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科技

洗滌的工業革命!向洗潔劑、酒精說再見 落實ESG 低碳生態環境

清潔劑自從發明以來,帶給人類諸多方便,從工業到家庭,沒有人可以脫離它而生活。但是同樣的,它所帶來的環境危害也不少,如今隨著科技發展,人類終於可以勇敢的向它告別。 由我國企業家同時獲頒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榮銜的呂鴻圖博士所發明,擁有全球多國專利的量子汽泡水,掀起了水的革命。量子汽泡水是以超純水作為原材料、經過自主研發專利機器進行水分子分解和高壓單向電解、同時把水分子和水分子團分解再組合成為高離子含量與小水分子團的量子汽泡水,PH質可以到13。 其運作機轉是: 1. 水先進行水分子分解、使水中大部份水分子分開成為小水分子。 2. 再進行高壓單向電解、把小水分子分解、成為氫氧根離子、正氫離子成為氫氣排出。 發明人呂鴻圖博士指出,量子汽泡水只有1到3個水分子,遠遠小於普通水的20個水分子的大小,最小的水分子甚至可以到0.26奈米。如此小的水分子可以穿透絕大部份的髒污、油污。生活的運用上包括全部的洗滌需求,以及工業上的清污都可以完全滿足。甚至需要高度清消的醫院床單、手術服都可以放心使用,該項發明與我國知名醫學大學已經合作十年。 呂鴻圖博士進一步指出,量子汽泡水機其作用完全是物理性的機轉,透過機器內的納米汽泡管,出水就是汽泡水的狀態。量子水洗蔬菜水果後 無任何農藥殘留 也能有效解決細菌病毒 達到食品安全的標準,並且在蔬果、雞蛋、有保鮮的功能性只需要兩個濾芯來過濾水中雜質即可。完全零化學添加,出來的高純度量子汽泡水主要成份為99%以上純水,由小分子團水和氫氧根離子組成,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再超純水中加入化學添加物。 目前該項發明已獲多國多項專利,美FDA也給予上市審查核可。專利分解技術能提高量子汽泡水純度以及水中小水分子團比例、能力也大大提升,無色、無味,水溶性高而輕易沖洗。小分子深層洗淨,擁有強大去污力,負離子抗細菌、抗病毒,使用上安全、環保、防靜電,對人體無害且無刺激性,不含次氯酸、戊二醛、酒精、漂白水、表面活性劑、有毒物質及其他化學物質。 呂鴻圖博士強調,量子汽泡水機,是打斷了一般水的氰鏈到到強醶的的效果,這是屬於物理醶,沒有任何危害,就像知名可樂也是物理機轉達到12到13的物理酸一樣。所以絕對不會有水質污染(如:BOD、COD 等)且有效清除環境管線生物膜、有效去除血漬、尿液、嘔吐物、膿液等穢物。因為水分子變小足以改善滲透性和加速散佈污垢介面和表面,0H氫氧根離子把污垢正離子包圍然後把物體表面正離子渲染為負離子在使污垢脫落後,0H氫氧根離子把污垢包圍並快速分離、獨立懸浮于水中、不影響清潔能力和回到物體表面,也因此不必耗費大量的清水沖洗,省水節能減碳在生活中即可以完成。

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 新創世界杯冠軍 將赴美爭取矽谷投資

2024台灣新創世界杯(Taiwan Startup World Cup, TSWC)今(26日)登場,優勝者振生半導體(Jmem Technology Co., Ltd.)10月將代表台灣赴美,與其他70多個國家的團隊角逐爭取100萬美金投資款。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總會長高繼祖表示,生技是現在新創投資非常看好的產業,而台灣目前生技發展相當具有國際競爭力,可說是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主席李鍾熙表示,AI結合醫療將是台灣下一個深具前景的產業,若能利用台灣高科技結合醫療相關技術或設備發展,將可延續目前台灣做為世界AI生產中心的經濟動能。 李鍾熙表示,生物科技範圍非常廣,包括醫療、農業、食品等,而黃仁勳日前來台也看好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領域,就是生命科學與AI結合,台灣本就有很多資訊與半導體產業,「過去台灣30年最大的經濟成長動能,以及對全世界最大貢獻,就是我們讓電腦跟運算這件事情變成非常便宜好用,而目前醫療對全世界來說,還是一個非常困難、昂貴的領域,台灣下一個階段若能讓醫療結合電腦運算,將會是另一個台灣No1的發展領域。」 李鍾熙表示,亞洲生技大會本就是一個讓大家互相合作的平台,生物科技因橫跨許多領域更需要各種不同連結,此次跟台灣新創世界杯結合,希望能創造出加成效果,讓生物科技有更強的、更有力量的成長引擎。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總會長高繼祖表示,台灣創業環境有兩大難題,市場有限與資本力不足,而且一般願意在早期階段就進入投資的資金非常少,而國際創投又因為地緣政治裹足不前,要突破這個困境就是把一些新創企業帶到新加坡或北美,連接當地的創投與加速性資源,進行在地募資,找到團隊然後成長,這會是台灣新創走向國際的關鍵點。 他以以色列經驗為例,僅有台灣1/3人口數的以色列,卻有94間獨角獸(成立不到 10 年,但估值100億美元以上)企業,其新創能量之強,其關鍵點為在發展的前3年,這些獨角獸企業都會在北美落地,在那邊募資成長,因此他給台灣新創企業建議,能夠參與國際一些加速器,或是早期發展產品時就跟國際重要的一些研究機構,不管美國或新加坡、日本的知名大學合作,建立起國際網路,在成立公司時就能有一個國際團隊。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目前就扮演著雙向連接的平台,如果新創團體需要在地POC(概念驗證),協會有根一些學校、醫院合作,不管是台大醫院或其他重要醫院,都非常願意與新創合作。另外台灣也有一個在地的天使投資人也願意參與協助,協會可以把新創團隊拉到北美,讓產品的方向與細節、規格都可以符合市場需要,「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技術是否能夠符合中端市場的需要,那北美會是關鍵,因為它是全球最大的生技市場。」 Startup World Cup(SWC)美國矽谷重量級的風險投資公司「Pegasus Tech Ventures」主辦,在全球70多個國家進行徵選活動,美國評審從165家優秀團隊中,遴選出前15強的新創企業參與台灣區域決賽,其專業涵蓋生命科技、半導體、醫學、人工智慧、運動健身等範疇。 經過培訓後,今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進行最終展演,由評審團現場選出前3名。第一名為振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Jmem Technology Co., Ltd.),第二名威捷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Wellgen Medical),第三名漫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angaX Technology Co., Ltd.)。

大陸科學家在月球土壤中 首次發現分子水

2020年12月,大陸太空船「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1731克土壤樣品,是人類首次獲得的月球表面年輕火山岩區樣品,近日中國科學家首次在上述月壤中發現分子水,並揭示水分子和銨在月球上的真實存在形式。 大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近日發表文章稱,大陸科研人員近日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中,發現月球上一種富含水分子和銨的未知礦物晶體——ULM-1。這一發現標誌首次在月壤中未知礦物晶體ULM-1發現了分子水,同時揭示了水分子和銨在月球上的真實存在形式。 中科院物理所的文章指出,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對月球演化和資源開發至關重要,並引發學術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研究探索。對1969年至1972年採集的阿波羅樣品的研究表明,月壤中未發現任何含水礦物。此後,月球不含水成為月球科學的基本假設,對認識月球火山演化,月地起源等問題產生了重大影響。 直到1994年,由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原星戰計畫)和NASA共同執行的月球任務「克萊門汀」( Clementine)探測器對月球兩極進行觀測,認為極區永久陰影區的月壤中可能存在水冰,開始改變這觀點。 中科院物理所說,2009年,印度的「月船一號」搭載月球礦物繪圖光譜儀,發現月球表面存在太陽風導致的羥基(OH-)和/或水分子訊號。同年,美國NASA發射的「月球觀測和傳感衛星」(LCROSS),以2.5公里/秒速度撞擊了月球永久陰影區,對撞擊塵埃的遙感測量顯示了水的訊號。最近,遠距探測資料表明月球光照區也有水分子存在的跡象。針對當年採集的阿波羅月球樣品,人們近年運用高靈敏度表徵技術(representation),在部分玻璃和礦物中發現了PPM(百萬分之一)量級的「水」(H+,OH-或H2O),但沒有水分子存在的確鑿證據。 基於單晶衍射和化學分析,研究發現這些月球水和銨以一種成分為(NH4,K,Cs,Rb) MgCl3·6H2O的水合礦物形式出現。該礦物分子式中含多達6個結晶水,水分子在樣品中的品質比高達41%。在紅外線和拉曼光譜(Raman spectroscopy)上,均可清晰觀察到源於水分子和銨的特徵振動峰。晶體的電荷密度可清晰看到水分子中的氫。ULM-1的晶體結構和組成,與地球上近年發現的一種稀有火山口礦物相似。在地球上,該礦物是由熱玄武岩與富含水和氨的火山氣體相互作用形成,這一發現為月球上的水和氨的來源提供了新線索。 為確保這一發現的準確性,研究人員進行嚴格的化學和氯同位素(37Cl/35Cl)分析。納米二次離子質譜(NanoSIMS)資料表明,該礦物的Cl同位素組成和地球礦物顯著不同,其δ37Cl值高達24‰,與月球上的礦物相符。對該礦物化學成分和形成條件的分析,進一步排除地球污染或火箭尾氣作為這種水合物的來源。該六水礦物的存在對月球火山氣體的組成給出重要的約束。基於熱力學分析,當時月球火山氣體中水的含量下限與目前地球中最為乾燥的Lengai火山相當,這對理解月球的演化過程具重要意義。這些發現也揭示了一個複雜的月球火山氣體變化歷史。 中科院物理所文章表示,這種水合礦物的發現也揭示了月球上水分子可能存在的一種形式——水合鹽。與易揮發的水冰不同,這種水合物在月球高緯度地區(嫦娥5號採樣點)非常穩定。這意味即使在廣闊的月球陽光照射區,也可能存在這種穩定的水合鹽,為月球資源的利用和探索提供更廣闊的前景。月球表面水合礦物的發現標誌著對月球水和銨研究的重大突破,也為未來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好食好事加速器聯手KPMG 助攻新創挺進東南亞

由好食好事加速器、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共同主辦,林口新創園及聯合創新加速器協辦的「Startup Bootcamp ─航向東南亞,淨零碳排的科技解決方案」活動日前圓滿落幕。活動吸引超過20家來自台灣的科技新創公司參加,涵蓋永續、農業、生技、食品等領域,並有超過10位財會、新創、投資、市場發展等領域的專家參與分享。 本次Bootcamp課程由好食好事加速器、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共同設計。其中,好食好事特別運用創意啟發工具「樂高認真玩」(LEGO® SERIOUS PLAY®)教具,帶領新創團隊進行一系列海外市場策略思考。「樂高認真玩」是一種促進思考的創新工具,旨在透過積木建構和互動方式,幫助參與者更有效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參與者透過積木具象化及說故事的方式,構建市場進入策略,這種創新的互動模式,不僅促進新創團隊之間的深入交流,也為未來市場開發奠定基礎。 好食好事加速器行銷經理張正瑜表示,「透過『樂高認真玩』這種具象化及互動式的方式,不僅能幫助新創團隊更清晰地思考進入海外市場的策略,並激發創意與合作潛力。這種模式在本次課程中提升新創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有機會連結上下游資源,共同挑戰國際市場。」 此外,晚間的After Party為此次活動劃下完美句點。超過20家新創團隊與擁有東南亞市場資源的生態圈夥伴共聚一堂,進行深度交流並共進晚餐。Ideal Venture Studio蔡佳峻總監特別受邀,分享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實務經驗及準備工作,讓新創團隊受益匪淺。這種社交活動,不僅促進新創團隊間的互動,更為未來合作提供寶貴機會。 好食好事加速器執行長陳茂嘉表示,「本次活動鼓勵台灣新創企業展現國際化視野,特別是希望永續科技、農業科技等解決方案能創造更大規模的影響力,使人類更有韌性面對氣候變遷衝擊。也期盼每位參與的新創夥伴在本次活動的啟發下,能在通往海外市場的道路上邁出穩健的一步,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新創實力。」 本次活動,2024年第七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的10家團隊全程參與,展現出強烈的國際市場進取心。其中部份新創團隊將在下半年隨著好食好事加速器的計畫,前進東南亞海外市場,實際執行他們在此次活動中所學到的策略與計劃。 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認為,台灣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再進入數位環境,青年創業面臨越來越多挑戰,當初歷經兩百多場論述決定成立好食好事基金會,初衷即是希望讓青年創業之路不再顛簸。

【微軟全球大當機】史上IT當機事件最嚴重 引發國家安全的隱憂

一次更新,一串代碼,全球當機!當地時間19日網安龍頭企業CrowdStrike一次失敗的軟體更新,讓全球微軟Windows系統用戶停擺。這場幾乎波及所有行業的網路安全事故,給繁忙的世界按下暫停鍵,上至政府部門,下至零售商,運作全受阻,連負責網路運作的美國副國安顧問紐伯格(Anne Neuberger),更在凌晨4點被一通白宮電話急call起床,引發這場事件對國安的憂慮。 事件發生時,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群平台放狠話要「火燒CrowdStrike機房」;美國國土安全部高官看著不斷重啟的電腦哀嚎,指被逼瘋。雖然原因已找到,但因每台電腦都要手動修復,事件影響還要數天才能緩解。《紐約時報》引網安專家說,「這場史上最嚴重的IT故障,突顯全球對少數供應商軟體依賴構成的嚴重風險。考慮單一安全軟體的廣泛應用,一旦出問題,可能比它不運作的後果更嚴重。」 Crowdstrike asked me to come help with their server room. Any ideas how I fix this? pic.twitter.com/ah96jagh9V Not Elon Musk (@iamnot_elon) July 19, 2024 美、加、澳、日、英乃至南非都受此次事件影響。《觀察者網》說,事件已引發對全球IT技術中斷造成國家安全隱患的擔憂,鑒於受影響的關鍵基礎設施供應商範圍之廣,專家示警這次事件可視為一次大規模網攻的國家級演練。出事的CrowdStrike執行長柯茲(George Kurtz)說,大當機是因公司軟體更新引起,並非網攻。CNN表示,事件或將促使世界各國研究方法探討新工具,避免災難重演。參加在柯羅拉多州舉辦的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說,軟體供應商多樣化對於國家安全有其必要。 事件起因,簡單說是CrowdStrike向全球微軟Windows系統用戶發放一個軟體更新,一般情況更新會在後台悄悄地自動更新,不影響使用,但因這次更新存在漏洞,運行時直接導致系統崩潰,進而引發全球IT系統中斷,導致電腦開機後整個螢幕被「藍光」覆蓋。其後就是外界所知,當地時間20日天亮後全球傳來災情,飛機不飛,醫院停擺,貨運不動,連街邊咖啡館都不能刷卡結帳。 據報導,在暑假旺季之際航空業的情況最慘。CNN援引航班網站FlightAware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週五晚,全球4.1萬航班被推遲,逾4600個航班被取消。許多機場不得不手動值機,旅客大排長龍,不少人被困機場過夜。單是美國境內外取消航班逾3000架次,超過1.1萬個航班受延誤,絕不下於美國一場嚴重暴風雪帶來的影響。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反應最激烈,他在社群媒體憤怒抱怨,他已從特斯拉系統中全部刪除CrowdStrike軟體,大罵這次故障對汽車供應鏈造成衝擊。《商業內幕》引知情人士說,特斯拉因全球IT故障停止了德州和內華達州的部分生產線。許多美國人更在自己的X社群平台貼出當機慘狀。 crowdstrike mood board 🫧𓇼𓏲*ੈ✩‧₊˚🎐 pic.twitter.com/XaZTSZWvjE Kylie Robison (@kyliebytes) July 19, 2024 《華盛頓郵報》指稱,撇開今年已因駭客攻擊遭受嚴重打擊的行業,專家們仍對這次事件感到震驚。「看到電腦螢幕,我人都傻了」,美國前國土安全部官員庫米斯基(Chris Cummiskey)說,雖然CrowdStrike被視為網路保護的「黃金標準」,但這次事件可能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內部做法,「沒人希望按下一個按鈕,就發生這種全球性崩潰吧?」10多年經營,CrowdStrike業務足跡已遍佈全球,擁有2.9萬客戶,包括像亞馬遜和微軟這樣的大企業,據報導,全球五百大企業中,271家是其客戶。 一個漏洞,就能輕易導致全球某些重要經濟領域完全陷停頓,英國國家網安中心前首席執行長、牛津大學教授馬丁(Ciaran Martin)說,這件事讓他非常不安。CNN在一篇評論中說,該事件突顯全球經濟的脆弱性,以及對CrowdStrike這家美國網安公司的依賴。專家認為,少數幾家公司在殺毒和檢測軟體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一旦出問題就是「牽一發動全身」,為政府和企業帶來巨大風險,不可不防。 「這是歷史上最嚴重的IT中斷事件」,澳大利亞安全顧問杭特(Troy Hunt)說,「我們實際上才剛剛開始看到冰山一角。」對國家安全而言,這也堪稱是核彈級事故。白宮前代理國家網路主管瓦登(Kemba Walden)說,鑒於CrowdStrike和微軟軟體運用廣泛,聯邦機構受影響是合理假設。 事實也是如此。事件發生後,美國財政部、司法部官員均對《POLITICO 》表示,該部門部分電腦系統出問題,美社會保障局19日也宣佈,所有辦公室不對公眾開放。五角大廈也被參議員要求就此次事件對美國國防事務影響做通報。美國土安全部在一份聲明中,沒回應對其系統影響,但一位匿名高級官員私下透露,該部門電腦在淩晨一點半左右集體崩潰,週五上午仍無法啟動。 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紐伯格是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透露,她在淩晨4點被白宮一個電話叫醒,然後花了一上午時間評估服務中斷對美國所有關鍵基礎設施部門的影響。紐伯格說,事件曝露了技術供應鏈中的整合風險,「我們需要真正思考的是我們的數位韌性,不僅運行的系統,還包括全球連接的安全系統整合風險,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微軟大當機】航空、銀行亂成一團 網友喊下班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系統自19日傳出故障災情,除雲端服務Azure中斷,上班族使用的Microsoft 365應用程式也無法正常運作,更慘的是全球航班大亂、迫使美國境內許多航班停飛,英國電視台播送中斷,澳洲電信通訊也受衝擊。包括銀行、IT公司、甚至環球片場也無法結帳,全球市場大亂,微軟股價應聲受挫。 微軟官方說明,「我們正在調查影響用戶存取各種 Microsoft 365 應用程式和服務能力的問題」同時表示,團隊已找到可能造成影響的原因承諾會將持續緩解問題。 澳媒報導,造成這次問題主因可能出自於CrowdStrike防毒平台。CrowdStrike坦承錯誤,強調「我們的工程師正在積極努力解決此問題」。 對於微軟大當機事件,桃園國際機場部分航空公司因使用微軟雲端系統Navitaire,連帶影響離境報到系統無法電腦作業。目前影響航空公司包括全亞洲集團、台虎、捷星集團、香港快運、濟州、酷航已改採人工劃位方式進行報到作業;另外達美及聯合航空亦受影響從外站暫停起飛。 約上午8時起陸續有台灣Microsoft 365及Azure使用者回報災情,不少台灣網友哀號「微軟又掛了」,「螢幕藍屏,電腦自動不停開關機,今天是要提早下班了嗎」? 也有大陸網友苦中作樂:「感謝微軟,讓我們提早放假」。還有網友突發奇想:「所以,人們驚奇的發現,只需要做掉美國網路安全公司CrowdStrike,就能做掉全球許多機場、交通樞紐設施、商業企業和許多企業級電腦。就這麼簡單? ​​​#感謝微軟 提前放假# ​」雖說是網友的玩笑話,也是人類在重度依賴電腦後,未來必需面對的問題。

【有片】喜從天降!廣州試辦無人機寄送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

據中青網報導,7月15日11時40分左右,一架搭載4份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的無人機緩緩降落在廣州市黃埔區萬科山景城門前空地。隨後,郵差從無人機拿出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與考生一一核對資訊後,轉遞到學生手中。 當天,這架載有4份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的無人機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啟航,全程約25公里用時約40分鐘。這是大陸範圍內第一次由無人機全程配送的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 來自廣州市第七中學的塗蘇藍「喜從天降」接到了華南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非常新奇和激動,從接到電話到今天期待了很久。」塗蘇藍說,非常興奮,馬上在朋友圈分享這個開心的瞬間。廣州市玉岩中學畢業生王韻怡說,「當看到無人機送來的錄取通知書,我完全驚呆了,感覺像電影一樣」 。 中青網指出,廣州郵政服務高校錄取通知書40餘年,每年大概需要配送約55萬封錄取通知書。今年率先測試無人機配送方式。 廣州郵政政企中心總經理鄒立文表示,當這種低空運輸方式探索成功後,廣州郵政將應用到其他場景,助力物流配送升級更便捷、更高效。

國際新研究:過度依賴AI創作可能導致千篇一律

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子系列《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日前發表一項新研究,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興起可能使影視、文學、音樂等的創作變得容易起來,但如果創意產業過度依賴AI「編故事」,未來可能出現作品千篇一律的雷同感。 研究指出,生成式AI可將簡單的文本提示轉化為相對複雜的音樂、文本、圖像和視頻等,但這類工具的廣泛使用會對人類創作產生何種影響仍然未知。為瞭解生成式AI對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招募了近300名志願者擔任「作家」,展開一項線上研究。 這些志願者並不是以創作為生的職業作家。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的先天創作力,然後將他們隨機分為3組。所有志願者被要求根據隨機分配的公海探險、叢林探險和外星探險等3個選題之一,創作一個8句話的小故事。 3組志願者接受生成式AI輔助創作的程度不同。第一組無任何AI輔助;其他兩組可選擇利用AI獲得一個3句話的初始創意;而後面這兩個允許借助AI創作的組別當中,其中一組的志願者可選擇最多獲得5個由AI產生的創意。創作完成後,志願者們被要求以新穎性、情感特徵等標準對自己創作的故事自我評估。此外,還有600名外部評審人員以相同標準來評估這些故事。 研究顯示,接受生成式AI輔助,有助於寫出更有創意、更有趣的故事,這在一開始被測定為「先天缺乏創作力」的志願者中尤其明顯。例如,對於先天缺乏創作力的志願者,獲得5個AI提供的創意,可使他們創作故事的新穎性提高10.7%,可使他們故事的趣味性提高22%。但從總體來看,相較於「無AI輔助組」,AI輔助組創作的故事看起來更相似,因為他們在創作時太過依賴AI提供的故事創意。 研究人員說,這就相當於創造了一種「社會困境」:生成式AI使人們更容易踏入寫作領域,「降低門檻是好事。」但如果整體的藝術創新程度降低,那將是有害的。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必須開始思考,在工作中如何利用AI來獲取最大益處,同時又保有自己的思考。

「快時尚」製造廢棄衣物有解!新工藝可分解成有用分子

根據《環境與能源領導者(Environment +EnergyLeader)》網站日前報導,美國特拉華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化學處理工藝,能高效地將織物分解為可循環利用的分子。該研究近日刊登於《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為時尚行業「快時尚」製造堆積如山廢棄衣物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統計,時尚潮流行業每年產生數百萬噸廢棄衣物,據估計,只有不到1%的廢棄衣物得到有效回收,其他則大多被焚燒或埋進垃圾場,衣物中的微塑膠更汙染了海洋。因此,開發新技術以妥善處理這些廢棄衣物至關重要。 研究小組採用了微波輔助糖酵解的化學反應方法,在熱量和催化劑的幫助下,可以將大分子鏈(聚合物)分解成更小的單元。 研究人員借助這一方法來處理由不同成分組成的織物,包括100%由聚酯組成的織物,以及聚酯和棉各一半的織物。結果顯示,對於純聚酯織物,該方法能將90%的聚酯轉化為名為BHET(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這種分子可以被直接回收以生產更多聚酯織物。另外,應用這種方法處理聚酯與棉混合織物時,既可以分解聚酯,也可以回收棉花。 研究結果表明,氨綸會被分解成MDA(3,3-二甲氨基聯苯)分子;尼龍和棉花一樣可以被完整地提取出來。整個反應過程只需15分鐘,跟以往耗時好幾天相比起來,極具成本效益。 研究人員估計,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反應時間有望進一步縮短。屆時,全球88%的服裝廢棄物可望實現回收利用。 過去許多回收方法依賴於物理手段,將廢物分離成原材料。但這些物理方法並不適合處理紡織品。因為織物往往由多種材料混合而成,如棉花與聚酯等,機械回收技術很難將多纖維紡織品分離成可以再次使用的產品。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新進展!陸科學家發現新生物標誌物

大陸復旦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診斷和預測具有重要價值的新型生物標誌物YWHAG,它在識別生物學定義和臨床診斷定義的準確度分別高達96.9%和85.7%。該研究近日線上發表於《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 阿茲海默症臨床特徵主要是認知障礙、精神行為異常和社會生活功能減退,由於發病機制未明,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研發黑洞」。拜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物研究的進展之賜,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和美國國家衰老研究所上個月更新了《阿茲海默症診斷和分期的修訂標準(2024年)》,新標準認為不能僅憑臨床表現診斷阿茲海默症,要通過生物標記物來確診。 通過生物標記物來診斷阿茲海默症是指基於腦組織的病理特徵來診斷該疾病,即β-澱粉樣蛋白病理和tau病理的存在,這些病理變化可以通過活檢、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成像或腦脊液(CSF)生物標誌物檢測來評估,是目前公認的診斷標準。 復旦大學團隊在6361個蛋白質中篩選出對阿茲海默症生物學診斷最重要的4個生物標誌物:YWHAG、SMOC1、TMOD2和PIGR蛋白,以及對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最重要的5個生物標誌物:ACHE、YWHAG、PCSK1、MMP10和IRF1蛋白。其中以YWHAG在識別生物學定義的阿茲海默症和臨床診斷的阿茲海默症癡呆時表現最佳,準確度分別達96.9%和85.7%。 YWHAG是一種14-3-3蛋白家族成員,也稱為14-3-3 gamma。YWHAG蛋白可參與調節細胞週期、信號傳導和代謝等多種細胞過程。YWHAG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脊液中表現出顯著的表達變化,其異常表達與神經退行性變和病理變化相關,通過檢測YWHAG的變化,可以反映出阿茲海默症病理過程中的神經元損傷和細胞信號通路改變,有助於早期檢測和診斷阿茲海默症。 研究團隊認為,此次研究成果不僅為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和疾病預測提供了全新的生物標誌物,更在臨床應用和未來研究方面展現了廣闊的前景。該發現不僅突破了傳統阿茲海默症診斷標誌物的局限性,還顯著提高了診斷的準確度。此外,這些新發現的生物標誌物不僅限於腦脊液研究,還可能在血液檢測中展現出同樣的診斷潛力。據悉,相關的血液YWHAG研究已經在進行中,相關成果已申請專利。研究團隊表示,這預示著更加便捷、非侵入性的阿茲海默症診斷方法或許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