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 元智大學強化數位跨域人才

(圖/元智大學提供)


 IStudy編輯報導】人工智慧(AI)的來臨,很多人擔心未來的工作將被取代,但其實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會為人類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形態。元智大學向以資通訊聞名,為培養新的數位經濟人才,將推動以學院為核心的數位跨域人才,提出「建構智能學習健康照護校園實驗場域」,以校園為學習的場域,並以解決問題為學習核心,讓學生在新數位時代更能得心應手。

 元智大學去年即宣告,各院全面實施程式語言的課程,即使是中語系也不例外,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表示,學習程式語言已是全球熱,是一個時代的趨勢,尤其AI人工智慧的時代來臨,讓很多人憂心忡忡,擔心未來工作機會將被機器人取代。吳志揚說,人工智慧的來臨,確實可能會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改變,但是從這些改變中,人類也會不斷的學習與進步。在這樣的關鍵點上,應該更強化學生的軟體資訊能力。吳志揚說,當我們關注AlphaGo的驚世對決,讚嘆人腦比不上機器人的同時,其實更須了解,機器人的背後是集聚多少的團隊與腦力激盪,不斷的透過程式演算與大數據的分析以及深度學習。換言之,AI時代的來臨,應是想辦法與之共生,迎接新的數位經濟時代。

吳志揚說,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已是未來產業的發展,發展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應用,是將利用其資料中心電腦及特殊的演算法,將大量的原始資料圖像、聲音、語言、文字,透過大型的神經網路來運算、辨識和學習。要建構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應用,人工智慧晶片、雲端資料中心、演算法、神經網路建構圖像、文字、語音辨識等,缺一不可。元智將更強化這方面的教育,以各院的程式語言為基礎,透過各學院的分工與跨域整合,讓學生在學時,即能孰悉未來的產業趨勢。

 元智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李碩仁表示,以工程學院為例,目前提出之「建構智能健康照護校園實驗場域」,即是以校園作為學習的場域,學程的設計從端點、網通、雲端、資料分析與應用服務等層面進行,讓學生從課程中了解理論與實務操作。整個學程整合「智能健康照護」、「穿戴式感測器」、「物聯網」、「雲端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師資,以簡單、方便、低成本的穿戴式感測器來蒐集,智慧校園成員如學生、教職員、社區大學、樂齡大學學員的生、心理數據,透過物聯網技術傳送到雲端大數據平台,進行深度學習為主的AI人工智慧分析,建構健康預測與分類模型。

 管理學院在數位經濟人才培育,也提出數位創新學程,包括數位金融、數位行銷、數位跨文化、平台經濟以及創創課程。其中創創課程有別於傳統式的教學,則要求學生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當中即要有提案,必須解決一個社會或是企業的問題,才能取得學程證書。

人文社會學院則偏重數位文創人才的培育,學生需要有創課實作與問題導向的創新想法,課程中必須要有社會實踐與社區實習課程,鼓勵人文社會學生創意發想,建立千塘社區數位跨域平台。

 數位化時代下的資訊安全問題,讓人隱憂,無論是公營機關或私人企業,均有可能面臨資訊安全的衝擊。元智資訊學院也將加強IOT教學實驗場域,導入專業導師與企業的專業實習,結合大數據的核心技術,規劃物聯網資訊安全偵測與鑑識課。目前預期每年培育50位具開發IOT軟體系統之尖端人才,由於物聯網應用在各行各業皆有需求,職涯發展潛力無窮。

 而元智電通學院則挾著網路時代的優勢,以及遠傳電信的產學結合,結合跨領域學程,建置智慧校園提供試驗的場域,建立創課課程與空間,結合亞洲‧矽谷青創園區,協助政府推展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