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Byron Janis

已找到 1 則相關結果

上世紀的浪漫 美國傳奇鋼琴家堅尼斯95歲辭世

美國傳奇鋼琴家拜倫·堅尼斯(Byron Janis)14日在紐約曼哈頓辭世,距離他96歲生日不到兩周。堅尼斯是知名鋼琴大師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為數不多學生之一,因詮釋蕭邦等浪漫派作品聞名。堅尼斯雖有過一段漫長而輝煌的職業生涯,後因手部關節炎被迫提早離開舞台。 《紐約時報》報導,堅尼斯的妻子瑪麗亞·庫珀·堅尼斯(Maria Cooper Janis)證實丈夫在一家醫院與世長辭。她說,直到去世前,堅尼斯仍持續撰寫關於他職涯的文章,並整理他的音樂錄音。 堅尼斯生於1928年,4歲開始習琴,7歲時舉家搬到紐約後,小堅尼斯成為傳奇鋼琴夫妻檔約瑟夫和羅西娜·列維寧(Josef&Rosinna Lhévinne)的學生。1944年初,15歲的堅尼斯在當時年僅14歲的馬捷爾(Lorin Maazel)指揮伴奏下,在匹茲堡上演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這場音樂會引起霍洛維茲的注意,決定收他為徒,兩人展開為期3年的師徒關係。 堅尼斯每周上一次這位傳奇鋼琴家的課,讓他的琴藝不斷精進。霍洛維茲告訴他:「你要成為第一個堅尼斯,而不是第二個霍洛維茲。」1948年10月2日,堅尼斯成功在卡內基廳舉辦獨奏會,走出自己的方向,沒成為霍洛維茲的翻版。當時《紐約時報》樂評道恩士(Olin Downes)說:「我已很長時間沒聽過這麼充滿才氣的鋼琴家,堅尼斯同時兼備音樂性、感情、智慧和藝術氣質。」18歲時,堅尼斯成為RCA唱片公司旗下最年輕的古典鋼琴家,開啟他的錄音生涯。 堅尼斯是美蘇冷戰時期首位巡迴俄羅斯的美國鋼琴家,在當時嚴峻的政治氛圍下,起初莫斯科當局反應冷淡,但堅尼斯很快用琴藝征服莫斯科的樂迷。據報導,堅尼斯演出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和蓋西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讓當地觀眾陷入瘋狂。Mercury唱片公司還特別派錄音團隊紀錄下堅尼斯在俄國的演出,搭起美蘇敵對年代不可思議的文化橋樑。 堅尼斯的職涯巔峰是1950、1960年代,他以從鋼琴汲取巨大聲響、創造豐富的音色著稱,透過一種自由奔放的手法詮釋音樂,有時會逾越作曲家在樂譜的指示,令樂評不安,不過他的個性化多半成為他的獨特魅力。在音樂會舞台上,堅尼斯特別擅長需要浪漫手法、高超技巧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以及李斯特的作品。不過,堅尼斯本身特別偏愛蕭邦,他形容自己與蕭邦的關係為「靈魂交感」。堅尼斯確實與蕭邦有些奇妙因緣,1967年,他還在法國發現蕭邦兩首沒曝光過的圓舞曲手稿。美國樂評家哈洛德.荀白克(Harold Charles Schonberg)曾描述:「在舞台上,堅尼斯瘦長、幾乎弱不禁風的樣子,幾乎馬上喚起台下女性觀眾的母性憐愛本能,就像蕭邦本人再現一樣。」 1973年,正值事業巔峰時期的堅尼斯卻因手部關節炎被迫減少演出場次,而且每次演奏愈來愈伴隨難忍的疼痛。即便如此,堅尼斯仍持續音樂會演出,以及每天5小時的練琴。1990年的一次手術導致堅尼斯的拇指略微變短,影響他演出一些大型浪漫派作品的能力,後來只好短暫退出舞台。 1990年代中期,堅尼斯一度重返舞台,先是與其他音樂家合作,在慈善音樂會上短暫登場,到進一步開獨奏會。1990年代末期,堅尼斯還在EMI唱片公司留下兩張令樂迷難忘的經典唱片。 音樂裡的熱情燃燒堅尼斯的心,生前對音樂的熱愛讓堅尼斯永遠不會停下腳步,若說音樂的世界裡有許多鋼琴巨匠,但永遠只有一個拜倫堅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