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書本沒落-電子書包成主流?

想像一下,國小女孩拿著平板電腦,邊吃早餐邊專注著看著螢幕,隨時隨地都可聽課,隨處都可以是教室。「電子書包」這個名詞,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東西,電子書包在教育部與國科會的學術卓越計劃中,已進展到第三年的研究與教學階段。


電子書包與筆記型電腦的差別在哪呢?一般而言,業者將電子書包普及化的版本定為重量低於一公斤,配備無線上網的隨身電腦,方便學生攜帶,除了可下載文字內容,還加上可用手書寫的功能,並搭配種種多媒體影音。


電子書包國家型計劃召集人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許健平受訪時表示,希望未來每個學童不論在家或在教室,可以藉由更輕薄短小的介面,透過網路與各類資料庫或教學平台,進行互相連結,突破一般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和紙張書本容量的限制。


不過減輕了書包重量後,在科技與教育方式改善背後,產生了一個社會課題:「窮人家的孩子以後大概很難唸書與升學了!」過去考試以教科書為主,無論貴賤貧富,只要認真念書,機會是均等的。但現今強調課外讀物等活用性的試題,試問,如果沒有能力提供孩子課外讀物或者參加補習的人,怎麼辦呢?


科技產品的興起,連動改變了學童的學習環境(圖/轉載自台中市政府教育局)


另外教育局讓30間參與電子書包計畫的學校自行採購數位學習計畫的平板電腦載具,導致各校共出現8種品牌、18個型號,甚至價差問題。現今各校系統多頭馬車未進行整合,作業系統主要有iOSAndroid兩種,若師生未來轉校,就會面臨重新適應新機型與新系統。另外因平板電腦屬3C產品,其採購時間、需求及銷售優惠等,都可能會造成價差,教育局在學校依法採購前提下,需尊重市場價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