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台北市創了124年來39.7度的高溫,可見我們在環境與生態保護的腳步還要加快點。
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長期舉動「台北自然生態保育活動」,能夠來擔任大自然解謎家,跟大家分享「師法自然」的智慧與知識,是我的榮幸。
對我而言,進步的城市會有野蠻生長的高層建築,並帶來的土地空間的持續壓力;但更進步的城市,則會開始在生活中找回自然,這也是北市目前努力的目標。我認為所謂的「共榮」城市,不只包含著「人與人的共榮」,同時也包含「人與自然的共榮」。
台北市雖然是都市,但我們的「線上市內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在過去10年間共記錄了2,727種生物,這代表北市仍然有屬於我們的生態圈,因此,我們會推廣生物多樣性教育、友善耕作的環境政策,讓市民朋友在城市內也能了解我們的環境,並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資源。
而為了達到「人與自然的共榮」,過去幾年來,台北市維護自然棲地、更新自然公園設施、推行公園生態化、提升能源再生使用率以及因應氣候變遷打造海綿城市等,硬體設施上的施作和設計也遵循珍惜資源永續生活的概念。
台北市,不只在經濟及社會上要追求「宜居」,自然環境也同樣要追求「宜居」,這些事情,也許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我們必須要開始著手才有機會達成。
要先做到「宜居」,才能往下一步「永續」繼續推行。
作者為台北市副市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