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藝文

大雨來襲 紙風車9/21高雄永安最終場演出宣布延期

中央氣象署自昨日(9/19)起至今日上午針對南部諸多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並指出沿海地區有長浪發生的機率,考量觀眾安全,「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原定於9/21在高雄市永安區舉辦第二輪演出的最終場,宣布緊急延期,後續演出時間將另行公布。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天氣不穩定,紙風車前幾次遇到大雨不斷下到不得已當場取消演出,但觀眾都已來到現場。本週末又受到南方雲系北移,週六高雄預計降下大雨,而「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第二輪最終場正好是位於臨海地區的永安區,考量大小朋友前往看戲的交通安全,也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觀戲體驗,決定9/21在高雄永安區《台灣幻想曲》演出延期。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張敏宜執行長表示:「這真是件很困難的決定,擔心著所有人的安全,又擔心著第二輪即將達陣,志工及觀眾滿滿期待的心情會因此落空,就像終點線在眼前,卻又出現了阻礙,但為了孩子的安全,還是忍痛宣佈延期。」延期不僅會增加很多行政作業的複雜及困難度,許多作業要取消再重來,張敏宜笑說:「動畫大師宮崎駿說過『世上重要的事情,大都是很麻煩的。』,為了孩子,再困難也要做下去。」。高雄永安延期的演出時間確定後將公布於紙風車劇團FB粉絲團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官網 http://www.319kidsmile.org/368/index.asp

【有片】鄭美淑奔走兩岸探索藍染工藝 在台開啟產業化之路

「卓也藍染」創辦人鄭美淑從年輕時對植物就有著特殊情感,經她不斷找尋探索後,發現大陸是藍染起源地,從苗栗、雲南、江蘇和貴州等地,只要有藍染工藝的地方幾乎就有她的足跡。在一針一線之間,讓她對傳統工藝的思考也更為深切,鄭美淑後更研發出自動化設備,替代耗時的人力操作,逐步探索出藍染工藝在台灣的產業化之路。 根據央視影音「明月何曾是兩鄉 藍染映兩岸 共繪中國風」影片報導,鄭美淑大學主修農藝學,對植物有特殊感情。當時學校老師提到藍草植物時都只是一語帶過,讓她不斷找尋探索,後來發現大陸是藍染起源,大陸先民跨海來台,帶來藍草植物和藍染技術,但隨著工業合成染料興起,天然染料在台灣迅速消失。 鄭美淑說,天然藍染在台灣已經消失整整一甲子。她常在想,老祖先在江南有一個織造廠,從織布、養蠶到染上顏色,讓她思考,「以前哪有化學染料,但古時候的顏色卻很豐富。」於是她決定把這項傳統技術找回來。鄭美淑便在兩岸之間奔走,探找傳統工藝的背後。 鄭美淑說,自己做了20幾年的藍染,生產方面到現在還在虧錢。但因為有藍染這個產業作為她的內涵,她在旅宿業發展很好,「從文化旅遊去做結合,用文化來增加旅宿業的內涵,用旅宿業來養文化產業,才能永續經營。」此外,鄭美淑更推出藍染文化體驗課程,讓藍染文化和現代生活之間不再有隔閡。 傳統文化傳承重在「傳人」,深耕藍染行業20多年的鄭美淑堅定認為,依託文化和旅遊的結合,傳統工藝也可以迸出新的生命力、永續傳播。 鄭美淑是中興大學農學碩士畢業,目前為台灣藍四季研究會協會總幹事,至今致力藍染產業推廣已10餘年,除成立卓也藍染染工坊外,更努力讓藍染朝產業化經營,至今復育藍草栽培大菁近2公頃,自製藍靛年產1000多公斤,約佔台灣藍靛總產量7至8成以上。鄭美淑現在苗栗三義有個藍染園區,其中除有藍草園外,還有體驗工坊、藍染一貫作業園區及藍染小舖,此外,宜蘭傳藝中心也設有卓也藍染宜蘭館及體驗教室。

故宮「大美不言」特展開箱 〈乾隆洋彩玲瓏轉旋瓶〉秀清代極致工藝

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主辦「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自9/26起於故宮北部院區展出,本次展覽匯聚三館典藏精粹,展出逾260件精品瑰寶,將於故宮南北院區接力登場,為明年故宮100週年院慶特展暖身。 記者會上先開箱三方精選展品,包含故宮藏〈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藏〈布洛瓦帶蓋長頸壺〉,以及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寶典藏的〈Zip〉項鍊。 故宮院藏〈清 乾隆 洋彩玲瓏轉旋瓶〉器身結構精巧複雜,由頸部、腹部、內瓶及底座組成,各部件層層套疊。內瓶描繪五彩祥雲和紅色蝙蝠,瓶腹鏤空彩繪兩對口銜蓮花和靈芝的雙龍紋。當轉動瓶頸時,內瓶隨之旋轉,透過鏤空設計欣賞蝙蝠飛翔於五彩祥雲,饒富趣味,反映乾隆皇帝喜好風雅,同時勇於創新、追求奇趣的精神,開創乾隆朝百變多姿的藝術風潮。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藏〈布洛瓦帶蓋長頸壺〉,由法國著名塞弗爾瓷器廠(Manufacture de Svres)與多位藝術家共同製成,是19世紀法國奢華工藝的經典。雕塑家阿爾貝-歐內斯特.卡里耶-貝洛斯(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自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現汲取靈感,瓶身底色和堆花裝飾(pte-sur-pte)技術,則源自亞洲陶瓷工藝,充分展現精湛工藝與美學的完美結合。 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寶的經典前衛之作〈Zip〉項鍊,靈感來自於飛行外套和軍服拉鍊。這款項鍊於1938年獲得專利,並於1950年開始製作。〈Zip〉項鍊巧妙運用流蘇式拉鍊,拉開時可作為項鍊,拉合時則轉換為手鍊,邊緣綴飾金絲心形圖案、祖母綠寶石和鑽石,展現梵克雅寶對於作品多變形式的喜好與創意。 「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105、107陳列室 2024年9月26日〜2024年12月29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S101陳列室 2025年1月23日〜2025年4月20日

成大建築學系《「無」--信仰》 將參加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提案公開徵選,共有4個團隊參與競逐,最後由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的《[無]-信仰」(Non-Belief)》獲選為本屆台灣館代表之參展團隊,將於明(2025)年5/10至11/23在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 策展人薛丞倫表示,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以「Intelligens」這個字來探索未來形式的集體智慧,尤其是人工智慧新領域。成大建築學系的《[無]-信仰」(Non-Belief)》提案,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Intelligens」角色,重新地審視台灣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薛丞倫提到,將在展場的牆面裝置了線條形電子紙標籤,構成了一面「光明燈牆」,圍塑出「無信仰」展間,展間唯一的對外窗看出去即是威尼斯的安康聖母聖殿。 國美館表示,《[無]-信仰」(Non-Belief)》預計在展場中央設置六組平行並置的裝置,象徵台灣從北到南切過主要都市聚落的六個剖面切片,這些切片形成橫向貫穿展場的通道,其中一側展示「信仰」,另一側展示「無信仰」,構成一種在二元之間游移的敘事與建築提案。「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將於2025年於威尼斯舉行,屆時相關資訊請見國美館官網:http://www.ntmofa.gov.tw。

大陸將展南海沉船文物 琺華彩瓷器重現大明風華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寶物將首度展現公諸於世,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將於9月27日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展出。沉睡在深海1500多公尺、歷經400多年的「出水文物」將展現出明代當年的商船器物。 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大陸考古專家推斷約為明代中後期民間私人貿易商船,兩處沉船年代相近,相距僅十多海里。兩船「出水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數量超10萬件。 「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內容分為「探淵尋珍」「水府琳琅」「巧繕煥新」三個部分,將展出兩處沉船遺址出水文物408件(套),還有大陸故宮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共計展出442件(套)。這次展覽將全方位呈現考古發現、發掘過程、科技應用和成果,打造沉浸式深海考古之旅。 這次,琺華彩瓷器是這次展覽的明星展品,總共有13件(套)精品參與展出。沉船發現的琺華彩瓷器十分罕見,是首次在沉船中發現。這些考古發現,證明瞭明代中期景德鎮琺華彩瓷器外銷提供了實物資料。還有「丙寅年造」款紅綠彩碗,證實沉船屬明代正德時期(西元1506年),反映南海貿易航線的貢獻。 明代中期執行嚴格的海禁政策,隨著朝貢貿易不斷萎縮,民間私人貿易卻日漸興盛。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是大陸首次在同一海域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隻,可見這南海航線在當年的重要與繁盛。

台灣抽象藝術先驅 葉竹盛中秋前夕辭世 享壽78歲

知名藝術家葉竹盛,素有「台灣抽象藝術先驅」之美譽,於中秋節前夕辭世,享年78歲。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的悼念,高雄市立美術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致敬,表達對其離世的深切哀悼。許多網友對這位藝術巨擘的離去感到不捨,而葉竹盛的學生們則深刻感受到他的授課方式對他們創作生涯的重大影響。 葉竹盛出生於高雄鼓山,早年在國立藝專接受李梅樹、楊三郎、李澤藩及陳景容等藝術名師的教導。他與朱沉冬、洪根深、劉鍾珣及李朝進等人共同成立了「心象畫會」,探索新表現的藝術形式,致力於將超現實主義與抽象藝術結合,透過個人內心的深層探索來表達社會現象,創作出多媒材的實驗作品。 在西班牙留學期間,葉竹盛受到畢卡索和達比埃斯的啟發,開始深入研究各種創作工具和媒材的應用,並發展出其核心藝術理念—「秩序•非秩序」。這一理念不僅反映了他的創作風格,也為台灣的當代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到台灣後,葉竹盛對於社會快速變遷和城市開發的深切感受,促使他開始收集被自然毀滅或人為破壞的物件作為創作材料,並透過半具象和抽象的方式,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展現對社會及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懷。 1982年,葉竹盛在高雄文化中心旁成立「大葉畫室」,不僅致力於推廣美術教育,也參與了許多重要的藝術展覽。1986年,他與朱沉冬、洪根深、李朝進等南部藝術家共同成立「南台灣新風格畫會」,在台灣前衛藝術社群中積極參與,為南台灣的當代藝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雄市立美術館對葉竹盛的貢獻表示感謝,指出他不僅透過作品表達對生命的理解和省思,更熱衷於教育,啟發了無數青年學子。葉竹盛總是強調,藝術不僅是技巧的表現,更是自我表達的重要途徑。他常對學生說:「生於當代,要勇於突破傳統框架。」 葉竹盛的藝術精神與教育理念將在未來繼續照亮後人,激勵更多的藝術創作者勇於探索與表達。隨著他的離世,台灣藝術界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先驅,但他的影響力將永遠留存於後輩心中。

盧煥韋分享音樂之美 邀觀眾欣賞朱宗慶打擊樂團《六部曲》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朱宗慶打擊樂團助理藝術總監盧煥韋博士。盧煥韋身姿高挑挺拔又態度沉穩,喜歡打擊樂的觀眾大多對他印象深刻。他說登台演奏,每敲出一個音符,與觀眾分享音樂之美的剎那——那種大家的心交融在一起,靈魂一起共舞的時刻,最動人!分享本身,就是最美的事。 打擊樂是充滿動感及豐富聽覺的音樂,盧煥韋深受其吸引。小時候,最初接觸的是鋼琴,因緣際會下開始學習打擊樂,直到現在,在朱宗慶打擊樂團已有25年的資歷,從演奏到創作,到教學,盧煥韋心有所屬,不斷地耕耘、積攢,並致力培育、滋養新一代打擊樂演奏家。 打擊樂無所不能,可以模擬日常生活的作息聲音,也可以活靈活現的演奏夏日蟬鳴、滴答落雨、颯颯風嘯、陣陣海浪波濤……,各種樂音。朱宗慶打擊樂團的精采不止於演奏打擊樂,更創造了世界級的「擊樂劇場」——將劇場、故事、情感結合,讓觀眾能「看見」聲音;跨領域與各大師合作、對話,創造出不同的演繹深度和火花之外;進而循線再激發演奏家們各自所懷的絕技潛力,展現「無設限地」美力拋接對話所交織的存在美! 十月,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推出擊樂劇場《六部曲》,盧煥韋邀請大家一同進入劇場,實體感受見證打擊樂突破界限,追求極致,展現表演藝術的無可限量之美! 盧煥韋說只要打開感知,盡全力的去感受,並且毫無保留的分享——學會聆聽、創造、分享,便能擁有與美感共舞的人生!

文化部推文學改編影視特展 李遠:創作劇本是最愉悅的事

文化部藝廊即日起至114年2月26日,隆重推出「光浪台流:文學改編影視特展」。此次展覽邀請民眾一同探索近十年來台灣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多樣風貌,並感受文學與影像交會所激盪出的無限創意。 文化部長李遠在展覽開幕時表示,自己在美國留學期間體悟到,創作劇本是最令人愉悅的事情。他回憶起從文學轉向電影的過程,並提到1980年代他在中影工作的時期,開啟了台灣文學改編影視的先河,這段經歷讓他感到無比幸運。 對於該次特展,台文館長陳瑩芳指出,雖然文學的力量在於靜態書寫,而影視則以動態呈現為主,但兩者的本質都是「說好一個故事」。近年來,文學改編影視的技術不斷進步,從忠於原著轉向融合編劇和導演的生命經驗,創造出全新的化學變化。 此次展覽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策劃,匯集超過20組影視劇組、導演、編劇及原著作家,展出近年來在國際影視市場上嶄露頭角的作品。展覽內容包括影視片段、劇照及美術道具等,讓民眾深入了解創作者的心血,並見證他們如何顛覆傳統,將富有生命力的台灣文學作品重塑並延展。 展覽中將呈現多部深受國人喜愛的代表作品,如《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和《天橋上的魔術師》,這些作品成功將台灣文學的深刻內涵與社會脈動緊密結合。此外,針對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展覽也關注《誰是被害者》和《返校》等文學改編作品,並特別探討真實事件改編的趨勢,透過《風中緋櫻》、《賽德克巴萊》和《八尺門的辯護人》等作品,深入展示歷史事件在影視中的再現與反思。

無人機升空為海天寫詩 第三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孟庭葦、陳彼得驚喜演出

第三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活動,今(15日)晚上在霞浦星河一號露營車營地舉辦,由夢桐、曹啟泰主持,同時也為明天起跑的「海峽兩岸(霞浦)海洋文化周」揭開序幕。節目以海洋為主題,結合詩人朗誦、福州海峽交響樂團演奏、詩人訪談等環節,台灣歌手孟庭葦、陳彼得亦出席演出,節目在百架無人機在天空排出詩句的華麗環節下結束,留給現場觀眾一個難忘的夜晚。 第三屆中國霞浦海洋詩會分為《霞歸海之浦》《且聽海輕吟》《詩湧賦長歌》《明月寄相思》《乘風詩萬里》等5個段落演出,節目開始前晚風輕拂,中秋前夕的近滿月高掛天空,與舞台的圓形銀幕播放的月亮相映成趣。 節目安排皆是圍繞著「海洋」與「詩作」兩大主題,包括邀請詩人吉狄馬加、湯養宗、何坤宇、葉玉琳、白慶國、王計兵朗誦詩作,並在現場安排訪談,邀請各位詩人現場就關鍵字做出詩作。 另外也加入俄籍、泰籍女詩人的現場訪談,以及孟庭葦演唱〈靜靜的生命慢慢的河〉、81歲陳彼得演唱余光中的詩作〈鄉愁〉、韓雪〈城裡的月光〉、張赫煊〈飄洋過海來看你〉、趙照〈當你老了〉與蔡程昱〈故鄉的雲〉,襯著中秋月圓將現場氣氛拉好拉滿,最後在百架無人機起飛排字,表演《把詩歌寫在海天之間》,為晚會與直播劃下句點。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20年 白先勇帶著使命感傳承崑曲之美

被譽為崑曲第一推手的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始祖白先勇,近日新書《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在北京上市。白先勇親自出席了公開活動,與現場及線上讀者分享了崑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創作過程與感悟,「這本書很重,記載了二十年來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史」。 微信公眾號「看台海」報導,2004年,白先勇擔任總製作人兼藝術總監,集合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團隊,歷時一年多規畫、製作,排演了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進行世界首演,當時吸引無數年輕人觀劇,引發一股風潮。20年來,以有超過400場公演,2024年3月,原班人馬回到台灣舉辦20周年慶演,依然吸引新舊觀眾,又一次引發熱潮。 在白先勇看來,崑曲是「以最美的形式表現中國人最深的感情」,因不忍見崑曲日漸式微,他決心做一齣戲來傳承經典。青春版《牡丹亭》籌畫過程歷經艱辛,白先勇大病歸來後自謂「天命垂成」,為崑曲復興奔走不遺餘力,從策畫、選角、舞美藝術,乃至籌募經費,無不親力親為,有如唐吉軻德般勇往直前,甘為崑曲永遠的義工。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白先勇看來,這正詮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今,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員已從青澀走向成熟,演技唱功「到了最好的時候」。白先勇一直告誡他們,一定要懷著使命感,把從老師身上學來的崑曲技藝傳承下去。 白先勇撒下的種子已在兩岸年輕人心中滋長。20年光陰流轉,最初的大學生觀眾已至中年,但青春版《牡丹亭》依然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在白先勇看來,這是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集體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