆聽。 三個協會的合作,讓這場獨特的柴四實況復活,演出後持續3分鐘左右的掌聲也被如實記錄,另還收錄兩個約2分13秒的片段,讓收藏者比較第一樂章結尾修復前與修復後的聲音差異,Charles Eddi的母帶修復居功至偉,樂迷在克難的音質條件下,應可聽出比EMI錄音室版更多的感動。 福特萬格勒詮釋的柴可夫斯基作品,很容易因為其血統而被忽略,有人就將福特萬格勒詮釋的《悲愴》交響曲歸類為德式風格,以有別於所謂的俄羅斯正統,但實際上,福特萬格勒以他強烈的主觀意識,傳達出柴可夫斯交響曲的悲劇性,說明了血統關連只有參考價值。

大家都愛簡單節奏 但「簡單」模式各有不同─1

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朗克實證美學研究所聯合進行、發表於《Human Nature Behaviour》的新研究指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人們,都偏好由簡單整數比率形成的節奏,不過這樣的偏好在各個社會之間仍然有所差異,並對探討形塑音樂認知的微妙因素加以探討。 音樂是全球人類生活的重要元素,但其表現形式千變萬化,就像創造它的各種文化一樣。此前研究通常集中於西方社會,暗示了一種對節奏的心理偏好——這種節奏可以被清晰地等分,就像心臟的穩定節拍或時鐘的滴答聲——但這是否放諸四海皆準?抑或是我們自出生起就被周圍的旋律和節奏塑造而致?該研究基於這樣對普遍性音樂認知的好奇,試圖在音樂認知中探尋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其規模涉及來自15個國家的39個參與者群體,涵蓋了城市社會和原住民族群體,裨能探索音樂認知,特別是關於節奏方面的普遍性和特定文化性。 麻省理工學院腦和認知科學副教授、該研究共同作者Josh McDermott說明:「這實際上是首開先例,因為我們與當地居民合作、在這些不同的地方全都做了相同的實驗,規模前所未見。」 他們在研究中使用了一種類似於「電話遊戲」的方法,旨在模仿人們如何自然地嘗試複製在音樂中聽到的節奏——一個人把訊息傳遞給另一個人時,通常也會更動原始訊息——具體作法是,讓參與者透過耳機先聽到一個隨機的「種子」節奏,這個節奏由三次點擊的重複循環組成,點擊之間的時間間隔總共為兩秒。然後,實驗要求參與者自己敲出這個節奏,而這個由參與者重現的節奏版本,便被用作下一次重現的新刺激。 這個過程多次重複,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節奏重現時的迭代演變。他們假設參與者對特定節奏結構的內在偏好或「先驗」,會讓這些重現逐漸趨向某些節奏模式, 「初始刺激模式是隨機的,但在每次迭代中,模式受聽者的偏見影響,以致它在可能的節奏空間中,逐漸趨近特定的位置」,McDermott解釋,可以藉此了解人們腦中對節奏的內在隱含期望。 分析顯示,在涵蓋15個國家的39個參與者群體中,所有參與者群體的再現行為,都明顯傾向於由簡單整數比率組成的節奏,例如形成1:1:1比率的均勻間隔節拍。這一發現表明了人類音樂認知中的共性——普遍感知和喜愛數學上簡單的節奏。 原文出處

美國唱片市場 黑膠銷量再超CD

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RIAA)數據顯示,2023年,黑膠銷售量達4300萬張,比CD多出600萬張,這也是1987年以來,美國市場黑膠銷量第二度超越CD,清晰反映出這17年來黑膠逐漸回歸與復興的趨勢。 黑膠單片價格通常高於CD,所以在銷售金額方面也以14億美元的規模,壓過CD的5億3700萬美元。雖然CD去年的銷售收益有所增長,但跟2022年相比,人們其實少買了70萬張CD,而卡帶卻有50萬卷的成績,顯見CD在實體市場的困境。 而如今鋒頭正健的,當然非串流莫屬,去年如SiriusXM、TuneIn等付費服務與依靠廣告收入營運的平臺,創造了音樂產業84%、約達144億美元的破紀錄收益。美國唱片業協會執行長Mitch Glazier則指出,伴隨著成長數字而來的,還有威脅著音樂成長活力與文化的AI技術——雖然人類音樂面臨危機的程度不明,但業界顯然已與深偽AI服務開戰。 不過CD賣不過黑膠也不奇怪,畢竟現在連車上跟電腦上都不常配備CD播放器了,向人展示自己的CD收藏牆面,也不再是多有面子的事——可是如果手上有車庫拍賣樂譜、特版唱片、演唱會老週邊,必受發燒友或懷舊者青睞——儘管他們也會承認:黑膠很酷,但實際上沒比CD強。 原文出處

BBC逍遙音樂季常客 名指揮家安德魯·戴維斯80歲辭世

英國知名指揮家安德魯戴維斯爵士(Andrew Davis)20日在芝加哥去世,享壽80歲,他的經紀人已證實噩耗。安德魯去年被診斷罹患白血病,原已獲控制,兩個月前惡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安德魯戴維斯是BBC交響樂團任職時間最長的首席指揮之一,也是倫敦BBC逍遙音樂季的熟面孔,以其在「最後一晚」的幽默演說而聞名。安德魯戴維斯的經紀人向 BBC新聞證實了他的死訊,並補充說:「他過著非凡、豐富、有意義的生活。」 倫敦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在社群平台X上發表哀悼聲明寫道:「聽到指揮家安德魯戴維斯爵士去世的消息,我們深感悲痛。在長達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是包括BBC交響樂團、合唱團以及格林德本的多家世界著名歌劇院、交響樂團的藝術領袖。」 音樂家兼指揮家朱利安勞埃德韋伯(Julian Lloyd Webber)在社群平台X上貼文稱:「得知安德魯戴維斯爵士去世的消息,我感到悲傷。他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對他的獨奏家非常棒。」朱利安勞埃德韋伯指出:「我很珍惜2012年與他及愛樂樂團合作戴流士協奏曲的美好回憶。願他安息。」 安德魯戴維斯1944年生於英格蘭東部赫特福德郡,其職涯在BBC交響樂團(1989-2000擔任首席指揮)和格林德本音樂節歌劇院(1988-2000任音樂總監)獲得巨大成功。安德魯戴維斯留著濃密的大鬍子,喜歡繫著蝴蝶結,在BBC交響樂團任期中,安德魯戴維斯恢復了老一派指揮沙堅(Malcolm Sargent)建立的傳統,總是在每次BBC逍遙音樂季和最後一晚的電視節目上露臉,讓人一眼就能認出。 安德魯爵士還曾擔任國際職位,包括領導多倫多交響樂團和墨爾本交響樂團。在同行眼中,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指揮家,經常幫助陷入困境的音樂家,是英國樂壇的模範。 安德魯戴維斯的曲目範圍廣泛,從巴哈到英國作曲家伯特威斯爾(Harrison Birtwistle)的作品,他的指揮功力也非常驚人。英國知名音樂評論員萊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回憶說,在安德魯戴維斯的排練下,許多傑作都沒有任何繁瑣或虛飾,正式演出時看似樸實無華,卻隱藏著強大的感染力和深度。排練中,團員的任何緊張情緒常被他的笑話所化解。 安德魯戴維斯離開BBC後,與第三任妻子羅蘭迪(Gianna Rolandi)一起搬到芝加哥居住,羅蘭迪是美國女高音,3年前去世。 萊布雷希特表示,他最後一次看到安德魯戴維斯,是在利物浦的一場音樂會。「音樂會結束後,他在希望街酒店(Hope Street Hotel)享受小酌時刻,滿是和藹可親和閒聊,他是一位可愛且謙虛的人,擁有絕妙的時機掌握和對所創作音樂的熾熱愛好。」

台灣首張沉浸式古典樂說故事專輯 賦格樂集《森林嬉遊曲》上線

「你給孩子聽什麼,他們就會吸收什麼。」秉持著這個信念,金曲獎音樂製作人陳品先,與賦格兒童音樂創辦人陳怡臻,一同為台灣兒童錄製了首張「沉浸式古典樂說故事」專輯《森林嬉遊曲》,用最高水準的音樂演奏,搭配不落俗套的故事鋪陳,賦予聽覺教育的嶄新選擇,4月已於網路平台全面上線! 陳怡臻表示,會投身製作《森林嬉遊曲》專輯,全是來自觀眾的殷殷期盼:「許多父母在帶孩子參與賦格舉辦的音樂活動後,便會問我們有沒有延伸聆聽的內容,可以回家放給孩子們聽。」這也讓陳怡臻重新檢視了市面上的兒童聽覺內容:即便有很多很棒的說故事平台,但礙於演出與曲目版權,幾乎沒有能夠精準配合音樂的錄音,陳怡臻因此下定決心,要產出能讓孩子們一聽再聽的高品質內容。 若是熟悉古典音樂的聽眾,應該會驚訝地發現《森林嬉遊曲》取材了相當多經典旋律,像是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小約翰史特勞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此外還搭配上童謠《小星星》、《當我們同在一起》等耳熟能詳的歌曲,重新搭配故事的旁白或是對話,潛移默化地進入孩子的腦袋裡,這完全是賦格過往舉辦活動的經驗,陳怡臻表示,孩子們的耳朵其實相當靈敏,經歷時間千錘百鍊的古典名曲,都相當容易被孩子們吸收:「我們刻意不特別講解這些曲目的來源,希望他們都能很自然地接觸這些經典旋律。」 賦格的長期合作夥伴,同時也是《森林嬉遊曲》專輯製作人的陳品先表示,自己雖然並非學古典出身,但在有了小孩之後,也發現經典的魅力:「你餵孩子什麼,其實他就會吃什麼。」現代父母在育兒時常常倚賴數位工具的幫助,如果能提供更多具有文化底蘊的內容,自然也可以從小形塑孩子們的鑑賞力,這也是他長期投入賦格音樂活動的主因之一。 因此,在錄製《森林嬉遊曲》時,陳品先運用了自己過往的管弦樂錄製經驗,並且挑戰讓觀眾感受到完整現場樂團的感覺,是台灣首次以「全物件導向環繞陣列麥克風錄音技術」錄製的古典樂專輯,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模式收聽,都能感受到立體空間音訊,成為實質意義上的「沉浸式聆聽」體驗。 在《森林嬉遊曲》後,是否還有繼續製作新專輯的打算?陳怡臻表示錄音真的太耗費資源了,可能短時間無法另有計劃:「不過如果反應相當好,當然會希望能產出更多優質的內容!」目前也預計會上線純音樂版的《森林嬉遊曲》,讓孩子們有機會配合自己說故事。至於未來,賦格除了將繼續既有的活動外,也期待能開始講述台灣的故事內容,配合高水準的音樂演出,讓孩子們能更加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 ※賦格兒童音樂&《森林嬉遊曲》官方網站 原文出處

「和諧」也有文化差異-1

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說法,「和諧」——一種聽起來愉悅的音符組合——是基於3和4等簡單數字之間的特殊關係產生的。近年來,學者們試圖找到心理學上的解釋,但這些「整數比率」仍然被認為使和弦聽起來美妙動聽,而偏離這些比率則被認為會使音樂聽起來「不和諧」,也就變得不愉悅了。 然而,來自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朗克實驗美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畢達哥拉斯的說法在物理上沒有問題,但從審美角度來看,卻未必符合人們的真實感受。 劍橋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與科學中心主任Peter Harrison博士帶領的團隊發表在《Natural Communication》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在一般的聆聽情境中,我們實際上並不偏好完全符合這些數學比率的和弦,Harrison說:「我們更喜歡微小的偏差。我們喜歡一點點的不完美,因為這賦予了聲音生命,而這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他們還發現,使用某些對西方音樂家、觀眾和學者來說不太熟悉的樂器時,畢氏提出的那種數學關係就容易失效,這些樂器通常是鈴、鑼、某些類型的木琴和其他種類的定音樂器,其中特別提到來自爪哇雅加達音樂的一種樂器「bonang」,它是由一系列小鑼組成的:「當我們使用像bonang這樣的樂器時,畢達哥拉斯的特殊數字就不再適用,我們遇到的是全新的和諧模式。」 Harrison解釋:「某些打擊樂器的形狀,意味著當你敲擊它們並且產生共鳴時,它們的頻率成分不符合傳統的數學關係,有趣的現象就此發生……西方研究一直非常關注熟悉的管弦樂器,但其他文化使用的樂器,因為它們的形狀和物理特性,就被我們稱為『不和諧』。」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線上實驗室,有4000多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人參加了23個行為實驗。參與者聆聽和弦,並用數字給每個和弦一個愉悅度評分,或使用滑塊調整特定音符的和弦,使其聽起來更愉悅,由此收集了超過235000個人類判斷。 這些實驗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音樂和弦。一些聚焦於特定音樂間隔,並要求參與者判斷他們是否比較喜歡完美調音、稍微尖銳或稍微偏平。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人們對輕微的不完美或 「非和諧」有顯著偏好。其他實驗則探討了西方和非西方樂器的和諧感知。 報告指出,bonang的共鳴狀況與印尼文化中使用的特定音樂音階完美契合。這樣的和諧無法在西方鋼琴上復制,因為它們會掉進西方慣用音階的空隙之中。 原文出處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將換合唱總監

Tilman Michael將自2024-25樂季接替已經在任17年的Donald Palumbo,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合唱總監。他發表聲明道:「大都會是特殊的、更是全球頂尖的歌劇院之一。紐約,當然是非常非常有活力與趣味的城市,我想這裡充滿機會。」 49歲的Michael,有10年拜魯特音樂節助理合唱總監的資歷,曾為德國國立曼海姆劇院合唱總監,自2014-15年起,在法蘭克福歌劇院擔任相同職務。此前他曾於2019年和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涅傑—瑟貢(Yannick Nézet-Séguin)指揮的鹿特丹愛樂,合作蕭斯塔科維契的第13號交響曲,由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唱團擔綱人聲。 涅傑—瑟貢與大都會歌劇院音樂行政總監Thomas Lausmann於去年聯繫Michael。Lausmann到法蘭克福看了《唐卡羅》,Michael則到大都會看了《命運之力》和《杜蘭朵》。 該院行政總監Peter Gelb表示,Michael應徵時與大都會歌劇院合唱團協作了一天,涅傑—瑟貢和Lausmann都認為就是他了。 合唱團是大都會歌劇院的核心,由74位團員與85位協演歌手組成,每週要演出四部歌劇、七個場次,每個樂季面對十八部作品。 原文出處

募資千萬英鎊 倫敦音樂廳求自立

以室內樂演出聞名的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Wigmore Hall),鑑於「英國不穩定的古典音樂公共環境」,為擺脫公共補助、實現完全自立,宣布啟動總額1000萬英鎊的募資計劃,可謂開全英風氣之先。 目前該廳每年從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得到344206英鎊資金,不過這只佔它營運所需的極小部分,據其藝術兼行政總監John Gilhooly表示,他們的自籌比,已經達到97%。新一輪募資以「總監基金」(Director’s Fund)為名,初始目標數額700萬英鎊,希望2027年可以再增加到1000萬、十年內可達2000萬,最終讓這個已有123年歷史的場館在必要時可以100%自力營運。 COVID-19疫情衝擊與補助款緊縮,讓英國樂團和演出場館走到存亡關頭——伯明罕市議會就剛砍了該市交響樂團63萬預算——諸如Cheltenham音樂節或新音樂團體Psappha等,因為藝術委員會取消補助,只能調整或直接消失;英國國家歌劇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被抽銀根並須遷院一事,更是鬧得沸沸湯湯;更不消說連BBC都想要解散合唱團了。 去年,知名指揮拉圖(Simon Rattle)就直言,古典音樂在英國面臨生存持久戰,不可坐視藝術團體日漸消亡。 Gilhooly指出,威格摩爾音樂廳去年來客量已經超越疫前水平,票房年度上漲率超過28%。不過他也分析,不在倫敦的場館募資確實更加困難,藝術委員會的挹注因之愈為關鍵,但其現行之「Let’s Create」政策,對多數古典音樂團體而言都大有問題,該會應正視其事、聽取建言。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