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九三閱兵】北京閱兵展示國力 達到目的 訴求和平 則未必

九三凌晨 ,新華門燈火通明,牆上「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大字特別醒目。圖/記者宋秉忠攝
九三凌晨 ,新華門燈火通明,牆上「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大字特別醒目。圖/記者宋秉忠攝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九三閱兵時發表約8分半鐘的演講,雖然一開始就強調隆重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的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不過,他花了四分之一的時間強調,共軍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接著,又進行長達70分鐘的閱兵及分列式。如果此次閱兵的目前是要展示大陸的國力、軍力,習近平確實做到了。

在梅地亞新聞中心牆上展示1949年中共第一次國慶閱兵照片。圖/記者宋秉忠攝

在梅地亞新聞中心牆上展示1949年中共第一次國慶閱兵照片。圖/記者宋秉忠攝

除去天安門廣場上的閱兵外,北京這次舉辦九三閱兵的同時,也在天津籌辦了上合峰會,顯示大陸已經是一個有實力的大國,具有籌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能力與財力,舉例說,事前預告整個閱兵(不含迎賓、民眾齊聲獻唱及習近平致詞)的時間是70分鐘,最後只多花了約2分鐘。

在梅地亞新聞中心牆上展示的1949年中共第一次國慶閱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共軍的騎兵部隊,還有蘇軍提供的部分火砲,唯一像樣的武器就是飛越天安門廣場的戰機,但很多人不知道,當時中共空軍剛成軍,只有17架戰機,為了充場面,還叫9架飛得較快的P51故意重飛,讓外界以為有26架戰機;而且,為了防止國軍空軍攻擊,當時受閱的共機都掛彈臨空。

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首次亮相九三閱兵。圖/記者宋秉忠攝

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首次亮相九三閱兵。圖/記者宋秉忠攝

與當年剛建國時的閱兵規模及層級相比,此次九三閱兵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共軍受閱部隊動作、喊口號的整齊劃一,加上首次亮相的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鷹擊15、17、19、20反艦飛彈、紅旗-29反飛彈系統、可能具有戰略打擊能力的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AJX002,讓現場記者,特別是台灣記者印象深刻,有台灣軍武記者就感嘆:「這種部隊,台灣怎麼打得過?」

九三凌晨,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朱鳳蓮(前右三)親自陪同台灣記者前往閱兵現場。圖/記協提供

九三凌晨,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朱鳳蓮(前右三)親自陪同台灣記者前往閱兵現場。圖/記協提供

閱兵展現的是硬實力,但閱兵的準備工作就是軟實力的展現,以新聞中心為中外記者準備的背包、紀念品、餐包、媒體包合計,目測價值超300元人民幣,其中讓採訪記者現場食用的餐包,內有魯蛋、火腿腸、中外合資巧克力、歐式麵包(從口感可知是前一天出爐的)、烏梅湯、牛奶等;媒體包裡則有準備雨衣、解暑風油精等;散場時,從天安門廣場到搭車的地點,沿路都有志工引路、搖手歡送,讓記者有受到尊重的感覺。

上述貼心的安排,既展現大陸的財力,也展現大陸的誠意。

但美中不足的是,中外記者9月3日當天凌晨4時集合,通過一次安檢,搭車到天安門,再接受一次安檢,才能進入閱兵現場;然後,曬著太陽採訪到10時半閱兵結束,再花1小時步行搭車離開天安門。但主辦方卻禁止攝影記者用攝影機拍攝天安門城樓上的各國領導人,有媒體忍不住偷拍,後來還遭受處置,令人對大陸官方的新聞管制,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