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肖玲報導】由台北當代藝術館與香港驕陽基金會合作辦理,邀請知名策展人胡朝聖擔綱策畫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為亞洲地區有史以來第一個於官方美術館舉辦的 LGBTQ 議題主題展覽。集結了文化、語言、地緣關係和族群背景相近的香港、臺灣、中國、新加坡等地,展出共 22 組藝術家 51 件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近五十年,梳理出一段 1940 後華人同志的生命史和藝術史,包括:展覽作品內容聚焦在身份認同、平權議題、媒體現象、社會困境、個別/群體評論、人性慾望等廣泛內容,探討 LGBTQ 必須面對的真實情境,以及未來可能推進的社會結構翻轉。
本展以「光」為展覽主題名稱,意指本展在藝術的展現以及同志議題的探討,如光譜一樣擁有其多樣和包容性。臺灣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由司法院公布釋字第748號解釋文,宣布《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已屬於違憲,並要求行政和立法機關於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能在2017年與時代呼應,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今年繼國際知名的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泰德英國美術館(TateBritain)以及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大規模展出多位同志藝術家、名人收藏、同志歷史與人權相關的專題展覽後,台北當代藝術館能在此時與時代呼應,並和歐洲美術館同步的契機之下推出亞洲展,格外具有劃時代的歷史象徵意義,更期待透過本展能激發亞洲社會多元議題討論的可能性。長期以來,在主流異性戀價值觀之下,同志們對於自身情慾與內在感情的表達一直都處於被禁止或壓抑的狀態,同時在藝術的表現上也顯得幽微、隱晦或是多以符號暗喻的曲折方式呈現,即便如此卻仍無法阻擋藝術家們勇於展現自我的強大意志力。
廣場正中央由莊志維設置《黑暗中的彩虹》開啟一場互動對話,作品表面被刻畫刮繪的傷痕,在夜晚透出美麗的彩虹光線,彷彿敘事了最殘忍的亦是最美麗的影射;位於入口形象區席德進的《黃衣少年》透露出藝術家對畫中少年投射的情感世界,是對青春的讚頌,也是自身情感的自我救贖的抒發;曾吳的《對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活》經由重製場景、表演者肢體語言,再現紀錄片《巴黎在燃燒》的對白台詞,探討不同身份、性別認同及種族的相互關係;王俊傑的展覽新作《激情》,場景原型以及情節挪用來自於德國導演法斯賓達的電影《霧港水手》,呈現出創作的激情如同愛慾給人存活的動能;今年甫逝世的藝術家顧福生,本次展出中晚期四件作品以抒情柔美又強烈的筆觸,描繪出對自我身分認同及人生不同階段的展放,也給予觀者詮釋的想像;侯俊明自2014 開始創作的《男洞》系列,透過訪談模式將私密回憶如一場莊重的儀式般以神聖的展示方式攤開,讓情慾不再是侷限而是一種超越與成全;楊嘉輝的《消音狀況#5:消音合唱》經由刻意抑制歌唱主音,誘發觀者省思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關係與態度,揭露「不被聽到」與「被邊緣化」,並為其發聲。
本次參展藝術家包括-臺灣藝術家:王亮尹、王俊傑、侯俊明、陳建北、席時斌、席德進、莊志維、溫馨、蘇匯宇、曾怡馨、顧福生;中國藝術家:王海洋、西亞蝶、陶輝、鄢醒;香港藝術家:曾廣智、楊嘉輝;新加坡藝術家:王文清、黃漢明;美國華裔藝術家:黃馬鼎、曾吳;加拿大華裔藝術家:譚浩。
《本展探討性別及身體意識等議題,十二歲以下孩童建議由家長陪同參觀,部分作品涉及裸露、傷害內容,未滿十八歲者不宜觀賞,敬請詳見展覽參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